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我國踴躍出了大批的愛國人士 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團結一起能團結的力量,一致對外抵抗外敵。
正邪總是同時存在,這段期間,也出現了為了一己私利選擇賣國的無恥之徒。
在動蕩的年代,他們為了享受一刻的安寧,擁有片刻的榮華富貴,不惜犧牲自己同胞的生命。
2003年,一位農村大媽在廢棄的老家院子里,找到了一個黑色匣子,解開了埋藏64年的間諜一案。
01、
馮桂英站在祖父家荒廢已久的院子中,看着長滿野草的地,不由地嘆氣。
她號召國家征地的公告,這次回家主要是為祖父重新挪墓的。
「桂英,你也回來了」
與她說話的是馮桂英祖父家隔壁院子李自力,他們二人是從小的發小。
不用猜,李自立回來和她是一樣的目的。
二人寒敘了一會後,李自立自告奮勇的決定幫馮桂英一同打掃院落。
俗話說的話,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馮桂英和李自立二人很快便將偏房的收拾乾淨了,接下來,就是馮桂英外祖父的屋。
「這是什麼東西,也太沉了吧」
李自立這句話讓馮桂英的好奇心發作,心想,外祖父不會給自己留下什麼寶貝吧?
馮桂英懷揣着激動的心情,像開古董一樣的打開箱子,映入眼帘的並不是什麼金光閃閃的寶貝,而是兩個圓柱體的廢鐵。
馮桂英瞬間就沒了興趣。
「你家有人當過兵嗎?」
馮桂英聽見李自立得有些懵,
「好端端的你為什麼問我這個?」
李自立指着黑匣子里的圓柱體說道,「這是信號彈。」
「部隊的東西?」
馮桂英對於這兩個東西的出現表感到很詫異,主要也沒聽家人誰當過兵呀!
曾當過兩年兵的李自立,斬釘截鐵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馮桂英無意間看見了破舊的梳妝台,腦海里想起了一個人。
外祖母。
馮桂英對外祖母的印象僅限於母親的描述,她從來都沒見過。
聽說外祖母當時很美,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時刻保持優雅,旗袍的剪裁很合身,胭脂水粉一樣都不少,紅色的全包嘴唇是她的標配,就像老上海電影里風情萬種的女郎。
不知她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反正就和白領一樣早出晚歸,忙活的不行。
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將所有人都趕到院子里,自己躲進屋內,鼓弄一個黑色的匣子,同時伴有『滴滴』有規律的響聲。
這些事情都是馮桂英從母親那裡聽來的,據說母親有次把拔窗戶偷看,被外祖母發現後狠狠棒揍了一頓。
並且以極其兇狠的語氣警告她:「什麼都不能說,聽見沒有?」
被嚇到的母親粗除了瘋狂的點頭,一句話也不說不出來。
隨後,便回歸了正常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馮桂英的母親玩耍回家後沒有看見她的外祖母。
每當馮桂英母親向她外祖父問起時,他之後便正常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外祖母早上出門後再也沒有回來,了無音訊。
自從那天,馮桂英的母親就沒有再見過自己的母親,即便是她問起,外祖父並無答覆,只是神情很惆悵的看向村口的牌坊說道:「應該回不來了」
人莫名其妙的消失在戰亂時期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或是被亂強射死,或是被轟炸機炸死。
活着着的人還需要堅強的活下去。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原本很閑的外祖父也開始像外祖母那樣,早出晚歸,神神秘秘的。
那時馮桂英的母親最擔心的就是,突然有一天自己變成孤兒。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1945年,全國得以解放,馮桂英的母親和外祖父過上了和平的生活。
可馮桂英的外祖父,在去世前都不曾將她外祖母從事的工作透露給她母親,就連他自己是幹什麼的都不說。
外祖母到底是幹什麼的?
馮桂英盯着眼前的信號彈,陷入了沉思。
突然,她想到有一樣東西或許能能解開此謎團。
02、
只見,她從床底下翻找到了一個帶鎖的木頭箱子。
將其打開, 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泛黃髮霉的記事本。
馮桂英翻看其中一頁,上面寫的字隱隱約約還可以看得清楚,她開心不已。
這個記事本是當年外祖父臨終前留給母親的,母親因為年紀大之後便被她接到了城裡居住,這些東西便沒有被帶走。
她看着記事本上寫的特殊標記的符號,一頭霧水。
馮桂英太想知道前外祖母的身份了,就連李自立都收拾完旁邊的屋子走了,她還在老房子翻找。
一連幾天,馮桂英都沒有收穫,正當她準備走時,在廚房的原本堆放火柴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布滿銹跡的小鐵盒。
把盒子打開,裏面包裹着時當年的糧票和幾枚大洋。
大洋?
