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分辨女性是漢族還是滿族?看這個地方就行,滿族女性不同

2022年12月27日21:18:03 歷史 1876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文化習慣和信仰。在清朝滿族女人與漢族女人的區別,說大了是民族的不同,說小了連耳洞都各有特色。前幾年《甄嬛傳》大火了一把,口碑極佳,可卻忽視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古代滿族女子獨特的耳洞。在歷史上,真正的滿族女子都會在耳朵上紮上六個耳洞。

清朝如何分辨女性是漢族還是滿族?看這個地方就行,滿族女性不同 - 天天要聞

在現代人眼裡,扎六個耳洞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可這就是清朝滿族人的風格,是他們的一種習俗。只要滿族家中有小女孩出生,家裡人就會往她們耳朵上打六個耳洞,就是所謂的穿三孔,戴三鉗。鉗即是耳環的意思。

在打耳洞一事上,滿族女人都是統一的,而在戴耳環方面,則並沒有固定講究。富貴家的小姐,以金銀翠玉等飾品作耳環;貧苦家的孩子,以銅圈來做耳環,樣式眾多,選擇多樣。對於這種習慣,滿族女子們沿襲傳統,遵守傳統。

清朝如何分辨女性是漢族還是滿族?看這個地方就行,滿族女性不同 - 天天要聞

這不僅是種風俗習慣,還更代表一種規定和制度。畢竟,滿族女子的一耳三鉗,是滿族女性的象徵。旁人可根據這一特殊印記,判斷對方是否是滿族人。之所以要區分種族,原因在於清朝滿族和漢族的地位差異。如果有六個耳洞,那麼就是尊貴的滿族人,一下子和尋常百姓劃分了界限。

當時,滿族上到皇后貴妃,下到百姓平民,人人都必須遵從打耳洞的習慣。皇上在選妃之前,宮中的工作人員還會專門看女孩耳朵上的耳洞。一般而言,妃子都來自滿族家庭,若是女孩耳朵上沒有足夠的耳洞,那麼她們不僅會被取消選秀資格,還可能遭到懲罰。

清朝如何分辨女性是漢族還是滿族?看這個地方就行,滿族女性不同 - 天天要聞

根據歷史記載,在乾隆年間,滿族貴妃也有一耳飾5鉗。這種習俗,從清朝一直延續,到了民國初期,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可見一些老年婦女耳朵上戴三鉗的現象,有的竟因耳垂太小,強行紮下三個孔,導致耳垂豁開的後果。

在網上許多清朝妃子的畫像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她們的耳朵上都有這一滿族女子象徵。這些畫像描繪了真實清朝滿族人的樣子。另外,與漢族女子相比,滿族女子在清朝時期地位頗高,為了區別漢族女子,她們對於這一制度並沒有什麼抵觸。漢族女子多為一耳一墜,樣式簡單。

清朝如何分辨女性是漢族還是滿族?看這個地方就行,滿族女性不同 - 天天要聞

滿族男性與女性扎耳朵不太一樣。男嬰扎耳孔的並不多見,為了避免早夭,也有扎一孔戴一個鉗的人。

然而,扎耳洞的細節,在如今電視劇上卻經常為人遺忘。想必如果沒有這篇科普文,大家也很少聽說過這檔子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佈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