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毛主席健康狀況開始急劇惡化,就在他身處彌留之際,女兒李敏趕到了父親的身邊。此時的毛主席已經無法講話,但他的神智依舊處於清醒狀態,面對自己的女兒,毛主席伸手做出了一個手勢。
李敏想了很長時間才反應過來,毛主席的手勢代表的意思大概是桂圓,而他的前任妻子賀子珍,小名就叫桂圓。只可惜,這位陪伴毛主席走過最艱難的時刻的革命戰友,此時根本無法出現在主席的身邊。
一直到毛主席去世,賀子珍始終沒有能趕到北京,直到三年之後,她才帶着女兒女婿一起來到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遺容。在毛主席離世之前,賀子珍為何無法來京?
毛主席離世的噩耗傳來之前,賀子珍原本脆弱的健康狀況就已經迅速惡化,甚至到最後偏癱,失去了行動能力。為了治病,幾經輾轉之後,住進了上海華東醫院。
就在此時,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傳到了賀子珍的耳中,在得知噩耗之後,賀子珍第一時間保持了極大的剋制,然而與此同時,她又連續兩天兩夜沒有合眼。
據賀子珍的侄女賀小平回憶稱,當時,所有人都擔心賀子珍會因此出現重大的健康問題。早在她從莫斯科回國之後,雖然已經離婚,但毛主席對她依舊是給予了很多關懷。
而賀子珍經常會一個人對着主席的肖像發獃,這種情緒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反而越積越多。終於在1976年達到了峰值。
最要緊的是,這直接導致了賀子珍身體健康狀況的全面惡化。一直到了1979年,她的身體狀況出現好轉,才終於在女兒李敏和女婿的陪同下,有能力來到北京。
1979年的北京,形勢已經出現了根本性好轉,賀子珍總算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她來北京的唯一目的,就是瞻仰緬懷與她一起走過革命歲月的毛主席。
無論生前還是逝後,毛主席都是賀子珍的精神支柱,當李敏夫婦陪同她來到紀念堂前,她獻上了早已經準備好的一個花圈,花圈的緞帶上寫着這樣兩行字:「永遠繼承您的遺志,戰友賀子珍率女兒李敏、女婿孔令華敬獻」。
在主席遺容之前,賀子珍淚流滿面,久久不願離去。
1979年之前,賀子珍從來沒有去過首都北京,在最艱苦的年代,她是井岡山的女英雄,她的全家人都參加了革命。
井岡山的賀氏三兄妹,更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中立下了赫赫功勛,早已經被載入史冊。不僅如此,在革命初期,賀子珍的父母,都因為革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是共和國的英雄。
憑藉賀子珍和她的家族為革命立下的功勛,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從建國初期,毛主席就曾提出過想要把賀子珍接來北京的想法。而且也和岸英多次商量過,後者也認為,「應該儘早接賀子珍媽媽到北京生活」。
這件事情原本交給了賀子珍的妹妹賀怡具體辦理。然而,就在賀怡將賀子珍送到了天津,打算轉接到北京的時候,遇到了康生的阻撓。康生派人傳話稱,假如賀子珍被送到北京,就會開除賀怡的黨籍。
這件事情對於賀怡而言可謂是非同小可。她原本是烈士毛澤覃的夫人,在革命最困難的時期曾經被反動派抓進了監獄,經歷了很多磨難,最終重新回歸組織。
然而,因為曾被捕,在歷次審查的時候,經常有個別有心之人會翻出賀怡被捕的歷史,對她大肆抨擊。在這種情況下,賀怡不得不謹慎行事。接姐姐賀子珍進京的事情,就在各種阻撓之下,最終無疾而終。
對於賀子珍本人而言,她的處境同樣非常艱難。特殊時期,賀子珍曾長期被迫害。很多人不知道,當時的賀子珍是參加秋收起義唯一健在的紅軍女戰士,所以在1979年,賀子珍被補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然而,在審查檔案的時候竟然發現,就是這樣一個為革命立下功勛的紅軍女戰士,竟然是沒有任何身份檔案的黑人。很明顯,有人企圖將賀子珍從中國革命史中徹底抹去,用心之險惡,讓人不寒而慄。
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賀子珍和毛主席在延安分別後,雖然兩個人已經離婚,但是,毛主席一直關心着她。
1939年,周恩來攜夫人鄧穎超赴蘇聯治療時,毛主席曾托周恩來給賀子珍帶去了一封書信,還有一箱書籍,囑咐她「我一切都好,希望你好好學習,政治上進步,以後我們就是同志了」。
兩個人再度見面之時,已經是1950年,地點是廬山。這次會面當時沒有公開,一別經年,想必兩人的內心也是百感交集。
之前已經提到,當時,毛主席打算讓賀子珍赴北京生活療養,只不過因為遭到了阻撓最終未能成行。到了六七十年代,賀子珍雖遠離北京,依舊是備受打擊,一直到四人幫倒台處境才開始好轉。
從1979年之後,賀子珍的身體狀況再度開始日趨下滑,在組織的關懷之下,她住進了上海301醫院。當時,不少老領導和賀子珍的戰友都曾到醫院看望過她。
1984年4月19日,賀子珍因病去世。在遺體火化當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八寶山公墓送別,而在在火化完成之後才發現,她的骨灰中還留存着戰爭年代在槍林彈雨中留下的彈片。
最終,經過黨組織決定,賀子珍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公墓一號。作為開國領袖曾經的革命戰友,賀子珍與毛主席經歷了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她見證了共和國的歷史,無論再過多少年,歷史都無法遺忘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