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彭德懷
回憶起彭德懷,黃公略烈士的女兒黃歲新滿懷深情的說:
「我雖然沒有父親了,但又有很多父親,例如彭伯伯。」
而彭德懷作為黃公略生死與共的戰友,他們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
黃公略犧牲後,彭德懷幾十年如一日照顧黃歲新、教育黃歲新。
就連黃歲新坐月子,這位征戰沙場的大將軍也是忙前忙後,親自伺候,貼心照料,就像個老媽媽一樣。
與黃公略生死與共
彭德懷與黃公略,一個出生在秀才之家,長着一副書生模樣,一個出生在貧苦農民之家,看上去五大三粗。
這樣兩個人,原本不會有過多的交集。但是,共同的理想追求,將他們緊緊連在了一起。
1918年,在湖南陸軍第二師三旅六團臨時訓練隊擔任國文教員的黃公略,突然被彭德懷的兩篇作文吸引住。
其中一篇題為《愛惜光陰》的文章這樣寫到:
大禹聖人愛惜寸陰,陶侃賢人尤惜分陰,況吾輩軍人乎欲為國負重任者也,豈不勉哉……
另一篇題為《論立志》的文章這樣寫到:
志不立,吾人無可成之事,國亡家亡,滅種隨之。覆視若無睹,何異禽獸為伍。
黃公略
黃公略看過後,對彭德懷深邃的見解與遠大的抱負大為震驚,並為之折服。
黃公略不但給彭德懷的兩篇作文打了滿分,還向團長等人推薦彭德懷。
此後,彭德懷不斷晉陞,職務一直在黃公略之上。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摯友,常常在一起討論國事,互相勉勵。
後來,黃公略還給彭德懷寫信,邀請他與自己一起考湖南陸軍講武堂。
畢業後,黃公略病重被送往長沙就醫。彭德懷得知黃公略病情嚴重後,馬上趕去醫院看望,還為黃公略另請名醫救治,並負擔醫療費用,像親兄弟對黃公略照顧的無微不至。
後來,黃公略考上了黃埔軍校高級班,兩人揮手告別。
沒多久,兩人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那個時候黨的發展是秘密進行的,他們之間沒有互通訊息,這也導致彭德懷險些誤殺黃公略。
1927年年底,國內政局發生巨變,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這年冬天,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改編為湖南獨立第五師,為了擴充實力,師長準備成立一個五百人左右的隨營學校,專門訓練連排級幹部。
彭德懷趕緊向這位師長推薦了黃公略。
1928年2月,黃公略從黃埔軍校畢業,來到湖南南縣,擔任隨營學校副校長。
彭德懷熱情的叫來救貧會的幾位骨幹為黃公略接風洗塵。由於黃公略剛剛經歷了大屠殺,即便是面對昔日好友,也不得不小心為上。因此,黃公略多了一層戒心。
席間,黃公略準備試探一下彭德懷等人對蔣介石的態度。
於是,當彭德懷興緻勃勃的對黃公略說:「辦隨營學校是我們掌握骨幹的好機會,你大權在握……政治教材上要加上『打倒新軍閥』這樣的內容……」
黃公略抓住話題,打斷彭德懷:「什麼叫『打倒新軍閥』?新軍閥指誰?」
彭德懷說:「新軍閥還能有誰啊,蔣介石呀!」
黃公略故意說:「說蔣介石是新軍閥合適嗎?他是我們的校長,自北伐以來,他南征北戰,影響很大,威望很高……」
彭德懷
聽到黃公略這樣說,大家全都傻眼了。彭德懷氣憤的說:
「公略,我們好友多年,以前你總說,蔣介石如何反動,對革命事業如何有害,現在怎麼變了呢?」
說罷,彭德懷下定決心似的說道:
「好吧,你走你蔣介石的陽關道,我走我艱險的獨木橋!」
隨後,其他人撲向黃公略。就在黃公略不斷掙扎,臉色由白轉青的危急關頭,有人發現黃公略不斷用手朝着鞋後跟亂點。
隨後,大家將黃公略的皮鞋後跟拆開發現,裏面有中共廣東省委的介紹信。誤會就此解除。
黃公略暈倒被搶救過來後,彭德懷帶着幾分責怪又帶着幾分心疼的對黃公略說:「公略啊,你這是做什麼?怎麼開這樣大的玩笑?」
黃公略笑笑回答道:「不試一試,誰知道你是真革命還是假革命啊。」
經此一事,兩人的友誼更加深厚,對彼此也越發信任。
但是,沒過多久,一件意外的事情,又讓黃公略身陷險境。
這年7月,彭德懷收到密電:
