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唯一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2022年10月13日04:56:18 歷史 1898

有人說大明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因為在這短短其276年的王朝時期,沒有和親,沒有賠款,沒有割地,沒有納貢。即使在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時,明朝百官也從沒想過割地和親,被俘的明英宗也沒有投降。相比於唐朝宋朝元朝清朝,大明王朝真的可以說最有骨氣。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最有骨氣的大明王朝,卻出了一件又一件稀奇古怪的事,而且這些事情還是出在皇帝身上,就比如本文要說的這位的皇帝,死後居然沒有被葬在皇家陵園十三陵,被以親王禮葬在了北京西山。按理說出生皇家,然後死前又是九五之尊的皇帝,為啥死後沒有葬在皇家陵園呢?

景泰帝本名朱祁鈺,是大明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史稱明景帝,是大明王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

父貴母貧

景泰帝的父親是大明王朝大名鼎鼎的宣德帝朱瞻基,是一位文治武治都十分厲害的皇帝,在位期間,積極整頓明朝邊備和防務問題。治理朝政問題上,改革弊端,減租降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他還廣開言路,善於納諫,任用賢臣,使得明朝在歷經多重戰爭和內亂後,國力迅速恢復,與其父親明仁宗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

而景泰帝的母親出生卻沒有那麼顯貴了。

明朝那些事:唯一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聞

景泰帝朱祁鈺

景泰帝的母親吳氏,原本是漢王朱高煦王府里的侍女,與景泰帝的親生父親本就毫無關係,但是,公元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鎮壓,兵敗被俘。迫於親情及政治因素,明宣宗最初並沒有將朱高煦明正典刑,而是將其及其所屬家屬、侍女等一併帶回京城,然後下旨將其及其子女貶為庶人,但其一同起兵造反的逆當等全數伏誅。那些王府里隨同的侍女等就安排入宮,做了宮女,好巧不巧,在回京的路上,明宣宗色迷心竅看上並臨幸了比自己還大兩歲的吳氏,就這樣,一個罪奴身份的吳氏懷上了明宣宗的孩子。

公元1428年,吳氏生下了朱祁鈺,明宣宗知道後,進封吳氏為賢妃,這吳氏也一遭飛上枝頭,也徹底擺脫了罪奴的身份,成為了皇帝的嬪妃。

哥哥被抓,被迫營業當了皇帝

要說景泰帝的出生不好是其死後不能進十三陵的原因,還不如說是因為他當了皇帝。

公元1449年,當時的皇帝明英宗聽信太監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討伐瓦剌,同時安排朱祁鈺留守京城監國。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一時間大明王朝內部混亂,人人自危。為了穩定朝局,公元1449年,身為監國的朱祁鈺被當時的孫太后以及于謙等一干大臣擁立為帝,改元景泰,立遠在瓦剌被俘的明英宗為太上皇,就這樣,朱祁鈺被迫登上皇位,是為大明王朝的景泰帝。

朱祁鈺坐上皇位後,為了穩定朝局,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蠱惑明英宗御駕親征的逆臣、太監王振等黨羽。同時,重用于謙、王文等人,組織京城保衛戰,整頓內部,穩定軍心,終於在登基當年擊退了瓦剌大軍,取得了勝利。

明朝那些事:唯一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聞

鄧家佳飾演章皇后

瓦剌見已經無法再對明朝構成威脅,尤其是明朝前任皇帝朱祁鎮的存在對景泰帝的主戰態度沒有絲毫影響,於是果斷放棄進攻退守邊境,並且派出求和使臣,想借求和之際,換取更多利益。但是,此時明朝內部聲勢正旺、滿是讚譽的景泰帝卻認為英宗回來,肯定會影響到皇位,如今景泰帝大權在握,對英宗回歸的事情也是極為不滿。

哥哥複位,賜惡謚,不入宗廟

後來朱祁鈺還是將哥哥英宗迎回大明,隨即便軟禁了英宗。但是英宗在軟禁期間,積極與一些親信大臣聯絡,為以後複位做準備。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突然病重,加上當時皇儲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朝廷內部議論紛紛,就在這時,籌備多年的英宗朱祁鎮突然發動政變,大臣石亨徐有貞按照事先計劃,在得到張太后懿旨後,領軍打開長安門,迎英宗朱祁鎮重登地位,史稱「奪門之變」。

