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常山趙子龍,忠勇無雙,槍法如神。
民間順口溜,戲稱「一呂二趙三典韋」,彷彿趙雲之勇已蓋棺定論。
很多人知其勇武,似乎都是來自於長坂坡之戰。然細品演義,可能會發現,真正體現趙雲巔峰武藝的,恰恰不是長坂坡之戰。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騎救主、所向披靡。然而此戰中,他斬殺的淳于導、夏侯恩等皆非一流猛將,唯一硬仗是對戰張郃,卻因馬落坑內險些喪命。
曹操若不放箭招降,趙雲能否突圍尚存疑問。
如此看來,長坂坡更多是沖陣能力與意志力的體現,而非純粹武力展現。
穰山夜戰:一人破三將的驚天逆轉
建安六年,劉備與曹操對峙穰山。曹操假意退兵,實則親率精銳偷襲劉備後方。關羽、張飛分兵救援,劉備倉皇后撤,卻正中張郃與高覽的伏擊。千鈞一髮之際,趙雲挺槍殺到。
此前穰山初戰,趙雲三十合戰平許褚,已顯鋒芒。而此番夜戰,趙雲竟在人困馬乏之際,硬生生將許褚逼入「力戰」狀態!
更駭人的是,于禁、李典兩將加入圍攻,三人合戰竟攔不住趙雲一桿銀槍。救主心切的趙雲果然恐怖。看似輕描淡寫,實則以一敵三猶佔上風,這等戰力豈是長坂坡可比?
絕境爆發:一夜連斬雙將的逆天戰績
穰山之戰最驚艷處,在於趙雲後續的連環突破。
為救劉備,趙雲突破許褚三人包圍圈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殺高覽。高覽何許人也?河北四庭柱之一,此人身手不遜許褚,官渡之戰陣前曾與許褚交鋒,少說也有幾十回合。然而趙雲馬未停蹄,一夜激戰,槍出如電,竟一合將其刺於馬下!
更令人咋舌的是,張郃隨後追至。體損狀態的趙雲,三十合便讓對手知難而退。須知張郃乃曹營五子良將之一,官渡時敢與張遼鏖戰,巴西之戰更令張飛頭疼。
如此悍將,竟在趙雲槍下越戰越怯。
漢水之戰為何也不是武藝巔峰
漢水之戰,趙雲是滿狀態出戰。彼時的徐晃、張郃圍困黃忠多時,那種情況下,兩人見到昔日的長坂坡英雄,自然心驚膽戰。
最終,兩人不戰而退,也是人之常情。儘管雙拳難敵四手,但是這兩人都惜命型猛將,自然都樂於見勢不妙一走了之。
趙雲此戰,更多是其之前積累的赫赫威名帶來的收益。對手聽到他的名字,就知道不好對付,不想自討沒趣。
遺憾的是,趙雲甚至沒有與兩人接戰,談何巔峰武藝的展現呢?
巔峰之謎:耐力、爆發與心理威懾的完美結合
穰山之戰,趙雲的恐怖之處,不僅在於連戰許褚、高覽、張郃等一流猛將,更在於他展現出的驚人耐力。
從深夜救主到黎明破敵,趙雲馬不停蹄激戰整夜,仍能槍挑高覽、速敗張郃。這般愈戰愈勇的狀態,縱觀三國亦屬罕見。
更關鍵的是心理威懾:經此一役,曹營將領再遇趙雲時,未戰先怯。烏林道張郃三合即走,漢水畔望旗而逃,皆因穰山留下了「不可戰勝」的陰影。
結語
長坂坡成就了趙雲忠勇之名,但早先的穰山之戰方顯其武學真諦。
此戰中,他以疲敝之軀連破曹營四大猛將,殺得敵方「膽裂心寒」。
若論純粹武藝,穰山夜戰槍挑高覽、速敗張郃、突破許褚李典于禁三將的含金量,遠勝長坂坡與漢水之戰。
當然了,如果說穰山是武藝巔峰,漢水「空營計」便是膽略巔峰,而最出名的長坂坡則是忠勇巔峰。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諸位看官,在你看來,趙雲最強時刻究竟在何處?是橫掃千軍的悍勇,是單騎救主的孤忠,還是智勇兼備的謀略?
歡迎在評論區煮酒論英雄,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