黃公略駐防南縣時,曾開通行證給南華安特委的同志到長沙買油印機,現特委機關被破獲,查出了這張通行證,周磐認出了是黃公略的親筆,立即下令逮捕黃公略等人。
黃公略
彭德懷馬上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不但危及黃公略等人的人身安全,黨組織也有暴露的危險。
危急關頭,彭德懷當機立斷,與滕代遠商量幾天後舉行武裝起義。
彭德懷的這一決定,不但使得好友黃公略等人轉危為安,還取得了中國革命史上又一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黃公略不幸犧牲,彭德懷苦尋其家人
起義後,黃公略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和毛主席與朱德率領的紅四軍,開闢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期間,他們出生入死,並肩戰鬥。
不幸的是,黃公略於1931年9月份,在指揮部隊轉移途中中彈犧牲。彭德懷得知後悲痛不已,連續幾天夜不能寐……
此後數年中,雖然連年奔波於各地征戰,但是彭德懷一直記掛着黃公略的老母親與妻女,毛主席也多次派人打聽他們母女下落,但一直一無所獲。
一直到1939年,才有了黃歲新與她母親的消息。
彭德懷給黃歲新母子寄了一封信,還送去一些錢,接濟他們的生活。那個時候,正是黃歲新一家處境艱難的時候。
彭德懷
因為黃公略去世後,他的母親與妻子沉浸在悲痛之中,家境每況愈下,年幼的黃歲新衣單食薄。
也是在這一年,徐特立想要將黃歲新母子送到延安毛主席與彭德懷等人身邊。
但是,黃公略的妻子劉玉英想着家裡還有婆婆需要她侍奉左右,婉拒了徐特立的邀請。
徐特立只好叮囑她照顧好老人小孩,等革命勝利後,再來接她們。
就這樣,劉玉英又獨自帶着孩子生活了10年。這些年間,彭德懷一刻也沒有忘記她們母女。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正在北京開會的彭德懷擔心退守衡陽寶慶的白崇禧部殺害我黨幹部家屬,更擔心黃公略的遺屬在勝利前夕遭遇不測。
會還沒開完,彭德懷就着急找來在中央警衛團工作的侄子彭起超,讓他跟着第四野戰軍,到湖南去找黃公略的遺屬。
彭德懷叮囑彭起超:「一定要設法找到她們,找到以後火速接來北京。如果找不到,也一定要想方設法打聽她們的下落。」
彭德懷
隨後,彭德懷又心情沉重的說:
「我們奮鬥了幾十年,今天終於要勝利了,這勝利是用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活着的人,怎麼可以忘記他們?怎麼可以忘記為了勝利付出巨大代價的他們的遺囑呢?要是我們不盡全力找她們,她們落入敵人之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聽到伯父的重託,彭起超許諾:「伯父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但是,當彭起超一行人喬裝打扮來到黃公略的家鄉,並在多次打聽下找到了黃公略的家後,卻發現家裡早已空無一人。
彭起超失望不已。好在,村民告訴他,黃公略的妻女都還活着,他才鬆了一口氣。
由於當時白崇禧的部隊還盤踞在那一帶,控制非常嚴格,還時有戰事發生,彭起超他們人生地不熟,根本找不到黃公略妻女。
於是,彭起超等人只好先回京向彭德懷復命。
隨後,尋找烈士遺屬的重任被肖勁光與王首道承擔起來。
考慮到派出人生地不熟的人很難找到黃公略妻女,他們便向地下黨的同志尋求幫助。
肖勁光
在熟悉黃公略家鄉的地下黨人員的幫助下,黃公略妻女很快就被找到。
隨後,他們連夜趕路,順利甩開了白崇禧的部隊,通過解放軍的哨卡,見到了肖勁光等人。
在長沙期間,王首道讓人給劉玉英母女買了幾件衣服與日用品。但劉玉英說什麼也不肯收。她說:
「找到了親人,比什麼都好!」
隨後,她們又輾轉被送到北京。
剛到北京的第三天,忙於工作的彭德懷就接見了劉玉英母子。
一看到黃歲新,彭德懷就親切地說:「小同志,到了北京就是到了家裡,需要什麼,跟伯伯說一聲就行!」
彭德懷的話,讓從小就失去父親的黃歲新倍感溫暖。
此次見面,彭德懷還送了黃歲新一些學習資料、列寧手冊以及自己的照片,給劉玉英買了一些日用品。
