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英國和美國針對中國香港問題進行了一次秘密的談話。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英國一直在擔心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新中國要將香港收回怎麼辦?最初,英國覺得這是小菜一碟,即便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再,可在他們眼裡,中國是個窮國、弱國,恐怕沒有能力和英國抗衡。
然而,十幾年過去,中國的實力飛速發展,英國開始慌了。
緊張之下,英國居然想出一個餿主意,他們決定要對中國進行核威懾,而且,還把美國也拉進了這個計劃之中。
殖民野心
英國這個計劃相當龐大,他們打算在東南亞海域,修建專門針對中國本土的軍事基地。
如果有一天中國和英國因為香港開戰的話,那英國將不遺餘力的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在這個計劃中,英國打算對中國使用整整48顆原子彈,這可是個驚人的數字。
不過,最後這個計劃為何破產呢?
這個計劃,英國已經思考很久了。1949新中國成立,英國那邊就在擔心香港的歸屬。
毫無疑問,香港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是當年英國人強行奪走的,他們沒有理由繼續霸佔香港。新中國政府的態度也很堅定,不管要用多長的時間,不管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我們都不可能把自己的領土拱手讓給他人。
當時,東西方意識形態對立,英國作為資本主義的老牌國家,對中國這個紅色陣營的國家自然充滿敵視,對香港看得更緊。
自從英國佔領香港以來,他們從這塊土地上挖掘了大量的利益。香港作為一個繁華的貿易港口,英國人每年能在這裡取得上百億的收入。
在英國曾經佔有的眾多殖民地之中,香港為英國換來的真金白銀,絕對能夠排在前幾位。
二戰之後,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國力日漸衰退,殖民地一個接一個的失去,英國人的心態自然也產生了變化。
對於香港,他們要嚴防死守,這是他們手裡為數不多的殖民地,其中還存在如此巨大的利益,他們絕不願意輕易地放手。
所以,英國想盡各種辦法,想要繼續控制香港。
他們首先把主意打到了新中國政府的身上,英國人希望新中國和從前一樣,會繼續放任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掠奪。
但很快,新中國政府就打了英國人的臉,過去的不平等條約在新中國已經完全不算數了,英國也好,美國也罷,沒有人能夠再插手中國的內政。
新中國這樣的態度,更是刺激到了英國人脆弱的神經,他們意識到,要使用非常的手段了。
如果新中國政府不願意妥協的話,那英國人能想到的辦法就是使用武力打擊。
他們最初很有自信,因為那個時候,解放軍的武器還很落後,沒有什麼高科技武器,但英國卻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比不上美國、蘇聯這樣的一流強國,但在硬件上看起來,英國的確超出中國一大截。但當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後,英國人的心情更差了。
挑動戰爭
當時,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毫無疑問是美國,美國如此聲勢浩大地跑到朝鮮和中國打仗,全世界都以為美國會贏。可最後的結果卻是美國被灰溜溜地打回了老家,死傷無數。
作為美國的盟友,戰場上發生的情況,英國是一清二楚的。
他們意識到,中國的軍事硬件雖然弱小,但解放軍的戰鬥水平不容小覷,如果真的硬碰硬的話,連美國都打不過,那英國憑什麼有這個自信呢?
