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2022年10月09日09:18:06 歷史 1646

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期間,正在戰地採訪的我,炮聲隆隆中趕到一座高山下,月色中仰望巒峰,那面孟良崮坡頂上,石垛的「優待俘虜」四個特大字十分搶眼。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我指着標語正與護衛我戰地採訪的戰士談話,猛聽得有人叫我:「記者同志,記者同志!」我急回身,見一位軍人身挎短槍,離開行進隊伍跑過來,緊握我手說,「想不到在這兒見到你,咱太高興啦!」我一下沒認出:「首長是……」「啊呀!啥首長,咱是王大力呀!」「啊!你是大力同志?我可被你軍人裝束朦住啦!」「不不,」王大力身旁戰士道,「沒蒙記者,他是咱連首長。」

「哦,」我接着問道,「那敢情你們村民兵升主力啦?」「對,」那戰士道,「國民黨反動派重兵鬧來,地主老毒蠍湊乎了好幾十還鄉團回村倒算,咱黃河崖村干民兵來了個黑夜包餃子,漏網的沒幾個,連老毒蠍在內多半見閻王啦!」我連聲稱讚,又問:「你們啥時升主力的?」「一月前。」

王大力道:「啊呀呀,對不起,」他轉身指着滿山溝前移的俘虜:「張靈甫給咱三千,咱得去檢查,執行押送任務。」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我望着他跑去的背影,腦海里浮現着半年前,這位受盡地主老毒蠍殘酷剝削,在土改暴風雨中成長,階級鬥爭中掌握印把的苦人兒!

一, 訪貧問苦

黃河崖地處沂蒙山區南麓,是進出大山的要衝。全村二百多戶,七百來口。全村好房、好地、好山、好水,全被逃在城裡地主楊琪——老毒蠍霸佔,八成貧僱農淪為他的佃戶、長工、牛羊倌,生活在火坑裡。

國民黨反動派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前夕,我隨土改武裝工作隊進駐黃河崖。十名隊員分為五組,我跟方隊長住到戰地相遇的王大力家。山坡半他家那三間蝸牛屋至今還留下印象:

棱石垛屋牆。枯木壓草頂。柴門繩栓綁。檐低人半頭。午後,門前貼牆根,蹲着位看上去有把年紀的老漢吧嗒吧嗒悶頭抽旱煙,他:

戴頂十花九裂遮風帽,穿領千補萬衲禦寒襖,束條半連不斷勒腰絛,着雙色敗面綻山僧鞋。方隊長近前叫道:「大爺,你……」他霍地立起:「啥啥?咱咋配?」「啊阿?」隊長不好意思道:「原來是兄弟。」「咱窮得叮噹響,也不配。」

「哪裡話,」隊長緊握住他手,「鬧革命才參加了八路軍,咱也曾是褲子着不上的地主家小羊倌呀。」大力激動地拉住隊長和我進內坐,說:「木凳該不起,委屈兄弟坐石礅啦!」

坐下後拉了好久,大力那口子在一旁小方桌上擱了疊糠煎餅,一盆煮辣椒,一缽「玻璃糊」,大力想叫我們吃,嘴擺動又張不開口。

隊長明白他的心,起身道:「兄弟你全家用吧,我們那兒備了。」我跟隊長出來,走到村外問道:「隊長,你說……」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隊長忙擺手:「你不見,桌上幾張糠煎餅,我們吃了,他家三口子咋夠?」「嗯嗯,」我應道,「只怕大力以為我倆嫌孬吶。」「有可能,以後會說清的。」

隊長問我:「跟大力談說中,拉到土改他不答茬兒,為啥?」我說:「我們不是了解到,老毒蠍在城裡通過狗腿放下話,哪個窮小子跟八路鬧土改,就領大軍來砍誰的頭,我猜測他有疑慮。」隊長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得搬掉他思想上這塊疙瘩石。」

夜裡,我們睡在大力灶間草窩裡。肚子餓得唱大戲,翻來覆去難入睡,迷糊了不久天亮了。大力帶了7歲的兒子,拿了砍刀,背上大筐,卷了擱在牆邊石礅上的糠煎餅,邊吃邊上後山砍柴火。隊長捅捅我,我急忙爬起,一同着好衣,因昨日啥也沒進肚,餓得不行,迭不得跟大力媳婦招呼,也在那一人卷了兩張糠煎餅,邊吃邊追上後山。

