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被帶走。一時之間,整個領導班子嘩然,就在大家人人自危,擔心受到牽連的時候,與郭有明共事將近13年的鄭興華坐立不安。
鄭興華是原湖北省宜昌市副市長,跟郭有明交往過密。很顯然,郭有明被帶走那一刻,鄭興華一直在擔心自己的下場。
果不其然,郭有明被帶走僅僅一個月之後,鄭興華也被組織帶走調查了。看到穿着制服的大漢,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鄭興華瞬間明白,自己徹底完了。
那麼,鄭興華究竟做了什麼?為何在郭有明被帶走之後,惶惶不可終日?
生性要強的小城女
1959年,湖北武漢一個小縣城裡,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名叫鄭興華。跟很多普通家庭一樣,鄭興華從小刻苦努力,就是想要考上好大學,將來有個好前程。
不幸的是,鄭興華趕上了取消高考的那段時間,為此,鄭興華讀完高中之後,跟隨者大部隊,到新洲區林場插隊。
不過,鄭興華也是幸運的,就在鄭興華剛到林場之後,就傳出了恢復高考的好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鄭興華無比高興,為此經過大半年的努力複習,鄭興華坐到了高考的考場上。
得知女兒有機會,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鄭興華的父母無比的高興。當時一直勸說女兒,一定要努力考出好成績,將來為國家效力。
而鄭興華也沒有讓父母失望,成功考上了武漢化工學院,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在那個知識匱乏的年代,培養一個大學生很不容易。因此,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非常的吃香,不僅可以拿津貼還能包分配。
1982年,從化工學院畢業的鄭興華,就被分配到了化肥廠做技術員。對於這個職位,對於鄭興華來說,只是自己職場的過渡。
僅僅在本職崗位工作兩年,鄭興華就被任志偉車間副主任,開始負責化工廠的管理。其實鄭興華的事業心很重,自從到了化肥廠工作之後,鄭興華就很會表現自己。
通過過硬的技術,一步一步往上爬,用了15年時間,最終坐上了化肥廠計劃處處長一職。就在大家以為,這個職位已經是「到頭」了,其實不然。
自從做到處長之後,鄭興華的野心也瞬間爆發,為了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鄭興華一直在尋找新的生機。
很快,鄭興華就拿到了一個中石化進修班的名額。而這個名額拿到手之後,其實也意味着,鄭興華正式開始了仕途。
1999年,進修歸來的鄭興華被調職到宜昌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擔任副主任。而這個職位,也讓鄭興華明白,想要走仕途,遠比自己想像的要複雜的多。
機緣巧合相識
就在鄭興華剛到機關單位工作的時候,當時鄭興華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努力工作,快速進入跟上工作進度。
只是,從來沒有在機關打磨過的鄭興華,想要快速上手,又談何容易呢?所幸,鄭興華是幸運的,沒多久就遇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郭有明。
鄭興華和郭有明前後腳到宜昌市工作,郭有明原本是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兩人因為工作關係,有所交集。
只是鄭興華沒想到,雖然兩人是第一次見面,卻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在鄭興華看來,郭有明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兩人相差三歲,可是郭有明已經是水利廳副廳長了,很明顯前途不可限量。
而鄭興華在郭有明眼中,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幫手。因為鄭興華眼界很高,能夠不安現狀,努力走上仕途,就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下屬了。
由於初步印象非常的好,郭有明在被調職位宜昌市副市長之後,一直念叨着鄭興華這個女強人。
畢竟,郭有明這次調職,身邊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需要重新發掘,因此,鄭興華這個印象不錯的女下屬,就成了郭有明第一個想要拉攏的對象。
就這樣,鄭興華被郭有明看重,成了郭有明身邊的得力幹將。在郭有明的有意提拔之下,鄭興華的仕途可以說走的相當平順。
而鄭興華也沒讓郭有明失望,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鄭興華,在商場歷練多年,早就練就了一張巧嘴,而且鄭興華本身能力出眾,沒有背景,是個很好拿捏的好下屬。