對英國來說,情況可變得太不妙了,他們對於香港的租借權已經沒剩多少年了,如果不想個辦法讓中國低頭的話,那他們的錢袋子可就要沒了。
因為國力的衰退,英國政府已經受到了民眾很多的質疑。如果再丟掉香港,那政府這群官員估計也可以辭職下台了。
不光是英國為此焦慮,整個西方世界也並不願意看到香港被歸還給中國,他們都希望英國能拿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而英國想來想去,便想到了核武器。
在美國和蘇聯相繼研製出原子彈後,英國政府也緊鑼密鼓地投入資金,研究出了屬於自己的原子彈。這是所有大國的共識,手裡沒有核武器,將永遠被人欺負。
英國雖然在走下坡路,但好歹老牌資本主義帝國的餘輝尚在,所以還具備研發原子彈的實力。但本質上而言,原子彈絕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會用作攻擊,只是自保的手段。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原子彈的殺傷力太大了。在實戰過程中,原子彈只被運用過一次,就是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的那兩顆原子彈,那兩顆原子彈造成的慘案震驚了全世界。
雖然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罪人,但是,看到兩顆原子彈造成的巨大傷亡,所有人還是倒吸一口涼氣。
今天被原子彈轟炸的是日本,但明天也有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原子彈不同於其他的任何一種武器,它能夠頃刻之間摧毀一座城市,讓所有人都墜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當初,美國把原子彈造出來之後,就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從此之後,關於核武器的陰雲將永遠籠罩在人們的頭頂。
這是個正確的預判,在美國之後,幾乎所有的大國都開始研製核武器,人們不得不開始相信,如果世界上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那一定就是核戰爭。
但某種程度上,大國都擁有了核武器,也就意味着核武器的威懾在減弱,沒有人敢首先動用核武器,大家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
然而,在面對香港的問題上,英國卻決定打破這個常規。
驚人計劃
畢竟,英國已經很着急了,他們想不出別的辦法來阻止香港回歸,只能採用非常手段。
由於攻擊對象是中國,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會支持英國,而蘇聯有可能出於自保的心態,不會摻和這件事情。
按照英國預設的環境,這次核打擊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英國政府幾乎全票通過了這樣一個荒唐的計劃,於是,英國軍方開始着手實施計劃。
但是,一開始落實,他們就遭遇了一個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英國到中國距離太遠了,原子彈體積太大,運不過去,所以他們只能在亞洲找一個基地。
不過,當時英國手裡還握着一些亞洲的殖民地。所以,他們打算借用馬爾代夫和新加坡的機場來完成這次計劃。
他們在新加坡大規模的擴建了機場,另外他們還在東南亞一帶秘密的建造了一個儲藏原子彈的場所。雖然原子彈還沒有運來,但是英國人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在規劃這個場所的時候,他們認為,這裡至少要能容納50顆原子彈。因為在他們的計劃中,要對中國使用整整48顆原子彈。
事實上,當時英國全國也沒有這麼多顆原子彈,不過,既然是做計劃,總要做得龐大一點。
而且,英國似乎很有信心,認為等中國對英國出手的那一天,他們可以完成這個計劃。
於是,各種建築都修建好了,甚至到1961年的時候,第一枚原子彈也被運了過來,似乎只要英國想做,就能立刻做成這件事。
但其實,英國在這一刻開始搖擺不定,畢竟兩個國家之間還沒有真正打起來,世界還在冷戰,這個時候真的和中國掀起戰爭的話,後果不是英國可以預料的。
而且,當時英國的國際地位日漸降低,甚至開始淪為美國的附庸。
所以,英國不得不從更現實的情況考慮,一個國家可辦不成這麼龐大的計劃,英國決定把美國也拉進來,有了美國這第一強國的支持,英國相信他們的核打擊計劃可以順利完成。
很快,英國和美國就針對這次事件進行了會談。
按說,這麼荒唐的計劃,美國應該考慮考慮,但美國竟然毫不猶豫地拍板同意了。
反正這次計劃主要出錢出力的都是英國,美國只不過充當一個後援,如果英國真的能把中國打擊的一蹶不振,對美國來說好處多多。
美國幾十年來不遺餘力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攪渾水,現在英國主動送上門來,要對中國這個亞洲的大國進行核打擊,美國高興還來不及。於是,美國毫不猶豫地充當了英國的幫凶。
有了美國的支持,英國更加信心滿滿地在東南亞大肆修建軍事基地,但很快麻煩事就來了。
麻煩不斷
進入60年代,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意識也開始覺醒,新加坡等地決心擺脫來自英國的控制。
在這些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英國的大計劃暴露了。直到這個時候,新加坡人民才發現,英國居然在新加坡周圍布置了核武器,這是要幹什麼?