大力見我們追來,吼道:「風大天冷你們來幹啥?」隊長道: 「兄弟父子着得比我們少,倒不害凍?」「不同,」大力說,「咱跟咱小子鬧慣了,沒事,可……」隊長說:「走吧!數九冬天,破衣爛鞋,雪裡冰里,給地主整這鬧那……」「好好,」大力說,「你行你行。」接着指着前面滿坡荊叢:「咱砍,你倆跟咱小的搬了裝筐。」他脫下千補萬衲禦寒襖,揮起砍刀,一叢叢荊叢倒下。

不多會,他滿頭冒熱氣,拿下十花九裂遮風帽,反扇起風來。我倆同他小的把大筐裝得像小山包。沒裝下的,我倆解下綁腿,整個兩大捆。

太陽偏西了,大力背了大筐前走,我倆各扛一捆跟後。到了門前,大力、隊長看上沒啥,我可累得夠嗆!我撂下柴捆,移着兩條又酸又木的腿,咕碌一下倒在灶間草堆上了。隊長怕大力發覺,第二天不讓我倆上後山幫砍柴,趕來向我打手語,我會意地爬了起來。

第二天更早,隊長聽到動靜,跟我驚跳起來。大力帶他小的已走出老遠啦!因昨夜冷,我倆是合衣睡的,拔腳就追。

大力那口子手拿糠煎餅叫:「同志呀,幫咱整柴火,老餓着肚子咋成?來,帶上吃。」隊長把大力那口子手上糠煎餅全拿過:「嫂子,沒見昨夜石墩上煎餅少了一疊,兩個三隻手餓得着?」嫂子笑不語了。

隊長說:「咱倆吃的暫時賒着,以後一起算。」「瞧同志說的,替咱出力用還?」嫂子的聲音,還在耳邊響,我倆已去了很遠。

大力對我倆動情地說:「同志呀,大力今兒摸黑上後山,想撇開你們,可又跟來了,大力心裏過意不去呀!」隊長道:「兄弟,一家人咋說兩話呀?」我想着,看來通過勞動,我們跟大力感情上融合一起了。這次比上次整得快,柴火弄得差不多,午後就回來了。

我今兒比昨日好多了,腿不咋酸痛發木了,跟隊長去各組兜了圈回來,嗬!小方桌上放滿了:一瓦盆紅面肉圓子(搗碎的肉骨頭和高梁面子做成的),一撇子豆面子蒸山芋藤(山芋收鋤前,乘青將藤先割回,切碎晒乾,收裝大筐里,冬春充口糧),我見了有幾分眼饞,不覺累了。

隊長客套一番,拉我一齊就坐啦!大力舉着筷子,連叫我倆吃。隊長說,「兄弟呀,說一家子的,你家日子緊巴,咋可……」大力說: 「咱的隊長呀,這些是啥?都是不上檯面的。」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可我饞提前動筷啦,好大紅肉圓個挾進嘴裏,嚼了幾下,「哎呀」,幾乎叫出聲來,咽又難,只得囫圇吞下了,大力見我不伸筷了,又夾了三四隻到我碗里,我推不掉,又只得囫圇吞下啦。

豆面(很少)蒸山芋藤,嘗了一下倒還行,連吃了三大碗。大力道:「行,記者同志整成咱的肚皮啦。」這使我想到,要和貧佃農感情上融合,不但要過好勞動關,還要過好生活關,才能報道好土改。

入夜,大力抽着老旱煙來到灶間,我們已躺下,忙爬起,大力一把按下道: 「別別,咱來跟同志閑嗑的。」他草鋪邊坐下:「隊長呀,怨咱了吧?幾次跟咱談到土改,咱總沒答理,可心裏咋不想有自己的地呀!」「知道知道,」隊長說,「兄弟這裡(指頭)……」「對對,」大力說:「隊長看得准,咱跟你抖心底啦,咱這裡(指心)鬧着……」隊長說:「老毒蠍城裡放來話,誰跟八路鬧土改,就領那邊來的大軍砍誰的頭」。

「對對,」大力說,「窮哥兒怕,咱也那個呀。」隊長說:「兄弟想過不?這正是老毒蠍希望的。兄弟不是不知道,紅色沂蒙山日本鬼子當年啃折牙,裡邊的八路軍越戰越壯大。」大力連點頭:「沒錯沒錯。」 「當然,」隊長說,「天要滾來烏雲,咱們搞了土改,老毒蠍會鬧還鄉團狗仗人勢回來倒算,可他有多少人?咱們有多少人?咱們超過他幾十倍的窮兄弟團結起來,有紅色沂蒙山撐着,鬥起來誰的頭落地?」