英宗朱祁鎮複位後,立即逮捕了擁立景泰帝的于謙、王文等一大批大臣、太監。然後又將景泰帝廢除,改為郕王,軟禁在永安宮內。那些被逮捕的大臣、太監們紛紛被英宗朱祁鎮以謀逆之罪全數處死,事隔一個月後,景泰帝朱祁鈺不明原因死去,大明景泰朝至此結束。

明朝那些事:唯一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聞

吳越飾張皇后

景泰帝死後,英宗朱祁鎮為泄恨,廢其帝號,賜了一個繼位兇惡的謚號—「戾」,史稱「郕戾王」,而此謚號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不得善終之意,可想當時英宗對其之恨有多深。景泰帝被賜惡謚後,英宗下旨按親王禮制將景泰帝葬在北京西山,不入宗廟,不立廟號。

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對於這段歷史的呈現,十分精彩,與歷史記載頗為吻合,劇中飾演朱祁鈺的張藝興,在演藝對景泰帝的恨及隱忍等形象塑造上,拿捏得十分恰到好處,有興趣的可以去欣賞下這部電視劇。

後世子孫感恩,修飾陵寢,恢復帝號

英宗去世後,其長子朱見深繼位,史稱明孝宗,也就是明朝成化帝。

成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75年,在一些大臣的上書建議下,成化帝下詔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並給其定謚號「恭仁康定景泰帝」,並且還下令按皇帝的規格修飾其陵寢,但是仍然沒有設立廟號。

明朝那些事:唯一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景泰帝 - 天天要聞

張藝興飾明英宗朱祁鎮

直到南明弘光帝繼位後,下詔給景泰帝立了廟號:代宗,史稱明代宗,並且為其增加了謚號,與明朝歷代皇帝一樣,立17字謚號。可是,因為景泰帝已經葬在北京西山,當年成化帝也按照帝制修飾了陵寢,使得無法輕易將其陵寢遷移進明朝皇陵十三陵,也就這樣,景泰帝成為了明朝唯一一位沒有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阿古柏建立起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鐵蹄所至,百姓如墜深淵,田園荒蕪,哀鴻遍野。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英國殖民者,也在幕後蠢蠢欲動,暗中支持阿古柏,幻想着在中亞腹地插上米字旗,分一杯羹。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 天天要聞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作者:靈犀一墨在歷史的長河裡,無數的先輩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講述了一段段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別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但是他們的輝煌和璀璨,卻無法留給自己的子女,甚至帶給後代的是無盡的悲傷和苦難。今天我要給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開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戰的烽煙里,山西曾有支「隱形王牌軍」——走出82位開國將軍,卻在歷史書頁中悄然沉睡。論戰功,它從2000人的青年總隊發展成15萬鐵血勁旅,論傳奇,它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借殼上市」,把晉綏軍的軀殼變成共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 天天要聞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2022年秋,瑞典南部的林雪平市郊外,一支隸屬政府考古團隊的研究人員在採石場勘探時,意外發現了一座距今1100餘年的維京時代石棺。這座孤懸于山丘頂端的墓葬,以獨特的環形石陣和石砌墓穴結構,成為北歐考古史上的罕見發現。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 天天要聞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1949年1月22日凌晨,北平西直門城樓上,311師師長孫英年第三次摸向腰間配槍。城下三十米處,解放軍代表陶鑄的吉普車引擎未熄,車燈直射城門洞。他下車後為何怒斥孫英年?這場持續六小時的城門對峙,將決定千年古都的命運——是玉石俱焚,還是完整交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從一條3分多鐘的視頻《邯鄲,得勁兒》開始,邯鄲這座城市,在今年一次次霸榜熱搜。在語言體系里,邯鄲話屬晉語邯新片,同時摻雜了冀魯官話和中原官話。無論山西、河南、山東任何一個省份的人來此,都能從隻言片語中get到一些熟悉的詞彙。這是一座讓「山河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南京藝術學院5月17日發佈訃告: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資料圖)尹悟銘同志於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0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