此後,彭德懷像家人一樣關懷黃歲新母女,時常去看望她們。
黃歲新與母親劉玉英
1950年,彭德懷受命前往朝鮮指揮抗美援朝戰爭。臨行前,他專門在北京飯店接見了黃歲新母女。
劉玉英在得知彭德懷的家庭情況後,對彭德懷說:「就讓歲新給您當女兒吧!」
彭德懷笑言:「你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哪裡捨得。就讓這個小同志當我半個女兒吧!」
離開前,彭德懷叮囑黃歲新:「你是革命後代,黨和人民送你上學,你要好好努力學習呀,不要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期望!」
黃歲新點頭答應。
後來,黃歲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北石家莊工作。黃歲新想留在北京,便去找彭德懷,想請他出面打個招呼。
彭德懷堅決拒絕了黃歲新的這一請求。
在他看來,革命青年應該服從組織分配,革命烈士的後代更應該表現出嚴明的組織紀律性。
基於這樣的想法,彭德懷對於自己的親人要求非常嚴格。
兩個弟弟參加革命犧牲後,彭德懷就將他們的孩子全部接到北京,供他們上學。
彭德懷
1955年,全軍評定軍銜工作,由彭德懷總負責。彭德懷的侄子彭起超卻因此鬱悶不已。
因為,與那些跟自己履歷相似的同志相比,他的軍銜被壓低了一級。
得知自己軍銜被壓低是伯伯彭德懷的要求後,彭起超非常不解,生氣的問伯伯:
「您當國防部長,為什麼不按政策辦事呢?我可是您的親侄子!」
彭德懷嚴肅的說:「就因為你是我親侄子,我才這麼做!你父親連勝利都沒看到就犧牲了,我們活着的認,還有什麼理由因為一點蠅頭小利鬧情緒?」
彭起超心服口服,再也沒有跟彭德懷爭辯。
1957年,彭愛蘭眼看就要臨盆,丈夫卻出差未歸,她本想給伯伯辦公室打個電話,借一輛小汽車,將她送到醫院生產。
但是,一想到伯伯從不允許家裡人坐公車,彭愛蘭就沒敢撥通那個電話。
隨後,彭愛蘭忍着劇痛,攔下一輛三輪車,獨自來到北京公安醫院生產。
幾年後,彭德懷的侄子彭康志結婚,有人提議用小轎車去接新娘子。
彭德懷
彭德懷得知後對彭康志的母親說:
「不要搞這種排場,不要鋪張浪費。小轎車是公家的,怎麼能動用它干私活?我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而且,這樣做,很沒有必要,會脫離群眾的!」
彭德懷一直將黃歲新視為親人,自然也對她嚴格要求。
但是,黃歲新當時還小,一時想不通這些道理,難過的眼淚刷刷往下流。
為了讓黃歲新無條件服從組織上的分配,而且還要保證心情愉悅,彭德懷給朱德打了一個電話。
吃飯的時候,他們開導黃歲新:
「你爸爸從紅五軍調到贛西南組建紅六軍的時候,多難啊!但他一點兒價錢也沒講,愉快的、無條件的服從了組織的分配,干出了一番成績。毛主席曾讚揚你爸爸『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你不服從分配,他在九泉之下也會不安的!」
聽到這裡,黃歲新終於想通了。她激動的從凳子上站起來說:「彭伯伯、朱伯伯,你們不要再說了,我明天就去石家莊報到。」
朱德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黃歲新與母親都是靠着中央組織部發放的撫恤金生活。
後來,彭德懷為了減輕國家負擔,直接從自己工資里拿出一部分幫助黃歲新母子。
對於黃歲新的照顧,彭德懷就像一位體貼的父親一樣,細緻入微。
黃歲新生完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彭德懷直接用車將黃歲新接到吳家花園坐月子。
期間,他忙前忙後,費了不少心血。很難想像,一位大名鼎鼎的元帥,竟然會為了戰友的女兒,做那麼多可能一些親生父親都不會做的事情。這也更能體現彭德懷對黃公略、黃歲新的情誼,以及他高尚的品格。
而黃歲新也知恩圖報,將彭德懷視為自己的父親。彭德懷陷入困境後,她也不離不棄,不顧周圍人的勸告,堅持去看望彭德懷。
彭德懷去世後,黃歲新也一直在思念他。每當想起彭德懷昔日對她與母親的照顧,黃歲新都激動的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