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五十年代初,蔣介石為了維持自己在台灣的反動統治,不惜出賣尊嚴,死死抱住了美國的大腿。
為了能讓偽政權在國際社會上苟延殘喘,蔣介石愛妻宋美齡披掛上陣,前往美國展開外交活動。以期能爭取到一絲國際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美援,為蔣家王朝反攻大陸的春秋大夢添磚加瓦。
在宋美齡遠赴美洲大陸與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鬥法期間,已經定居美國的前蔣偽政權的財政一把手,同時也是宋美齡姐夫的孔祥熙,為這位遠道而來的「第一夫人」提供了三千萬美元的活動經費。
這筆錢被宋美齡拿來結交收買美國的各路政要和國會議員,從而借他們的手向杜魯門政府施壓。
當杜魯門得知宋美齡的活動經費是孔祥熙贊助的時候,這位粗聲大氣的政客跳腳大罵:「他們全都是強盜,這群傢伙從我們給蔣介石的援助中大發橫財,他們是中國的國賊,現在居然還移居到我們國家來當寄生蟲。」
隨即,他命令聯邦調查局對孔祥熙的財產來源和數量展開地調查。
那麼孔祥熙究竟在美有多少錢?他又是如何將這些巨額錢款轉移到美國並保存的呢?杜魯門對孔祥熙的調查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呢?
轟動海內外的美債案
孔祥熙1880年出生於山西省太谷縣,祖籍山東曲阜,自稱孔子之後,又自詡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
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後,孔祥熙正式成為蔣介石的連襟,有了這樣一層親戚關係,原本在國民黨內部不那麼突出了他一躍成為了黨內的核心人物。
在當時的國府官場之上,曾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委座之病,唯宋美齡可醫;宋美齡之病,唯有孔祥熙可醫;而孔氏之病則無人可治。」
何為「孔氏之病」?其實就是孔祥熙和他家人的貪腐本領。1942年,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階段。
此時,通貨、物價和軍費,就好比三匹脫韁的野馬,兜着圈子瘋狂地前後追逐,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由於常年戰亂,經濟和工業水平較發達的地區大都落入了日寇之手,導致國民政府入不敷出,物資極度匱乏,國統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蔣介石派人前往美國,和羅斯福政府洽談借款事宜。彼時的美國已經對日宣戰,亟需中國來牽制更多的日軍,以減輕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因此對於蔣介石政府的求援,羅斯福欣然同意,決定向其提供5億美元的借款,幫助中國政府和人民減輕武裝入侵所造成的經濟和財政負擔。
當5億美元借款的消息傳到中國後,國人無不「深感欣慰」,因為這筆貸款幾乎是無條件、無抵押、無限期、無利息的,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為此,全國各地的金融專家在重慶舉行座談會,討論如何妥善使用這筆借款,經過數日的探討後,這群專家給出了一個極其嚴謹的方案。
具體為:發行金融公債;推廣外幣存款;恢復無限制買賣外匯;同時引入美元,用外匯搶購淪陷區的物資,併購買軍工和民用生產設備,做好戰時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國人希望政府能有效使用這筆錢,不能以為有錢萬事靈,從而鋪張浪費。
然而遺憾的是,國人的期許在蔣介石等人的眼中成為了妄談國事,金融專家的計劃被居於廟堂的高官們視為廢紙一張。
最後,蔣介石將援助款的使用全權交給了孔祥熙,而撈得肥差的他立刻走馬上任,啟動了自己的貪污計劃。
在孔祥熙的統籌下,五億美元的捐助款被分為了數個部分,其中只有兩千五百萬美元被用來購買戰時物資,其餘的借款全部用來發行債券和購買黃金。
其實無論是購買黃金還是發行債券,都對當下的抗日大局沒有絲毫用處,但這兩樣東西是國民黨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也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資本膨脹的主要途徑。
據記載,僅在1927年-1937年十年間,國民政府就已經發行了數十種公債,總計金額達到了驚人的26億元,這些公債大多以5折發行,由銀行承銷,給銀行帶來了極高的利潤。
而當時的國內銀行,大都是宋子文和孔祥熙控制的私人銀行,公債發行愈多,官僚資本膨脹也就越快,百姓手裡的紙幣愈發不值錢,處境自然會更加艱難,對國民政府的信任程度自然也隨之降低。
當百姓得知孔祥熙要拿救命的援助款去發行公債之時,不滿情緒爆發,可對此孔祥熙卻置若罔聞,只管撈錢!
