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鑰匙如果握在一個庸碌之君手中,那將是災難性的,更可怕的是,在庸碌之君的身邊還卧着一個有謀有略的奸臣。」。
在乾隆晚年,要提名最佳奸臣獎,和珅絕對是實至名歸的得主。縱觀和珅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和珅從一個小小的破落滿人貴族,能夠成為身兼清朝十幾重臣職位的清朝第一權臣。
這一切都說明,和珅並不是我們表象中看到的那樣,只知道溜須拍馬的小人,相反,和珅是一個有謀有略有真才實學的可怕人物。
在乾隆晚年,和珅就曾布了一個完美的局,手握兵權,戰功赫赫的浙江巡撫就因為一句話被殺,從這個局當中,我們不禁會有一種小看天下人細思極恐的感覺。也許,每一個奸臣的身上,都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可怕東西。
和珅和阿桂
從和珅成為乾隆寵臣開始,作為乾隆王朝軍方第一人的阿桂就是他唯一視為勁敵的對手。阿桂不但是滿人貴族,而且和和珅不一樣的是。
阿桂畫像
阿桂的身世非常顯赫,是滿人中頂級官二代,其家族在朝廷中關係網非常恐怖。更重要的是,阿桂這個人驍勇善戰,被很多人譽為乾隆朝第一名將。
每一個奸臣都有一種權力的狹隘性格,他們總是想獨享權力的果實,於是,他們總是試圖除掉自己朝廷中的對手,而和珅的對手就是阿桂。
身為一名優秀的奸臣,他的眼光始終是看得到更遠的危險區域的,阿桂之所以能夠穩穩壓自己一頭,除了阿桂本身的戰功和背景外。
福崧畫像
還在於他的麾下有一大批悍將,甚至還一些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這其中,福崧就是阿桂集團中一位核心成員。
和珅的布局
此時時間線已經到了乾隆執政的最後幾年,和珅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他知道下任皇帝一直視自己為禍害清朝的奸臣,如果自己不反擊,不提前布局。
那麼等待自己的只有被殺一種結局,而手握兵權的阿桂就是其中的一個變局,為了削弱阿桂的力量,福崧這個人就必須死。
為了剷除福崧,和珅首先在他身邊安排了一個內應,畢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針對性地下死手。而且和珅做事一直非常謹慎。
混跡官場幾十年的他,他知道,要拿下浙江巡撫福崧這等一等一重臣,再加上他還是阿桂親自推薦的人物,沒有鐵板釘釘的證據,那是很難搞死他的,只要自己這邊有一絲漏洞,阿桂就能讓福崧死裡逃生。
得益於和珅在兩淮地區的情報布局,他很快從內應中得知了一個情報:高達二十二萬兩官銀被兩淮鹽運使柴楨神不知鬼不覺給挪用了。
關鍵的是,福崧在得知事實真相後,還擅自答應這位貪財膽大妄為的下屬,可以過段時間補回來。
突破口
就是從這一份「微小」的情報里,敏銳的和珅似乎就找到了突破口,這是一個將福崧和貪污受賄連接起來的好機會。
然而,素來謹慎的和珅知道,光靠這個是很難搞掉福崧的。於是,他指示下屬繼續深挖下去,他的「奸臣素養」和「官場經驗」告訴他,清朝的官員就沒一個是乾淨的。
他提醒下屬,不惜一切從柴楨這個打開缺口,終於,和珅再一次賭對了,在此人的工作記錄中,「饋福公金一千兩」這句話讓和珅興奮無比,他知道,這句話的福公就是拿下福崧的「殺手鐧」。
事實上,這裡的福指的是乾隆晚年另一個巨貪-福長安。此人和哥哥福康安完全不一樣,哥哥英勇善戰,是大清棟樑之材,此人卻是大清朝數一數二的貪官和二世祖,而且此人還和和珅狼狽為奸。
福長安畫像
憑藉這個工作記錄,和珅成功地將福長安拉上陷害福崧的戰車。福崧雖然戰功赫赫,但哪裡斗得過兩個奸臣的聯手,更何況謹慎的和珅在拿下福崧之前,可是一直不動聲色的,為的就是給予敵人一個絕殺。
絕殺
在和珅準備完全之後,他出手就非常果決了,連續幾個大招,除了指示手下彈劾柴、福二人之外,還將「饋福公金一千兩」中的福直接說成是福崧。
接着從乾隆手中要來了辦案權,和珅進一步指示手下要從貪生怕死的柴楨下手,要使出所有方法,一定要讓柴楨咬死這個「福」是福崧,要讓柴楨公開指認是福崧公然向自己索賄的。
就這樣,和珅拿到了證據,乾隆看到下面的證詞非常震怒,但是乾隆還不能完全相信原本英勇善戰的福崧會腐化得這麼快,再加上乾隆也必須顧忌阿桂的臉面,於是,他還是下旨將福崧押送京城再次提審。
這一變故,福長安這個二世祖頓時慌了。但「鬥爭經驗」非常豐富的和珅怎麼可能沒有應對之策呢?
一方面他偽造了一份福崧不滿朝廷並辱罵乾隆的「台詞」,另一方面他還直接在路上給福崧一杯毒酒,讓福崧根本不可能來到京城翻案。
是奸臣也是能臣
可以說,從「福崧之死」案中,我們的確看到了和珅的可怕,他縝密的布局思維,他的冷靜、果決、洞察力都是頂級的。
和珅能夠走到現在這個高度,的確不僅僅靠的是他會揣摩聖意,更在於他的確是一個有真材實料的人,用一句中肯的話說,和珅是奸臣,也是能臣。
試想一下,乾隆在位期間連續對西南地區用兵,他六次「微服私訪」,這一樁樁大事可都是燒錢的活,然而和珅總是能夠辦得妥妥貼貼。
而且和珅在真實歷史上,歷史給了和珅一個「雖然貪財,但他的才華還是值得認可的。」中肯評價,他的出色理財能力,他的卓越外交能力,他的文學素養,這些都是和珅之所以能夠成為乾隆重臣的原因。
身價8個億的和珅,的確是大清朝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貪官,但是從權謀上說,他的確是一個極其可怕的貪官。
福崧一案中,他能夠從簡單的一句「饋福公金一千兩」找到突破口,這無疑給後人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和珅。
正如後世一些歷史學者所說的一樣,在乾隆皇帝去世的時候,要不是和珅放鬆了警惕,沒有想到嘉慶會在乾隆喪葬期動自己,也許嘉慶和「可怕的和珅」還會有一番精彩的「嘉和之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