不管英國拿核武器打擊誰,對新加坡來說都沒有絲毫的好處,對整個東南亞也是個威脅。
於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眾東南亞國家紛紛開始抗議。雖然這些國家單打獨鬥戰勝不了英國,但團結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英國政府不得不考慮一下國際輿論。
他們這樣擅自布置核武器的行為,惹惱的不僅是東南亞,還有全世界。
大家都不希望核武器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口,所以必須要英國給個交代,英國頓時變得焦頭爛額。正當英國忙着在東南亞這邊救火的時候,世界的另一頭,古巴又出事了。
古巴產生的麻煩,說起來,英國的盟友美國難辭其咎。
原因是50年代末,美國和蘇聯之間矛盾日益加深,兩國搞起了軍備競賽,互相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布置重型武器。
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置了大量的導彈,隨時有可能打擊到蘇聯的本土。
但蘇聯也不是好惹的,美國在蘇聯家門口布置導彈,蘇聯也跑到了美國的家門口,也就是古巴,同樣布置了導彈。
古巴和美國的距離不過兩百多公里,導彈一飛出去,美國的那些大城市恐怕保不住幾個。
當時,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互不相讓,軍事矛盾一觸即發,這便是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
當然,兩個大國能拿出來的武器絕不僅僅是導彈,只要兩國的領導人下定決心,核武器也隨時有可能飛到全世界的上空。
美國和蘇聯很緊張,但其他的國家更緊張,在大國的爭端中,小國永遠都是犧牲品,如果真的打起核戰爭,誰也別想好過。
那段時間,全世界都籠罩在一片凄風苦雨之中,根本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雖然這次風波有驚無險地過去了,但全世界人民被這兩個大國之間的你爭我奪,嚇得幾乎魂飛魄散,再也不想看到類似的事件發生了,而英國偏偏就撞到了槍口上。
古巴導彈危機尚未平息,英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布置核武器的事情,又在全世界議論得沸沸揚揚,大家的怒火都被點燃了。
許多國家的外交部紛紛致電英國,問英國到底想要幹什麼,難道想讓古巴導彈危機重演嗎?
英國對此不知如何解釋,假如說美國和蘇聯之間只是互相威懾的話,那英國可是實實在在的計劃把核彈打到中國本土的。真要說出實話,英國在全世界面前就更不用做人了。
所以,英國只能含糊其辭,但是越含糊,大家的怒火就燒得越旺。
英國在東南亞只要一動工,立刻就會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只能延後工程,原本計劃運來的武器也統統被擱置,龐大的儲存基地里,最後也只運來了一枚核彈,這和英國最初的計劃大相徑庭。
計劃終止
這個時候,英國也不得不仔細思考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經歷過古巴導彈危機的風波之後,美國也變得束手束腳,他們也在考慮,如果繼續支持英國的恐怖計劃,那會不會真的招惹到蘇聯?
蘇聯在古巴所做的軍事行動已經讓美國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對手可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出於對蘇聯的擔憂,美國漸漸淡出了英國這個計劃。
美國的退出對於英國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光靠英國的國際影響力,想要往另一個國家投放核彈,絕對會被全世界的唾沫星子淹死。
而美國到時候不光不會幫助英國,還有可能反咬一口。難道真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做成這件事嗎?
正當英國百般猶豫的時候,中國發生的一件事,終於讓英國下定了決心,放棄這個龐大的計劃。
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一聲巨響,震驚了全世界。
英國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他們目瞪口呆。這個時候,新中國成立還不到20年,竟然就擁有了核武器,這個速度超越了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這樣一個新聞,強烈打擊了英國的自信心!
之前,英國敢如此自信的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國沒有核武器。一個無核國家面對一個有核國家,是沒有任何談判的底氣的。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英國摸不準現在中國有多少顆原子彈,但哪怕中國現在手裡只有一顆,萬一投到英國本土的話,英國人也吃不消。
再說,英國在東南亞修建軍事基地、存放核武器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憤怒。
現在,英國不得不想辦法及時收手了。
為了這個計劃,英國賠進去了不少家當,可到最後什麼也沒有賺回來,反而讓自己顏面掃地,還失去了許多盟友的支持、
東南亞那邊,殖民地鬧獨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歐洲許多國家又對英國產生了質疑,蘇聯還虎視眈眈的盯着,中國手裡攥着原子彈……
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英國終於低頭認輸,這個如此龐大的核打擊計劃破滅了。
但英國不死心,還是想用各種各樣的辦法阻止中國收回香港。然而,他們所有的陰謀詭計都失敗了。
1997年,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歷史的天平站在了正義的一方。
殖民主義必將滅亡,這是歷史潮流,即便原子彈也不能阻止歷史的車輪,英國靠着殖民統治,贏得了百年輝煌,但是,過去欠的債總是要還的。
英國在香港回歸問題上層層阻撓,只會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