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遼南小根據地
「照沂蒙區那樣辦就能辦好,照沂蒙區那樣辦就能辦好。」送走羅政委之後,我仔細地反覆地考慮羅政委向我囑咐的兩句話。它意味深長,實際是為我指明在遼南堅持戰鬥的方向。就是要我運用沂蒙區根據地建設的經驗,來打擊敵人和建設遼南。我回機關後,立即召集機關的有關同志傳達了羅政委的指示,並根據他的指示,一條一條地提出了具體要求,落實到每個同志的身上。有的同志提出了一些問題,我也一一地作了解答。該請示肖華司令員的,要他們去請示肖華同志;該請示江華副政委的,也叫他們直接向江華同志請示。我隨即結束了幾個月以來的東南滿司令部參謀處長和安東軍區司令員的工作,並作了交待。
我考慮了一下去遼南執行任務的問題,感到任務艱巨,時間緊迫,是刻不容緩的事。我為此吃不下飯,睡不着覺。我坐在沙發上喝了一碗稀粥,思索了好大一陣子,隨即行動起來了。先打電話給周子海作戰處長,要他通知:下午兩點召開司、政、後機關科處長會議。我提前五六分鐘到達了會場,隨後何俠副主任就到了,司、政、後機關的參加會議的幹部也陸續到了,一團的領導幹部和炮團的領導幹部也準時都到了。
我在會議上首先提出問題,我說:羅政委的指示,上午已傳達了。今天下午,我就講一個問題,就是要傳達羅政委上汽車前向我作的指示,要我們「照沂蒙區那樣辦」,就能把遼南建設好。我們要深刻地領會羅政委給我們作的這個指示的重大戰略意義。在我們這些同志中,有的是從沂蒙『區來的,有的是從膠東地區來,也有的是從蘇北和冀、察、晉來的。
凡是在沂蒙區工作過的同志們,都會體會到沂蒙區是山東根據地的心臟,是敵偽、頑、我三角鬥爭最嚴重的地區。日偽向我掃蕩,進攻特別頻繁。頑軍向我進攻也極其頻繁。在這嚴重的三角鬥爭中,是山東分局、山東軍區、魯中區黨委、魯中軍區直接領導着我們進行生爭的,羅政委這次臨別時,向我指出:「要照沂蒙區那樣辦,就能辦好,」這就是給我們提出了在遼南地區工作的路線,方向問題。也就是要求我們每個同志,對堅持遼南鬥爭的艱巨性和艱苦性,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精神準備。我是很有信心的。上有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和東北局、東北軍區的正確領導,下有我們這批八年抗日戰爭鍛煉和考驗的一大批好乾部。所以我有很強的信心。我認為我們是完全有能力來完成羅政委交待我們的光榮任務的。
會議上大家都擁躍發言、表態,一致認為:我們一定能負擔起在遼南的戰鬥任務,直至最後完成戰勝敵人的艱巨任務。大家態度都極其嚴肅,都充滿着信心。
此刻,韓先楚同志正率四縱隊進人南滿,準備鞍海戰役。羅政委要我爭取時間趕去參加。因此決定馬上組織行動。會議決定一團明天出發,以五天時間到達析木城;軍區直屬部隊、炮團後天出發,以四天時間,到達帕岩;其他有關事宜,由各大單位具體安排。
行軍中,要做到互相友愛、互相支援,絕不準出事故。一定要安全到達預定地點。一切都部署就緒。
到了晚上,我想來想去,一夜仍未睡着,還是在考慮如何執行羅政委的指示「照沂蒙區辦」的問題。我又想到,沂蒙區,是堅強的革命根據地,是經過敵人的「三光政策」,「鐵壁合圍」,「梳蓖清剿」等考驗的,攻不破,打不垮的銅牆鐵壁的根據地。我們在遼南,要建設成沂蒙區那樣的根據地,這付重擔我們一定得挑得起,絕不能辜負羅政委給我們的委託和信任。我們一定要做到,我們一定要能做到。對實現這一決心,完成這一任務,我歸納以下幾條:
一、堅決執行羅政委的指示,要緊緊地依靠人民。人民是革命戰爭勝利的根本,有了人民,就一切都好辦。如何贏得人民的支持,還要做耐心、細緻的艱苦地發動群眾的工作。
二、堅決按黨中央、中央軍委、東北局、東北軍區的指示辦,給人民以實際的利益,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宣傳,這要在剿滅日偽殘餘勢力和日偽特務的戰鬥中,結合進行。
