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着許多奇葩的刑具,如浴桶、銅牛、鐵娘子,甚至包括那個今天在健身房中司空見慣的跑步機,都曾是英國人發明的一種刑具。然而,這個看似普通的健身工具的背後,卻有着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起源故事。
時光倒流到19世紀初,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中,社會犯罪率居高不下,這令法官們頭痛不已。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囚犯人數,政府不得不投入巨資來維護監獄設施,並供養這些囚犯。監獄中的囚犯們無所事事,不斷爆發的鬥毆事件加大了監獄管理的難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監獄官員糾結不已,急需一種能夠既剝奪囚犯的余犯價值,又能更好地懲罰他們的方法。經過反覆嘗試,1818年,一位名叫威廉·庫比特的發明家設計出了一種名為「跑步機」的刑具,實際上,早在19世紀初,這個裝置就已經存在,是一種用來驅動磨穀物的工具,通過馬匹的運動來實現。
威廉·庫比特只需做出一些簡單的修改,將原本由馬匹提供動力的機器改成了由囚犯來驅動。這樣,囚犯被迫不停地奔跑,既達到了懲罰的效果,又能夠為監獄創收,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可謂一舉兩得。
每天,囚犯們在「跑步機」上奔跑數小時,最終筋疲力盡,再也無力製造麻煩。這個「跑步機」成為了監獄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工具,不僅在英國得到廣泛應用,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
然而,為什麼這個看似有效的刑罰方式後來被廢棄呢?推動「跑步機」需要囚犯們進行大量單調的體力活動,經常導致他們因體力透支而受傷。這種體罰方式引發了廣泛的爭議。隨着蒸汽革命的興起,機械動力的發展使得「跑步機」的使用變得不再必要。1898年,英國政府宣布禁止使用「跑步機」作為刑罰工具,這一方式終結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只隔了14年,這種刑罰方式卻在美國被註冊為一項運動器材專利。隨後的1922年,第一台實用的健身跑步機正式投入市場。到了20世紀60年代,在「有氧運動之父」肯尼斯·庫珀提出的「有氧代謝理論」推動下,跑步機開始成為了全球健身愛好者的寵兒,成為了一項廣受歡迎的家庭健身工具。
這段看似平凡的歷史,揭示出了一個關於創新和變革的故事,無論如何,跑步機已經走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從刑具到健身工具,留下了濃厚的歷史印記。它不僅塑造了監獄系統的演進,也改變了人們對健身和身體健康的認知,成為了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