於是,在郭有明的推波助瀾之下,鄭興華從小小的發計委副主任,搖身一變成了副秘書長,真真正正的成為了郭有明身邊的紅人。
也許是對於郭有明能力的佩服,鄭興華甘願做郭有明的助力,而且這份堅持,長達13年時間。
瘋狂晉陞路
其實郭有明對於鄭興華的打算,遠遠不止把鄭興華放在自己眼前。於是在過渡到副秘書長職位之後,郭有明就開始衛華鄭興華的仕途之路。
在郭有明身邊打磨思念之後,鄭興華手裡的工作也越來越多,為了感激郭有明的提攜,鄭興華對於工作十分上心。
而鄭興華的能力越出眾,郭有明就越滿意,於是就把更多的職位,掛在鄭興華的頭上。甚至,還讓鄭興華有了「兼職之最」的名頭。
因為鄭興華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在郭有明的授意下,兼職了不少職務,最最誇張的是,鄭興華最多的時候,同時兼職六個職務。
而這些職務之中,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說,國土資源局的書記和局長,同時開負責經濟開發局常務副主任和工委副書記。
2012年開始,鄭興華被任命為宜昌市副市長,而她負責的工作內容之中,全都是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商貿,旅遊等油水很足的「肥差」。
把鄭興華放在實權和監督的崗位上「一肩挑」,這個決定看似風光,可是細想下來,這其實埋下了不少的隱患。
成為利益的奴隸
2006年,鄭興華開始兼職國土局副局長,這個職位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掌管着宜昌市土地資源的話語權,也就意味着,鄭興華可能一句話,就影響着成千上百人的飯碗。
其實,鄭興華能夠兼職這個崗位,也跟郭有明分不開。因為,郭有明位置特殊,為了不讓相關部門盯上自己,郭有明就把重要崗位,放在了「自己人」身上。
就這樣,鄭興華表面上是國土資源局的負責人,實際上不過是郭有明的一個執行者罷了。畢竟,跟土地項目掛鈎的任何事物,都是利益豐厚。
郭有明自然不願意放棄這麼大的利益,為此,多次聯繫鄭興華。通過郭有明的示意,鄭興華自然是不敢違抗,多次收取賄賂。
每次,只要是郭有明有意合作的對象,鄭興華就會大開方便之門,讓那些可能資質平平的人公司,獲取土地項目的資格。
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公司都很識趣,一旦拿到項目,就會反饋鄭興華不少的「好處費」。
當然鄭興華拿到好處費之後,就會跟郭有明分贓。隨着,鄭興華負責的項目不斷增加,鄭興華的膽子也越來越大。
明明知道,這麼做是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肯能會判刑坐牢,可是鄭興華依舊不能違抗郭有明,一次次的配合,直接造成了國家的經濟損失。
那麼,鄭興華的膽子到底有多大呢?
比如說,地產商的要繳納上千萬的土地出讓金,為了避稅,開發商就通過關係,找到鄭興華。只要給鄭興華足夠的好處,鄭興華就會一各種由頭,幫助這些地產商避稅。
再比如,一些土地因為土地性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為此,不少開發商找到鄭興華,許諾給鄭興華一定的好處,請鄭興華幫忙。
如果對方給出的價碼達到了鄭興華的心理價目的話,鄭興華就會通過招標或者拍賣的形式,重新拍賣這些土地。
而鄭興華也會提前透露內部消息,最終讓對方以最少的價格拿到心儀的地塊。
一次,一家公司找到鄭興華,想要以低價拿到一塊58畝土地的使用權。再給鄭興華送禮之後,很快,對方在缺少手續的情況下,就提前拿到了土地的使用權。
不過這還沒完,在鄭興華的操作之下,對方直接虛構資質,將已經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全部返還了回去。等到對方拿到出讓金之後,鄭興華就收到了一個滿意的數字。
對方直接給鄭興華送了,2萬美金,20萬港幣,以及1.5千克的黃金飾品,價值51.9萬元。綜合下來,鄭興華輕輕鬆鬆拿到了八十多萬的好處費。
在鄭興華掌管國土局之後,國土局上上下下都亂了套,再也沒有公平可言,只要利益足夠,鄭興華都會想方設法巧立名目,幫助對方拿到自己想要的項目。
鄭興華的荷包,也隨着參與的項目越多,荷包也越發的鼓了起來。不少人費盡心思的送禮,什麼美金,港幣,金銀首飾等等,紛紛送到了鄭興華面前。
不過,鄭興華雖然膽子比較大,可是有高人支招,一直做得比較隱蔽,因此遲遲沒能被發現。
東窗事發
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鄭興華沒想到,隨着郭有明被捕,不僅發現了2000多萬的行賄事實,還意外讓相關部門發現了「案中案」。
就在郭有明被捕之後,隨着對郭有明的調查,鄭興華這個昔日的下屬,也逐漸浮出水面,僅僅一個月之後,鄭興華就因為涉嫌違紀被帶走調查了。
最終,鄭興華等來的是法律的公正審判,不僅受賄所得的180多萬,全部上繳國庫,還要經受牢獄之災,對於這個結果,不知道鄭興華會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