1942年3月26日,孔祥熙下令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開辦「美金節約建國儲蓄券」1億美元,按法幣100元折換5美元的比率,由儲戶以法幣購買,面額分定期一年、二年、三年,每6個月複利一次。
4月,美金儲蓄券在全國各地發行,經過幾年戰爭的普通老百姓,維持溫飽就已經非易事,再加上前幾次認購公債已經耗盡財力,所以再也無力購買所謂的儲蓄券。
最終,這些儲蓄券大都落在了達官貴人的手裡,孔祥熙和他的下屬甚至直接將沒有出售的債券據為己有,據不完全統計,將近一億美元的債券落進了孔祥熙的荷包。
但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紙終究包不住火。由於孔祥熙的肆意妄為,他貪腐援助款的消息很快就捅到了華盛頓,羅斯福獲悉此事後,當即致電蔣介石,要求他撤掉這個聲譽不佳的財政部長。
由於當時國民政府對美國甚是依賴,幾乎已經到了言聽計從的程度,因此礙於羅斯福的威勢,蔣介石不得以只能照辦!於是1944年11月,孔祥熙宣布辭去財政部長的職務。
孔祥熙雖然不再擔任財政部長,但這種處罰怎麼看都是他以退為進,自罰兩杯的權宜之計。在他看來,只要蔣介石不倒台,自己的復出指日可待!
但是,孔祥熙的復出之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因為半道殺出了個程咬金,而這個「程咬金」不是別人,正是有着「傅大炮」之稱的歷史學家傅斯年。
傅斯年雖然是一介文人,但他疾惡如仇,是孔祥熙的死對頭。抗戰勝利前夕,有兩位在國庫局工作的年輕人找到了傅斯年,他們聲稱掌握了孔祥熙貪腐的證據,希望傅斯年能夠出面,在即將召開的國民參政會上一舉將這個大老虎給打下來。
於是1945年7月20日下午5時,在國民參政會舉行的閉幕式上,得到證據的傅斯年向孔祥熙發出了猛烈的「炮彈」。
他向會議主席團提交了一份書面報告,由副秘書長雷震在會上宣讀,這封報告如鋒利的刀刃一般,撕碎了孔祥熙的偽善面紗。
傅斯年的書面報告使得全場群情激憤,嚴懲孔祥熙之聲不絕於耳。
可即便此時的孔祥熙已經聲名狼藉,海內外人人喊打,但蔣介石還想護孔。參政會閉幕之後,他專門宴請傅斯年。席間蔣介石藉著酒意,問傅斯年對他是否信任。
對於這個問題,傅斯年不置可否。隨之蔣介石則說道:「傅先生既然信任我,那麼就應該信任我所用的人。」
沒想到,這一句話直接點燃了傅斯年的火藥桶,他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回復道:「委員長我是信任的,至於說因為信任你就應該信任你所任用的人,砍掉我的腦袋也不能這樣說。」
話講到這個地步,蔣介石再怎麼開脫也無濟於事了。於是只能讓孔祥熙辭去所有實權性質的公職,而對他的懲罰也只是停留在訓誡層面而已。
一樁鯨吞國家財產的腐敗大案,首犯居然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離開政府崗位的孔祥熙,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繼續幹着投機倒把的勾當。
國共內戰期間,他的兒子孔令侃在上海開設的揚子公司倒賣美元、汽車、鋼材,哄抬生活用品和糧食價格,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可謂是無惡不作。
1948年蔣經國奉命前往上海打虎,追查孔家一案。但身為第一夫人的宋美齡極力庇護這位外甥。
而迫於夫人的壓力,蔣介石直接撤掉揚子公司一案,蔣經國的打虎行動也無疾而終,國民黨最後一次挽回民心的行動就此破產。
巧掩家底 國賊善終
就在蔣經國打虎行動後不久,孔祥熙帶着大量的美元和黃金移居美國,在當地投資房地產,以雄厚的本金賺了個盆滿缽滿。
除此之外,他還「心系」敗逃台灣的連襟蔣介石,在宋美齡出訪美國期間,孔祥熙的美元幫了她大忙,收買了很多議員及政要,讓他們在國會上幫蔣介石政府說話,向杜魯門政府施壓,賺更多的「爛錢」。
杜魯門對蔣介石政府極其不滿,在得知孔祥熙和宋美齡在美國搞政治投機行為時,杜魯門極其憤怒,命令情報部門對孔祥熙的財產來源展開調查。
很快,聯邦調查局就將一份報告遞交給了白宮:在1943年,孔祥熙夫人宋靄齡在美國的存款就已經達到了8000萬美元,要知道這還只是十年前的數字,近年來孔祥熙在美國各地搞投資,財產應該遠超這個數字。
而根據知情人士提供的相關數據,孔祥熙在美國的財產總額應該突破了十億美元。
在那個年代,十億美元足夠武裝一支馳騁沙場的超級部隊,不知道美國有多少援助款落到了他的口袋裡。
看到報告後的杜魯門氣的七竅生煙,巴不得將孔祥熙生吞活剝。但或許是憤怒沖昏了他的頭腦,如此秘密的事情,竟被杜魯門拿到了檯面上!
