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2022年11月14日23:30:25 歷史 1832

在我們小的時候,錢學森教授就作為科學家、學術界的典範走進了我們的課本,他的故事影響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

而他之所以如此享有盛譽,除了他在科學界極深的學術造詣,為我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工程上做出的卓越貢獻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歸國時的錢學森、蔣英夫婦

就是他在我國成立之初,國內各項事業百廢待興、急需人才助力的情況下,主動放棄美國良好的科研壞境和優渥的物質生活條件。

甚至為此被美當局種種刁難,突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然而如今,我們國內的生活條件、學術條件都比那個時候有了巨大提升,但卻出現了大批學術頂尖人才外流的情況。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金刻羽,本來擁有着優渥的家庭環境,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4歲就赴美留學,26歲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成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宏觀經濟學教授。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如此亮眼的人生履歷,本來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勵志女神。然而卻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說「中國應該無條件支援美國」。

此話一出,她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瞬間崩塌,不少人認為她這是在站隊美國,用踩拉中國的方式去討好美國當局。

那麼,她究竟為何會出此番言論?為何現在會出現這麼多的高端人才外流情況?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含着金子出生

1982年,金刻羽出生在浙江一個富裕而書香縈繞的家庭中。其父金立群,現任亞投行行長,曾經的財政部部長助理,世界銀行司司長等重要職位。

除此之外,他精通多國語言,又對文學藝術特別感興趣,說在文學領域頗有建樹也不為過。

所以有網友戲稱,說是賈寶玉是銜玉而生,而這位現實里的金刻羽小姐,是真真正正的含着金子出生的啊。

的確,出生在如此高知家庭的金刻羽,從小享受着優於一般孩子的物質條件和成長環境,而父母腹有詩書的卓越氣質也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着她。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就連她的名字——刻羽,都是父親取自宋玉的《對楚王問》里的「引商刻羽,雜以流徽,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大概意思是擁有極高的音樂造詣。

而父母對女兒的期望也如她的名字一樣,希望她健康快樂成長,擁有卓爾不凡的氣質。

他們對她的培養也非常全面,注重各方面興趣發展,而不是像很多家長那樣只注重學習成績。

同時,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金刻羽從小就對金融行業產生了興趣。小小年紀就讀了好些金融方面的大部頭,可以說,她從那個時候就在有意無意中為後來的專業學習奠基了。

除此之外,她也同父親一樣,小小年紀就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並且,對文學藝術方面也非常感興趣。在她初中的時候,她就已經熟讀了莎士比亞經典名著。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在這些文化名著的熏陶下,對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瞭然於心的金刻羽,已經有了超出年齡的成熟,豐富知識的加持也讓在學習和生活上顯得更有目標和主見。

初中的時候她就讀於人大附中,在這所重點中學裏她也憑着自己優秀的天賦和自身刻苦的努力擁有着良好的成績,另一方面,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也常見她的身影,是老師眼中絕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十來年,那個時候的去國外留學的學生不似現在這麼多,而高中留學生更是鳳毛麟角。

那個時候,金立群還沒有像後來那樣身居高位,但他的眼界和見識卻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

他希望女兒能夠走出去,去見識更大的世界,豐富視野,拓寬知識面,對她以後的成長更有好處。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尚未獨立便遠赴異國

他把自己這個想法同女兒商量,金刻羽認真思考後,贊同父親對自己的安排。

她後來在採訪中說,自己那個時候就對此進行了深入思考並對自己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相對於國內的教育環境,「我認為美國的教育更注重引導學生去自我實踐,更能夠有個性化發展的空間,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更適合我」。

次年,金刻羽就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紐約哈瑞斯曼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如願以償地開始了全新的高中生活。初到異國,面對陌生的環境,金刻羽也感到了一些適應上的困難。

但因為她本來就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再加上性格也頗為開朗,所以沒用多少時間她就融入了新的集體,並且交到了不少的朋友。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高中階段,金刻羽是一如既往的優秀,不僅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而且正如她自己所說,國外更加自主的學習環境讓她更能夠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更加發掘潛能,各方面全面發展。

就這樣,高中畢業,她又以該校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

進入大學,金刻羽感到了一定的壓力。這裡作為世界頂尖學府之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每個人都才華各異天賦異稟,而且每個人都不是書獃子。

