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2022年12月14日23:27:04 歷史 1740

公元前334年,秦惠文君決意東出逐鹿天下。他效法先君重用六國人才,拜名臣公孫衍為大良造。正當他感到秦國事業順風順水,決心發兵解決西邊的義渠國之時,一個人的一句話,讓他如夢初醒——原來咱家的大良造(相當於丞相,雖然秦國也有相邦)是有私心的啊!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話說惠文君登位後,殺了商鞅,平息了老爺子孝公去世前掀起的新法風暴。恰在此時,魏、齊兩國國君合計着一起稱王了!士可忍孰不可忍!齊魏的舉動一下子刺激了秦惠文君。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收復了河西大部分土地,國力大增。江河日下的魏國感到如芒在背,終於決定放下曾經的戰國第一強國架子,主動去拉攏東邊的齊國,搞了個齊魏相王:嘿嘿嘿,我認你是王了,你也認我是王了,以後有什麼事,咱們好商量啊

秦惠文王一眼就看穿了老魏王的打算:不就是拉攏齊國幫自己撐腰,好重整霸業么!齊國我夠不着,那就專打你魏國吧!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惠文君在河西積極備戰,但他也有苦惱之處:秦國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將!秦孝公時代,商鞅是個文武全才,又會變法又會領兵。現在商鞅已死,將領青黃不接。沒有大將,空有虎狼之師,總不能找個羊來帶虎群吧!

惠文君遍查軍冊,挑中了一個人。這人叫公孫衍,魏國陰晉人,早年曾在魏軍中任職,但不被重用(魏國浪費人才的事幹得也太頻繁了),於是在公元前342年投了秦軍(注意這個地方和《大秦帝國》又不一樣),混口飯吃。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敢於跳槽的人,往往不是無能之輩。

這公孫衍還真不簡單,跳槽以後,憑着軍功,硬是當上了將軍。當然這個將軍離統帥還差得比較遠。

史料對公孫衍的記載很少,只在《秦本紀》和《張儀列傳》中提了幾句。不過從公孫衍棄魏投秦這個事兒,咱們能看出秦魏兩國的不同。

人才是一個國家最根本的資源,底層人才的上升通道是否暢通,往往決定了一國是否昌盛。泱泱大國豈無人才,可惜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而一個國家不僅需要人去當伯樂,更需要設計出制度來當伯樂

商鞅變法,無功者不能顯貴。要想在秦軍中陞官,必須要有軍功。在當時,明顯是個好制度。所以秦國在這場人才大戰中又贏了。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惠文君點兵點將,選中了公孫衍。於是任命公孫衍為大良造,發兵攻魏。

一番大戰,魏惠王急了:丫丫的,齊魏相王,光打我魏國!

打不過,那就求和吧!於是割讓了陰晉給秦國。

秦國已經打開了東出的大門,哪裡就願意就此收手。於是,第二年,惠文君找了個借口,讓公子卬(一說這一仗也是公孫衍打的)領兵攻魏。

此時的魏國,頗有點被鄰居家大孩子欺負的樣子。明知道打不過,但總是處於一會兒認慫,一會兒急眼奮起一戰的狀態。魏王大怒,拿出了家底,與秦國火拚。

河西大戰,斬首八萬!秦軍俘虜魏將龍賈!魏國家底被敗了個精光。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打不過,魏國又認慫。

秦惠文君登位的前十年,魏國便是在認慫和急眼之間自然切換。中國古代史,欠魏惠王一個影帝。

恰在如此順風順水之時。大良造公孫衍找到秦惠文君:君上啊!你看東出如此順利,老魏王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咱們為何不趁此良機,西進攻取義渠,解決咱們背面的威脅呢!

惠文君聽了,覺得很在理!於是,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進攻義渠的戰事。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備戰之餘,惠文君按慣例聽斥候彙報着朝野的奇聞。

斥候:「有個油嘴滑舌的人。自稱是鬼谷子的門生,在秦國遊走好久了。」

惠文君:「鬼谷子!這人是誰?」惠文君一下子來了興趣

斥候:「這人叫張儀,魏國人。」

惠文君:「快請來讓我看看。」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於是,在秦國遊盪了許久的張儀,得到了惠文君的召見:「先生是鬼谷子的門生。想必有大才。來我秦國,有什麼可以教我的,還請不要吝嗇!」

張儀也不客氣:「我聽說君上想攻打義渠?」

惠文君見張儀識破,也不再遮掩:「是啊,當前魏國無力西進,我正好騰出手來了,趁此機會解決西邊的後患!」

張儀哈哈大笑:「攻打義渠的主意,是誰提出來的?」

「正是我大秦的大良造公孫先生。」

張儀開始了他口若懸河的表演:「魏國曾是戰國第一霸主,義渠只是西陲一群分散的部落。現在攻打義渠,一旦秦軍陷入膠着,魏國有沒有可能抓住機會緩過來呢?」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惠文君明白了——此時魏國正是四面楚歌,不趁此時把魏國徹底打服了,老魏王極有可能緩過勁兒來,人家畢竟曾是戰國第一強國。那時候,秦國要想東出,麻煩就大了!

話說公孫衍為什麼要建議去攻打義渠呢?這裏面有個緣故。老魏王連續被秦軍羞辱,急得沒招了,便派人找到公孫衍,又是送錢,以賠禮道歉,請公孫衍遊說秦君別指着魏國這一隻羊薅,先薅薅別人去。公孫衍原來是魏國人,只因在魏國發展不順,才投的秦軍。這人還是很念舊的,便答應了。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大良造有私心,要庇護一下魏國。誰想來了個張儀,一句話將他的計謀戳破。公孫衍恨得牙痒痒。但此事之後,秦惠文君已經不再那麼信任公孫衍了,轉而信任張儀。公孫衍無奈,不久便逃離了秦國,去了魏國。

話說秦惠文君這邊,在洞察了大良造公孫衍的私心之後,暗暗感慨:差點被誤了大事!如夢方醒的他,立即揮師攻魏。可憐老魏王巴巴地盼着喘口氣,結果盼來的卻是秦國的虎狼之師。

打不過,又割讓了上郡15個縣給秦國。從此,秦惠文君不僅完全佔據了河西之地,還獲得了窺探河東的橋頭堡,魏國時刻處在秦國的威脅之中。

秦惠文王識破了丞相私心,感嘆差點誤了大事·老煙槍讀《史記》12 - 天天要聞

結束語

秦魏河西之爭,以秦國全據河西而告終。魏國盛產人才,可惜魏王不是伯樂,讓良臣公孫衍反過來幫助秦國消滅了自己8萬主力,雪上加霜。秦惠文君年齡雖小,卻展現出了高超的識人手法,他不僅在公孫衍失意時重用之,使公孫衍幫助秦軍度過了將帥青黃不接的時刻,大破魏軍,還在公孫衍有私心之時及時發現,及時調整戰略,避免錯過良機。所幸魏國在吃了大虧之後幡然醒悟,接納了從秦國逃亡的公孫衍,拜為犀首。

人才的大戰是根本的大戰,魏國沒有順暢的底層人才上升通道,已失一局。在公孫衍與張儀在魏、秦競相登台的時代,戰國七雄又會給我們展示怎樣的縱橫捭闔呢?

請關注下集。

(未完)

全文請關注《老煙槍讀<史記>》原創不易,請多點贊評論支持。體系閱讀,更有收穫喔!

一壺毛尖一包煙,一本《史記》翻半天我是老煙槍史君與使君,明天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