其實孔祥熙移居美國後,向來政治嗅覺敏感的他擔心有人會對他秋後算賬,因此在宋美齡頻繁訪美期間,孔祥熙藉此和多位美國政府高官結成好友。
而這些人在聽到杜魯門對孔祥熙的咒罵後,立刻通風報信,得到消息的孔祥熙頓時警覺起來,於是囑託自己的子女在外要行事低調,同時也展開了保護自己秘密財產的反調查工作。
最終,由於孔祥熙行動及時,杜魯門沒有掌握到他侵吞美國對華援助款的直接證據,而孔祥熙在抗戰時期的貪腐罪行也被他全部推倒了下屬頭上,把自己擇了個乾乾淨淨。
找不到證據的杜魯門沒辦法,只好另闢蹊徑,嘗試逼孔祥熙露出馬腳。他授意美國報刊刊登了一篇披露孔祥熙財產的文章,立刻引起了各方注意。
孔祥熙剛一出門,各路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就湊上來了,面對媒體的詢問,孔祥熙半天講不出一句話,心裏痛罵杜魯門不講武德,讓媒體來參與這趟渾水。
事已至此,孔祥熙明白不能再繼續裝死下去了,天天被媒體騷擾,換誰都要神經衰弱,到最後露出馬腳不就着了杜魯門的道了?
於是孔祥熙決定釜底抽薪,主動出擊。在文章發表後不久的一晚上,孔祥熙在自家府邸亞宴請美國朋友。
席間,孔祥熙找到一位參議員,委託他和美中文化交流協會制定一份財產公示材料,對方欣然答應。不久之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和財政部公布了一個華人在美資產的材料。
在這份材料中,財政部聲稱在美華人的總存款不超過5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存戶也只有100萬美元左右,而且在這些存戶中,基本上都是兩代以上的移民。
毫無疑問,這封材料直接證明了孔祥熙的「清白」。材料公開後,孔祥熙立刻在華爾街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聞發佈會。
在新聞發佈會上,孔祥熙雙手捧着那封證明自己無辜材料,並向在場的所有記者分發了複製件,希望這些有「有正義感」的新聞工作者們,趕緊替自己闢謠。
除此之外,他還將這場新聞發佈會變成了自己訴苦表演,面對記者的長槍短炮,孔祥熙硬生生擠了幾滴眼淚下來。
哭訴道:「我的祖上在中國經營商業,當過山西首富,家產是有一些的。後來我把家產全部投資在發展中國的工商業上,隨着大陸淪陷於共產黨之手,這些財產自然落在了他們手裡。」
講到動情之處時,孔祥熙還拿出隨身攜帶的手帕,裝模作樣地擦了一下眼睛:「如今我只能靠當年為國民政府做事期間攢下的一點積蓄,加上好友的協助,才能在美國艱難地生存下來。」
隨後,他用高舉那份材料,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感謝美國政府還了他一個清白之身。
這場新聞發佈會直接扭轉了孔祥熙的風評,各路媒體競相發表專題報道:「孔博士丟掉大陸財產,來美後生活拮据」,再也沒有人關注孔祥熙的財產問題了,原本的陰霾一掃而空,孔府上下到處充斥着劫後餘生的笑聲。
結語
1967年,國民黨財閥孔祥熙在紐約因心臟病去世,作為民國官僚資本家的代表,孔祥熙利用自己權勢,通過金融和市場操弄,攫取了大量資產,躺在國家機器上肆意吸血,是名副其實的寄生蟲。
他是標準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凡事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視國家民族於不顧,國民黨高層又對其多加包庇,最終民心全失,敗逃台灣,可謂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