大力站起道:「隊長,你說的使咱心開竅哇!你們甭走啦,扎在咱黃河崖!」隊長說:「兄弟,咱們是要紮下,土改種播下,開花結果,跟咱們幾個扎在這強不可比!」「同志,大力聽了新鮮哪!」他貼隊長躺下,「說吧說吧」。

二,血淚控訴

經過十天訪貧問苦,紮根串連,從各組彙報情況看,隊會議認為:貧佃農發動起來了,對工作隊像王大力那樣掏心吐肺了,都渴望有自己的地,奪回老毒蠍霸去的命根兒,不嚇變天了。

工作隊會議第二天,決定開控訴老毒蠍罪行大會。通知一下,扛鋤頭的,肩鐵鈀的,荷棍棒的,都早早地擠滿會場。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會場四周牆上樹桿上貼着大標語:「跟共產黨走,鐵心鬧土改!」「咱們農會掌印坐天下!」「清算老毒蠍欠咱祖輩血淚債!」第一個上台控訴的就是王大力,他淚下如雨呼喊:「爹啊!你死得慘啊,娘啊,你領小妹外鄉乞討十多年音信絕,還活在人世吧?爹啊!你英靈地下聽兒伸沉冤啊!娘啊!小妹啊!今兒咱要掀翻壓得咱死的死、逃的逃的封建大石山,算回老毒蠍坑害咱兩輩血海賬啊!」

接着他數落開:他爹租種了老毒蠍50塊崗子地,每塊都夾在石縫間,大的跟他那屋座基大不了多點,小的比不上碾子盤。老毒蠍強作十畝地,規定每畝年交五斗谷,總共五擔谷。好年景還湊和,落個擔二八斗對上糠菜度日月。可十多年前,老天瞎了眼,鬧了大旱災,顆粒無收,拿啥交租谷。他爹看全家餓得死里煎熬,壓着性兒去求老毒蠍,要求寬限繳租谷,再借二斗度命糧。

老毒蠍陰笑應承着,叫管家主立了借據,他爹摁了手印,背回谷。不認字的他爹有幾分寬心,可請人一看借據,天哪!他爹猶如五雷轟頂,錯死過去,原來借據上寫的借了一擔二斗谷,每年結算,還不上利滾利。借的一擔二斗谷到年二還三。

待他爹蘇醒後,大口吐血,「老毒蠍!你坑殺咱全家啦!」不幾日過世了。他娘捧着一對兒女哭得死去活來。待他爹下土後,他娘留下二斗谷,背他小妹外鄉去乞討,他被老毒蠍整去當長工還租谷,連當了5年牛馬,還沒還清。

大力說:「鄉親們,咱真糊塗啊!前陣還嚇天變吶。八路領咱鬧革命,伸大冤,刨窮根,分田地,坐天下,大家抱成團,對付只把老毒蠍,鬧不過?像咱爹,唉,冤讎沒處發,只有死啊!咱娘,咱小妹……」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大力聲哽咽,李老二奔上台接住說:「大侄啊!你把老漢心頭結解開啊!」這位六十開外下中農,工作隊進村後掠眼就避開。窮兄弟蹲在向陽牆根抽老旱煙談論土改,跟老毒蠍清算剝削賬,他指指頭:「當心!」急步走去。

這時他問自己:「咱那不是當了老毒蠍嘴巴?渾,渾,咱李老二渾!咱要像大侄,跟八路鬧土改,不能任老毒蠍再騎在頭上拉屎撒尿,往死里整!」他說,他家祖上留下三畝平展地,旱了能灌溉(山上有道泉水流經地頭),澇了能自排,平常年景每畝可年收三擔谷;加上租種老毒蠍二畝孬地,交了租谷落擔把。一家八口子,青黃不接對付些糠菜,日子還過得去。哪知大禍臨頭,一天老毒蠍的兩條狗腿子,扛着白布裹着一隻死貓,放到李老二床上,翻出他家好被蓋上。

