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小說《紅岩》中,有一個名字家喻戶曉,她就是為革命理想奮鬥一生,最後獻出生命的江姐。因為叛徒的出賣,江姐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關進重慶歌樂山的渣滓洞監獄。敵人對江姐嚴刑拷打,用盡了各種酷刑。
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江姐始終堅貞不屈,革命意志從未動搖。敵人狠如豺狼,毒比蛇蠍,江姐怒目而視,輕蔑地對他們說:
「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江姐為了革命理想威武不屈的精神,讓無數中國人既欽佩又感動。《紅岩》小說中江姐犧牲的場景,讓無數讀者難以釋懷。
江姐本名「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貢的一個農民家庭。8歲這一年,家鄉遇到了旱災,連飯都吃不起了。母親李舜華帶着她和弟弟來到重慶,投奔舅舅李義銘。但舅舅一家嫌貧愛富,看不起他們一家人。
兩年後,李舜華帶着姐弟倆搬出了舅舅家,一家三口靠江竹筠和母親兩人做針線活換取的微薄收入過日子。為了能讓弟弟有讀書的機會,10歲的江竹筠跟着母親進襪子廠當童工,每天要工作超過12個小時。
後來弟弟和母親相繼患病,讓這個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擔壓到了江竹筠一個小女孩的身上,此時舅舅李義銘終於良心發現,拉了他們一把。李義銘憑藉與教會的關係,把江竹筠姐弟倆免費送入孤兒院讀書。
江竹筠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苦水裏面泡大的。她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十分刻苦。在學校,江竹筠遇見了改變她一生的老師——地下黨員丁堯夫。在他的影響下,小小年紀的江竹筠心中就紮下了革命的種子。
後來丁堯夫被捕入獄,更加堅定了江竹筠投身革命的決心。1936年,江竹筠考入南岸中學。蔣介石消極抗日,在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江竹筠和同學們也組織起了各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
1939年,江竹筠考入中國公學附屬高中。這年夏天,在同學戴克宇的介紹下,江竹筠加入共產黨,投身革命。江竹筠利用學生身份作掩護,積極開展地下工作。她沉着冷靜,從沒有出過一次差錯。
在長期的地下鬥爭中,江竹筠的工作能力得到同志們的認可,因為她年齡比同學們都大,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江姐」。
1943年5月,江竹筠接到一項特殊而艱巨的任務:回重慶與彭詠梧假扮夫妻,掩護地下黨開展工作。
彭詠梧的對外身份是中央信託局的職員,在老家已經結婚生子。對於一個23歲的女孩子而言,要和一個陌生人假扮夫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
黨組織向江竹筠說明了情況,彭詠梧的妻子譚正倫沒有地下工作的經歷,也不熟悉重慶的情況,不適合來重慶進行掩護工作。組織決定由江竹筠與彭詠梧假扮夫妻。江竹筠毫不猶豫接受了這項任務。
江竹筠沒有戀愛經驗,彭詠梧又結過婚,兩個人同住一個屋檐下,相處起來難免尷尬。但為了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江竹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扮演好「妻子」的角色,決不能露出絲毫破綻。
倆人組建的「家庭」就是地下黨秘密機關,江竹筠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彭詠梧做通信聯絡工作。為了儘快適應「夫妻」相處,江竹筠還把彭詠梧介紹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母親李舜華一直認為彭詠梧就是自己的女婿。
1944年春天,江竹筠在一次外出時被特務跟蹤。為了安全起見,組織安排她立即轉移到成都。江竹筠來到成都後,考入四川大學農學系。
在長期的相處中,江竹筠與彭詠梧相知相愛。1945年,出於工作需要,組織決定讓江竹筠辦理休學回到重慶,批准她與彭詠梧正式結婚,組成真正的家庭。幾個月後,婚後的江竹筠回到四川大學繼續讀書。
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生下兒子彭雲。三個月後,她帶着襁褓之中的孩子回到重慶,繼續協助彭詠梧的工作。
1947年9月,川東黨組織將工作重點轉向農村,建立游擊隊和根據地,破壞敵人的兵源和糧源,以配合解放軍作戰。彭詠梧到萬縣地區去領導武裝鬥爭,江竹筠作為交通聯絡員,往返於重慶和川東之間。
這樣一來,就需要找人照顧孩子。經過商量,他們決定請彭詠梧在鄉下的妻子譚正倫來重慶照顧兒子彭雲。譚正倫在得知丈夫彭詠梧和江竹筠因為革命走到一起後,深明大義的她默默接受了一切。
不久,譚正倫帶着自己的孩子彭炳忠來到重慶,照看彭雲。江竹筠則隨彭詠梧一起到川東組織武裝起義。12月,彭詠梧派江竹筠回重慶,組織知識分子下鄉支援。誰能想到,這一別竟然成了永訣呢!
