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個視頻,很讓人感動。
在日本一處墓園中,很不起眼的一個角落,有六座墓碑,一位女士極為專註的鞠躬祭拜,並且鄭重的將「遼寧號」的照片放在墓碑前。
其實讓人感動的並不僅僅是這位女士的虔誠與悲傷,更重要的是這六座墓碑主人的身份和他們的遭遇。
這六座墓碑的主人分別是,劉漢中、劉起得、呂文鳳、西方診、李金福、楊永寬。
也許你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幾個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為什麼會被葬在日本的墓園中。
可是,當我告訴大家他們的身份時,所有人都會肅然起敬,因為這六人是當年甲午戰爭中被俘虜的清軍將士。
2003年前,沒有人關注過這六個不起眼的墓碑,多虧了一位叫楊海嘉的留學生。
正是因為他的意外發現和執着追查,才得知了這六個墓碑主人的真實身份。
1894年,日本向清王朝露出了獠牙,一場規模盛大的海戰爆發,最終直接導致了北洋水師的全軍覆。
我們所熟知的鄧世昌,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以身殉國。
其實看過一些史料的人都明白,當時清王朝組建的北洋水師是非常強大的,只是因為體制的腐朽,導致了各種問題的存在,比如說武器裝備長期不更新,大量水師官兵長期貪腐,水師戰鬥力極差等等。
這一場戰爭最終以清王朝的慘敗,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告終。
而劉漢中等六人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被俘虜帶到日本。
為了彰顯自身的「文明」,日軍並沒有立即殺害這六人,而是將他們「優待展示」。
之後他們被虐待致死,日軍又一次彰顯出自己的文明,為這六人立下墓碑。
劉漢中的墓碑上刻字「清國俘虜劉漢中」。
後來一戰爆發,中國與日本同屬於協約國陣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日方就將墓碑刻字中間的俘虜二字塗抹掉。
而這六座墓碑也漸漸被人們遺忘。
直到2003年留學生楊海嘉聽說了這座墓園的特殊,前來查看後,經過調查研究,才揭開這六人的真實身份。
歷史往往讓人唏噓。
如果時空可以交匯,如果他們可以看一眼「遼寧號」,如果他們可以生在當代中國。
如果,或許,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