李老二阻擋問情由,狗腿子不由分說揪住打,喝罵:「還敢張嘴?老爹吩咐,這貓比你命金貴,你打死得命來抵。」那時,李老二被打得癱在地上,全家哭得跪下求狗腿子別再打。

狗腿子說,饒一死,行,可老不死得舉喪,當自己家祖去世一樣安葬;他那三畝好地歸狗腿子主子,算作死貓身價抵償。狗腿子身上掏出字據,揪住昏迷李老二摁了手印。

在李老二昏迷的幾天里,狗腿子強進他家,要家人把死貓移到正屋,點油燈,供飯菜,披麻戴孝守靈。又強迫做了棺材,大斂,下葬,請和尚誦經超度。李老二蘇醒後,想想地沒了,家毀了,打後咋活呀,不如死,可又不甘,多年也不敢吐。

工作隊來了不摸底,上了老毒蠍城裡放來話的當,說:「咱心裏怕還當老毒蠍嘴巴。」他哭叫:「老毒蠍!用只死貓栽害咱,奪去咱的地,差點奪去咱的命啊!咱還怕個啥?挖掉老毒蠍這窮禍根,迎土神爺回家,掌大印做主人才是咱們翻身陽光道,咱跟住大侄上!」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好!老小弟,咱70,長你快十歲,鬧土改,過上人日子,不拉你後!」租種老毒蠍六畝崗子地的周大爺第三個上台控訴。

他滿面老淚說,那年大旱災,他兒子兒媳管老毒蠍咋催租谷,硬藏下幾斗谷讓他爹和十五歲女兒度饑荒。常是呀,他和孫女兒總是吃谷面和糠菜,他兒子兒媳背里吞深山整回的野菜和樹皮,沒幾日,人浮腫,頭鼓綳得像大玻璃球,皮開裂流黃水,折磨得不成人形,死了。

周大爺手抓心窩,痛苦哭喊:「咱過去認為是自己命註定啊,哪是啊,是老毒蠍榨乾咱血汗,奪去咱兒子兒媳命的啊!」他說,他兒子兒媳死後不幾日,老毒蠍支狗腿子上門攤開閻王簿,說還欠他十擔租谷得馬上交,周大爺火怒啦:「東家鬧得咱人沒了,家毀了,要租谷沒,要老命有半條!」狗腿子反笑說:「老爺吩咐,只要你孫女給老爺做他的人,欠下租谷全抹掉,還供你吃香喝辣的。」他氣衝心,撲通摔倒。

狗腿子扔下一包衣:「明日接人。」眼也不抬走了。孫女從裡屋奔出,抱住爺大哭:「爺爺!爺爺!你不能去呀!遺下孫女下火坑啊!」好心親鄰搶步來,見了無不掉淚,有的拉住他孫女,有的給周大爺抹胸灌水。他睜開眼哭不欲生:「讓咱去吧。」親鄰勸慰,可他孫女咋辦?都一時拿不出主意。

周小二說,他在山後采野菜剝樹皮,看到雲峰嶺上有屋啥的,把小妹藏那裡咋樣?親鄰們都說「成。」周大爺也點了頭。

熬到天黑,親鄰幫着整的衣被、煎餅、水瓢啥的,由周小二背着,孫女哭別爺爺,跟周小二消失在夜幕中。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日上三竿,老毒蠍狗腿子領了小轎來。周大爺門裡沖向狗腿子哭揪住:「還咱孫女!還咱孫女!」狗腿子愣了愣,馬上又豎起眼珠:「老不死的,跟咱耍招兒。」猛推開,進屋搶人。翻遍三間破草棚,哪有人影兒。

狗腿子竄出,揪住周大爺吼:「快交人!」周大爺甩脫身,撈起根大木棍砸向狗腿子:「喪盡天良的,咱問你們咧!不還咱孫女咱豁上,你們也別想活!」

周大爺大木棍照狗腿子腦門砸下,狗腿子慌忙閃讓,閃讓幾下反撲過來,奔來的親鄰猛呼喝,狗腿子見占不到便宜,領小轎跑了。

周大爺說,他受盡老毒蠍狗腿子折磨,心頭肉終沒被割去。他孫女在山屋過了春又是秋,牽掛得慌呀!他拼着枯骨獨自爬上雲峰嶺,見到孫女不成人形,摟住哭。

第二次又去探望,找遍雲嶺不見了,腦門五雷轟,倒在雲峰嶺。周小二適巧趕來,拉起他:「大爺放心,小妹投奔山裡八路,當了醫護人員。」周大爺說,當時他還怨周小二不早說呢。