他們每天特別活躍地談天說地,一臉輕鬆的模樣,好像那凌晨四點燈火通明的圖書館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金刻羽只有拚命學習,才能追趕他們的腳步。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於是,她身邊的同學們經常去外面聚會玩耍,每次邀請她一起去,她都找借口拒絕,然後一個人泡進圖書館。這讓她在這所大學裏顯得有些形單影隻。

但努力是能夠被看到的,她的成績一點點起色,終於再次名列前茅。

而在四年的學習生涯中,她也明確了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就是宏觀經濟學方向。本科畢業後,她拿着亮眼的成績,在母校哈佛碩博連讀。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人生最高光時卻暴露了本性

取得博士學位後,正值08年經濟危機時期,金刻羽對經濟形勢有着清晰的認識,選擇接受英國遞來的橄欖枝,成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宏觀經濟學教授。

除此之外,她還在業內頂尖的雜誌《美國經濟評論》、《財新》等發表多篇論文,擔任瑞士歷峰集團董事,成為該集團董事會最年輕也是唯一一位中國董事。

可以說,金刻羽在不到30歲的年紀就取得如此成就,固然與她小時候優渥的家庭環境和其所能提供的開闊眼界脫不開關係。

但更重要的,是她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努力,和自始至終對自我及奮鬥目標的清晰認識。

她也因此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勵志典範。然而,如此優秀的她,卻因為自己微博里的一句話,一下子從學術女神變得被國人唾罵。

人們也一下子看清了,她多年留學生涯已經被扭曲了的價值觀和靈魂。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迅速席捲全球。每個國家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對抗這次大規模的全球危機。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金刻羽在微博上發了一篇文章,稱:

「美國當前正面臨呼吸機、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而且自身產能有限,對此,中國應該主動向美國提供援助,並共享治療研究成果和臨床案例」。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摘自金刻羽《當下時刻,中國應當如何贏得全球信任》

此話一出,輿論嘩然。什麼叫做中國就應該主動無條件幫助美國?中國這些年,一直在各項國際事務中努力擔任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對需要的國家提供幫助從來都是毫不吝嗇,但這種事情為什麼會成為道德綁架式的應該?而且還要以此來「贏得信任」?

她這麼說,就跟人與人的關係中「你窮你有理」的道德綁架有着一樣的內核。

而且不僅如此,美國在疫情爆發以來就稱此為「中國病毒」,惡意抹黑甩鍋中國,然而追根溯源卻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是在美國最先出現的。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反過來看金刻羽,她作為高知人才,不可能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而且,作為中國人,這麼明顯的胳膊肘往外拐她能不自知?

有網友說,她這是讀書讀傻了。這明顯是一句氣話,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她這一行為怕是在有意討好美國,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一個人為自己的未來考慮無可厚非,但這種依靠踩拉自己的祖國為自己謀未來的舉動不光會引來國人的唾罵。

而且就算一時討好的美國,他們其實也會看不起這種人,隨時可能拋棄她。

因為該微博引發的關注太高,罵聲陣陣,金刻羽之後不久就刪除了微博。隨後,金立群也不得不出來為女兒的行為公開道歉。

甚至,這事情還驚動了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對此做出了回應:「美國加油!繼續強大!」,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華春瑩

被西方文化浸染的扭曲價值觀

思考得更加深入一點,金刻羽之所以會口出此言,和她這麼多年的國外生活不無關係。

她14歲出國留美,那個時候還是未成年人,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受了那麼多年西方教育,不免會被他們的一些思想文化影響,覺得中國人好像就是低他們一等,就是要討好他們。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英國疫情爆發的時候,中國派專機去接回那裡的小留學生們。那個時候,覺得祖國無比強大,對於在海外的華人來說,祖國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

這件事情當時也引發了大量的輿論關注,有網友說他們既然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去,遇到困難的時候卻還是要祖國給兜底。

14歲留美,26歲拿到哈佛博士的她,卻說中國應該主動援助美國 - 天天要聞

其實這一方面是國人愛國意識逐漸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近些年人才外流情況嚴重,大家都擔心這麼小的孩子被送出去讀書,等他們長大了,還記不記得自己是中國人。

所以,愛國意識的從小教育與培養,對於孩子成長的意識與方向至關重要。等他們長大,總有一部分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去追求更高的知識殿堂,這本身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只要「我是中國人,我熱愛我的祖國」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信仰,那麼,總有一天,我們的高精尖人才也會遍布世界,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個方式,為祖國的發展做着齊心協力的努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