馮桂英聽母親說,當年家中算是村子裏很貧苦的家庭,往上一輩倒也沒有當官、當地主的人,家中怎麼可能會有大洋的存在?
在大洋的低下,有一張用來墊箱底的報紙。
雖然報紙上面的文字有些已經無發辨認,但是馮桂英還是找到了一些關鍵的文字
「特務烏梅…處置」
這僅是一張用來墊東西的廢報紙嗎?報紙中提到的人和自己外祖母有關嗎?
馮桂英充滿了疑惑!
03、
馮桂英辦完外祖父遷墳的事後,帶着自己找到的是有都東西回到了大連老家。
閑暇時間,她就研究的記事本和報紙上的特殊符號,可她連羅馬數字都分不清楚的人,根本就不懂這些。
某一天,馮桂英一家在客廳看戰爭片。
隱藏在敵軍內部的人員,在向外圍戰友們傳遞情報時,都會使用電台通過發送電報。
這不僅讓她聯想到,母親曾對她說過,小的時候經常聽見「滴滴」的聲音。
馮桂英將其二者一對比,越想越覺得合理。
一時間,她內心有點興奮,難道自己的外祖母曾是一名革命戰士。
瞬間,馮桂英對外祖母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敬重感。
可,報紙上的「女特務」有是怎麼會事?
第一時間,馮桂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種種的跡象都表明,馮桂英的外祖母一定不是普通人,可她到底是英雄,還是一個「賣國賊」?
若外祖母是個革命英雄,她自然為其留着英雄的血液而自豪,可她若是壞人,她也將成為漢奸的後代,背負一輩子的污點。
猶豫再三,馮桂英還是決定解開謎底。
唯一能解開此謎底的只有一個辦法,將其所有的東西交給政府。
而這一決定,解開了64年前的秘密,馮桂英的外祖母的身份也被證實。
04、
西安這個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有着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代很多年王朝都將其設為首都,可見此地非同尋常。
戰爭期間,西安曾遭受了敵軍長達幾年的轟炸,共計145次。
這個數字也只是有規模有組織的,日常的小兵小炮都是常有的事。
時至今日,西安還有當年留下的戰爭遺址,時刻提醒的人們銘記歷史,勿忘先人。
每次轟炸後,大街上屍橫遍野,活着的人都在找尋自己受難的親人,痛苦的哀嚎聲響徹天空。
日軍侵略期間,培養了很多有着中國血統的特務,為的就是以中國人身份深入我軍內部,為其傳遞情報。
而攻打西安時,最大特務便是一名代號為「烏梅」的人,經調查此人正是馮桂英的外祖母。
馮桂英的外祖母兒時便被抓入到日本, 從小接受的就是日系的教育。
畢業後,她成為了一名日本情報員。
戰爭爆發後,她為了獲取相對富足的生活,放棄了做人的底線,出賣了自己的國家。
1937年,馮桂英的外祖母被逮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然而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結束時,沒想到那熟悉的電波再次活動。
正當我軍想辦法攔截時,西安再次遭到了轟炸,並且轟炸的位置極為準確,很有目的性。
重要要員居住地,糧草彈藥所放地,都被一一損毀。
但無論我軍如何切換方案,都無法確定發報人的準確位置,只得一次又一次的被接受轟炸。
我軍將其稱為「烏梅二代」。
直到,戰爭結束後,「烏梅二代」都不曾留下一點蛛絲馬跡,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直到這次,馮桂英找到的這份筆記本才解開了「烏梅二代」的真實身份。
是的,他就是馮桂英的外祖父。
馮桂英的外祖母被抓後,「烏梅」這個代號將有她的外祖父擔任繼續完成任務,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
當馮桂英得知這一切後,她的心情無比的悲痛。
作為一個母親,她常對孩子說要銘記歷史,如今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輩們用血肉拼來的。
可現在這樣的局面,她都沒有臉見孩子。
最終,她選擇像孩子隱瞞這段見不得人事實,而她自己每年也都會去烈士陵園掃墓,以償還曾今長輩犯下的罪。
總結
俗話說「天道有輪迴,蒼天放過誰!」
也許馮桂英的外祖母、外祖父覺得隨着他們的離世,這件不堪的事情將會煙消雲散。
可事實就是事實,永遠無法改變。
而他們的後代良心上,正因為他們曾經做的事情而受到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