1948年1月16日,彭詠梧在領導奉節起義時不幸犧牲。噩耗傳來,江竹筠咬緊牙關,強忍悲痛,繼承丈夫的遺志,在彭詠梧倒下的地方繼續戰鬥。在重慶停留了十幾天後,江竹筠回到萬縣繼續鬥爭。
6月11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川東地下黨組織暴露,三天之後,江竹筠、李青林、雷震等共產黨員相繼被捕。特務在得知江竹筠是彭詠梧的妻子和助手之後,對她進行了嚴刑拷打。
特務頭子徐遠舉親自審訊江竹筠,特務們搬來老虎凳、吊索、電刑機器等刑具,擺在江竹筠的面前恫嚇她,逼迫她就範。
江竹筠沒有被嚇倒,她從容不迫地回答徐遠舉的提問,徐遠舉試圖對她進行誘降,許諾可以放了她。江竹筠不為所動,特務問什麼,她都一概回答「不知道」。
火冒三丈的徐遠舉撕下偽裝,下令對江竹筠用刑。江竹筠被拷打得昏過去,但還是威武不屈。徐遠舉甚至威脅要脫光她的衣服侮辱她,江竹筠憤恨地說:「你侮辱我,就等於侮辱你的母親、姐妹和女兒。」
此後一個多月,江竹筠多次遭受嚴刑拷打,她為了保守黨的秘密,始終沒有屈服在敵人的淫威之下。在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下,她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在獄中組織同志們繼續抗爭。
江竹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渣滓洞的兩百多名難友們團結起來,與特務們繼續鬥智斗勇。獄中黨組織秘密成立,江竹筠被推選為主要領導人之一,她也成了人們眼中名副其實的「江姐」。
在江姐和曾紫霞的感召之下,渣滓洞監獄看守黃茂才棄暗投明,暗中幫助獄中的同志們傳遞信件,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
1949年春節前夕,黃茂才帶進來一份報紙。同志們這才得知解放軍已經取得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的決定性勝利;淮海戰役已經打響,解放軍即將揮師南下,渡過長江直搗蔣介石老巢南京。
國民黨的崩潰已是大勢所趨,蔣家王朝就要完蛋了,同志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很快就要勝利了。」為了慶祝革命即將取得勝利,在江竹筠、曾紫霞等人的策劃之下,獄中黨組織還搞了一次盛大的「獄中聯歡」。
然而,此時的重慶特務機關已經接到蔣介石的罪惡命令:對關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志士展開報復和屠殺。
1949年8月26日,預感到特務就要動手,江姐用吃飯偷藏的筷子磨成竹籤做筆,用棉花灰製成墨水,在毛邊紙上寫下了一封給譚竹安的信:
「假若不幸的話,雲兒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孩子們決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慶?若在,雲兒可以不必送託兒所,可節省一筆費用。……」
這封信,最終被黃茂才秘密帶出,交到了譚竹安的手中。這封信,也成了江姐的絕筆書!她口中的「幺姐」,就是彭詠梧的前妻譚正倫。譚竹安正是譚正倫的親弟弟,江姐將兒子彭雲託孤給譚家姐弟,足見對他們的信任!
11月14日,江姐梳好頭髮,換下囚服,穿上了被捕時穿的藍布旗袍,她把所有能送的東西都送給了其他難友,從容地走向刑場。江姐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刑場,犧牲時年僅29歲。
江姐和譚正倫通過一次信,她們從來沒有見過面。1948 年2月,譚正倫不畏白色恐怖威脅來到了重慶,從江姐的戰友手中接過不到兩歲的小彭雲。此後兩年時間,她帶着彭雲一路東躲西藏,躲過了國民黨特務的抓捕。
江姐犧牲後,為了養育江姐的兒子,譚正倫甚至將親生兒子彭炳忠送到孤兒院,新中國成立後才接出來。彭雲回憶說:
「我和譚媽媽的感情與親生的母子沒有任何區別,我一直就叫她媽媽。……從小學到中學都是住校,政府有些補貼,但是很微薄,譚媽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把我們都撫養成人。」
作為烈士後代,彭雲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繼承了父母的聰明才智。1965年,19歲的彭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70年畢業後分到了瀋陽一家工廠工作,後來調到北京四機部一個研究所工作。
1977年恢復高考和研究生考試後,彭雲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研究生。隨後,他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在美國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馬里蘭大學擔任了一年訪問教授。
1987年,彭雲回國在中科院軟件所做了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後來,美國一家知名的出版社看中了彭雲的博士論文,請他擔任第一作者,彭雲因此又前往美國。此後,他就留在美國生活,擔任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
彭雲和妻子易小冶在1973年結婚,次年生下兒子彭壯壯,也就是江姐的孫子。彭壯壯在姥爺家裡長大,在北京讀小學、中學,一直名列前茅。高二後,彭壯壯隨父母到美國讀書,考入哈佛大學數學系。
博士畢業後,彭壯壯聽從父親彭雲的話,回到北京工作。2011年1月,彭壯壯入職微軟中國高層,擔任微軟「中國戰略辦公室」首席職務,主要負責微軟在中國區的業務戰略工作。
2020年3月,彭壯壯離開微軟加入好未來,擔任戰略副總裁。自2022年1月1日起,彭壯壯擔任好未來首席財務官兼任公司總裁。
作為江姐的後人,彭雲和彭壯壯從未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彭雲夫婦也一直保留着中國國籍。彭壯壯留學美國,選擇回國工作,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了力量。
如今,彭壯壯經常帶着一雙兒女,重走祖輩的奮鬥之路,傳承江姐的紅色精神。作為革命烈士的後代,他們無愧於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推薦+點贊+評論三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