周大爺說: 「打後心寬啦!這陣哪,孫女前方找老蔣,爺爺後方鬧土改,推翻大山坐天下,過上好日子啦!」

控訴老毒蠍罪行都叫記者「上賬」。通過控訴會,一樁樁血的事實,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什麼是封建地主剝削,受到極深刻的階級教育。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在訪貧問苦中,一位寒儒送了我他寫的詞,題為《老毒蠍》:

燕口奪泥,

針頭削鐵,

土地爺面刮金屑,無中究有。

鵪鶉嗉里摳豌豆,鷺鷥腿上割精肉,蚊子肚內挖脂油,無處不下毒手。寒儒用元曲無名氏所作改編的這首詞,未提剝削二字,卻把老毒蠍剝削手段揭露得何其深刻,血腥!

三,懲治還鄉團

在和王大力相遇後第五天,我奉命採訪被俘蔣軍七十四師官兵,用他們的感受報道我軍優待俘虜政策,提供新華廣播電台廣播,以瓦解敵軍。

在一個大山村,真巧,我又和王大力相遇,並在他大力幫助下,採訪了他們連看管的蔣軍七十四師20多名官兵。稿子趕寫好發出後,我即請他談上次想問而未得的國民黨反動派攻山東解放區,沂蒙山區陷落敵後,老毒蠍鬧還鄉團反攻倒算,黃河崖村干、民兵保衛土改成果的鬥爭情況,他回溯說,好蠍虎!

當時老毒蠍以為天下又是他的了,前護後擁着帶上20多還鄉團回來,到大院,屁股沒坐穩,支派人全村搜查村、民兵,一個沒有,就把看家的大爺、大娘連打帶踢趕到大院。

老毒蠍火燒眼珠地吼:「你們兒子哪?」周大爺人中站出:「哼!咱兒子、兒媳、孫女誰整的?整哪了?你不知?該你還孤老漢……」

老毒蠍舉槍:「老不死!」寒儒搶步以身護:「東家,管咋是庄鄰,使不得呀。你要的後生咱見了,他們荷槍實彈(指後山)上哪兒啦!大力小子放下話,說老毒蠍,不不,東家敢碰誰一根毛,一寸地,一件物,別想活着……」

老毒蠍氣得臉鐵青:「啊!老爺饒不了臭小子!」寒儒說:「那東家得快!大力拉了上百口子,說是在虎嘴岩候你哪!」老毒蠍槍指寒儒:「閉嘴!」喝叫狗腿子:「把老不死的先關起來!」狗腿子拳腳相加,把大爺、大娘全趕進堂屋。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大爺、大娘相偎一起,接耳低語,心都放不下兒女啊。我問:「這時你們深信了?」「深信了。」大力說。按寒儒叫大爺逃出的情報,他馬上把民兵分做兩隊,從大院後門爬牆進,敢是勁太猛,把三個還鄉團看守卡絕氣。他帶領的一隊,接近大院前門,崗哨見幾條黑影摸來,慌放槍,往裡竄。亂作一團的還鄉團搶封門。

老毒蠍吼叫:「幾個破衣爛槍的窮小子鬧來嚇啥?守住窗口打。」大力指揮民兵幾次沒衝進,反有三人負傷。他指揮民兵槍對準窗口集中射擊,他帶兩人抱着大地雷,爬埋牆根下,拉掉火線猛返回,轟……,連聲巨響,牆倒門塌,硝煙飛騰。還鄉團死的死,傷的傷,老毒蠍跟一貼身狗腿子猛打槍竄出,被民兵擊倒。

聽到這,我問道:「全殲了?」大力道:「20多還鄉團一個沒跑掉。」「打得漂亮!」「全虧工作隊。」「仗是你們打的,血是你們流的,這咋扯得上?」「記者同志,」他緊握我手問,「你想想,不是你們領導鬧土改,掌大印,槍把做主人,咱們階級覺悟能這麼高?能保住『土地爺』?」我說:「功在黨!」「對對!」他說,「咱還要告訴你,咱村70名民兵經上級批准升主力啦!」我表示祝賀。他說,別別,待他們打出沂蒙山,打到天邊,都鬧得跟咱一樣翻身大解放,再祝賀。

翻身農民土改記——戰地記者陳國儒憶沂蒙山邊區解放初期土改軼事 - 天天要聞

陳國儒同志簡介:戰地記者,戰爭年代轉戰於沂蒙山區山東解放區,建國後在上海工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