兩千年前的超級工程, 秦始皇征30萬人只為做這件事

2023年09月25日14:14:07 歷史 1453

兩千多年前的超級工程,秦始皇聚集了三十萬人,就是為了統一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

統一後,秦始皇制定了許多加強統治的措施,如北方鎮壓匈奴、修築長城、南方征討百越、擴張領土等。

裏面把文字、度量衡結合起來,修建了從帝都咸陽到各地的道路,最著名的是赤道和直道。

從方向上看,赤島與現在的國道類似,但直道與現在的國道類似。


兩千年前的超級工程, 秦始皇征30萬人只為做這件事 - 天天要聞


秦直道是一條南北長700多公里的軍事要道,南起陝西臨光宮,一直到內蒙古包頭九原縣。秦直道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將·蒙恬創立的。北方陰山之間的最短路線一般是從北到南筆直的,因此被稱為「直道」。

蒙恬動用了30萬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才修築了這條筆直的道路。整個過程中,基地都是黃土主導的。因為黃土破壞了整個過程,所以存在的筆直道路上只長出雜草,沒有樹木。據檢查,直道寬度一般為10~30米,最大寬度為60米。如此寬闊的寬度,便於兵群、車輛、馬匹的快速移動。

秦直路設計得又直又平坦,所以要「削山削谷」。他還利用了地勢和地形,尤其是子午嶺的山坡。

工程水平之直接、建設時間之短,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相比長城、阿房宮、孔陵等工程,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可以很快完成。不得不佩服當時人們的智慧。

司馬遷經過秦直島後,感嘆自己「低估了人民的力量」。

據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子金粗略估算,如果將這些土方組合成1米高、1米寬的土牆,轉移到秦直島工程。至少在地球赤道的一半左右。

至於為什麼秦始皇在長城、秦始皇陵等許多重大工程缺乏人力的情況下仍堅持修築直路,司馬遷用六個字明確表示了修築直道的目的:皇帝想要環遊世界。」

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始皇欲周遊天下,至九原,直達甘泉。然後令蒙恬經九原至甘泉,削山削谷。」

我們知道,秦始皇雖然在統一六國後修建了許多建築,利用了民工,但當了皇帝多年,他不會僅僅為了走遍天下而修建如此標準的公路,而漠北以北,他使用士兵的地方。不是東方富饒的土地。


兩千年前的超級工程, 秦始皇征30萬人只為做這件事 - 天天要聞


六國統一後,國家不穩定的原因仍然很多。甚至六國的很多皇子都被調到了咸陽。在始皇眼裡,這些貴族是玩不起的,但在六國故鄉,依然存在着不少反對的勢力。對外,北方的匈奴始終是中原諸國的眼中釘。有時他們會掠奪南方。統一後,抵禦匈奴的重任當然落到了新帝國的肩上。蒙恬的30萬大軍距離匈奴700里,曾做出「胡人不敢南下放馬,士兵不敢彎弓抱怨」的說法。

這次襲擊雖然打擊了胡人,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北方邊境動亂的問題。北方的草太寬了。對於缺乏騎兵的秦軍來說,想要在野戰中圍殲匈奴騎兵是不可能的。胡人就算想逃,也追不上秦軍。深入草叢,連秦軍自己的後勤都會成問題。

既然我打不到你,你就保護我吧!

由此,舉世聞名的長城誕生了。以長城為防線,可以佔據良好的預警和防禦陣地。

但長城不是城市,不能部署太多士兵,各方都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這對後勤造成巨大壓力。

要強化長城的作用,最好修建一條能夠快速供給物資的保障道路。

有了直道,當長城告急時,依靠長城的支撐,咸陽的騎兵三天三夜就能通過直道到達長城腳下。還可以定期向戰場發送後勤,同時可以運輸和治療傷員,還可以傳遞情報。它也更流暢、更快。

很多人認為筆直的路就是寬闊、平坦的。如果匈奴攻破長城,騎兵直線南進,咸陽不是很快就能到達嗎?

直路的作用不僅僅是軍事交通線,因為它位於子午嶺的道路上。路上危險路段較多,對控制有積極作用。

西漢初年,漢文帝三年,匈奴右賢王入河南,伐商君。但由於直道受到威脅,他並沒有沿着延川路繼續南行。

秦滅亡後,直道的作用不但沒有減弱,反而發揮了更大的軍事作用。

正是因為這條筆直的秦道,漢朝軍隊很快就出現在了匈奴騎兵面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龍城飛將在此,胡馬不會被派往陰山。」

名飛將李廣從直道上殺敵,令他聞風喪膽。

公元前127年,大將的漢驃騎軍與衛青軍兵分兩路,齊頭並進,重創匈奴,重振了漢朝的輝煌。直到明代,直道仍為公路,清初已荒廢。


兩千年前的超級工程, 秦始皇征30萬人只為做這件事 - 天天要聞


除了軍事非軍事化的影響外,它對於統一南北政治秩序、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對於新統一的國家來說,筆直的道路可以加強內部與邊境的關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加強治理。

秦漢時期提出的遷徙政策是以咸陽、長安至商郡的直道和赤道為基礎的。

土地居民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使被譽為「天下畜牧業第一」的塞外地區,變成了「種田」、「眾多農場」。即從原來的農田開始,走向半農半牧區。

為了發展,看來修路在當時並沒有過時!

秦直島是軍事路、交通路、政治路、文化路。

它是秦朝先進科學技術和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這對於秦朝在這個新成立的中產階級國家的生存至關重要。

秦國的歷史雖然只有15年,但由於過度濫用人民權力,卻創造了許多我們今天無法理解的工程。

帶文字的圖片來源:《大秦帝國》

歷史大學館官方團隊合作|文:飛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雙休日」的提案人逝世,歷史會記住他的貢獻 - 天天要聞

「雙休日」的提案人逝世,歷史會記住他的貢獻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九三學社優秀社員,我國著名醫學翻譯家、教授、主任醫師王賢才先生,於2025年5月1日晚8時在南昌逝世,享年91歲。(據5月2日大江新聞客戶端報道)王賢才,1934年1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為九江縣永安鄉,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獨立完成《希氏內科學》的譯者,獲衛生部「醫學翻譯特別獎」,曾被評為首批國...
全國勞動模範周彥:飛機安全降落的「守護人」 - 天天要聞

全國勞動模範周彥:飛機安全降落的「守護人」

日前,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公布並表彰了2025年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信導部通信導航中心副經理周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周彥自2011年大學畢業後就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工作,主要負責導航、地空通信等航空運行關鍵設備的保障。...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