三、要獨立堅持遼東半島的鬥爭,就必須和堅持沂蒙區的鬥爭一樣,要有其獨立鬥爭的一套策略,要有一套與遼南相適應的具體建設內容和具體設施。還要有領導遼南鬥爭的領導藝術。我想到此,覺得應當找幾個同志來研究研究。我即告訴管理科長說:「多準備兩個人的午飯」。當即派人請政治部副主任何俠同志和軍區後勤部長段品三同志來,和他們邊吃飯邊商議,邊研究。為了先建設起軍區自己的一套機構。我們商量先採取以下的幾項措施:
①從現有的修理槍炮廠的工人中,抽調六分之一的人和機器,搬運至普蘭店以南的徐家屯,將機器安裝起來,修理槍炮。
②翻砂工人也要六分之一,不夠時,再從小廠中挑選一些,準備先造手榴彈、地雷,後造迫擊炮彈和爆破筒。
③抽調十分之一的縫紉機,十分之一的被服工人,要配套成龍,在袁家屯成立被服廠。
④從五龍背帽子廠,抽調七分之一的機器和工人,附屬於被服廠內,成立一個帽子分廠,自做帽子。
⑤從安東橡膠廠抽調十分之一的機器和工人,自造膠鞋。也附屬於被服廠之內。
⑥從安東搬來一個小印刷廠,帶有印刷機和工人、紙張、油墨,準備出版遼南地區的報紙。
⑦從安東或本溪湖調50萬噸鋼材和鐵坯,準備做為修理槍、炮,造手榴彈的原材料。
⑧從安東汽車修配廠抽調十分之一的機器和工人,成立汽車修理隊。
⑨從安東的八個糧食加工廠中抽調一個來,安裝在普蘭店,進行糧食加工。
⑩軍區後勤部留一個科長,兩個幹事在安東成立聯絡站。
以上這十件大事,由後勤部長段品三同志負責。務必在1946年七一前部署好,以便迎接戰鬥,準備打擊敵人。何俠同志提議,把高梯青伺志留下,協助段品三部長執行以上任務。我同意了他的意見。
我後方機關,背靠關東州,面向皮子窩、普蘭店等地區,分先後,按緩急、有步驟、有計劃地建設起來。還缺少的一些材料和部件,再從普蘭店、瓦房店、大連等城市買一部分來補充。當時,有關兵工生產的領導力量與技術力量很薄弱。
我親自寄信給膠東軍區的許世友司令員和林浩政委,請他們從膠東的兵工生產部門中,抽調一個能製造迫擊炮彈的廠長及組長等22個技術幹部和工人,做為我兵工廠的骨幹。
我又寄信給魯中軍區的王建安司令員要求他們從原沂蒙軍分區的兵工廠,調一批能製造手榴彈技術人員來,其中包括廠長一名、裝配組長一名,共27七人。他們因為軍區與分區的兵工廠合併,故將原軍分區的手榴彈廠的全套人員都調給我們了。這批人員到來之後,便成了我軍區組建兵工廠的骨幹,很快就將兵工廠建立起來,它能生產迫擊炮彈和手榴彈了。所出產品,不僅供應遼南部隊使用,在1947年秋、冬季攻勢中,還供給四縱、六縱使用。1948年,華東的彈藥緊張,還支援了華東兩萬顆手榴彈,1000發迫擊炮彈,1000隻爆破筒。成為東北戰場上,自己建立的很重要的小兵工廠。
它的產品,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及抗美援朝戰爭中都發揮過重要作用。證明效果都是良好的。
當然軍工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因技術力量薄弱,是在戰勝各種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故在試製生產中,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如我們當時一團的政委金鋒同志就是在試射迫擊炮彈時,因炮筒爆炸而受傷犧牲的。在試製迫擊炮彈和手榴彈中,也傷了幾個工人同志,女工小孫受重傷而後犧牲了。
在關東州邊沿地帶,這塊東西60里長,南北二三十里寬的地帶,有12萬人口的地區,建立起了我們的後方。我們也將野戰醫院搬去了。在此地區內,還建立了幹部學校。省委機關、行署機關及附屬單位,都曾設在這塊土地上。還有隨軍隊撤離的二十五六萬群眾,再加上軍隊機關的後方人員,總共有40多萬人,在這個地區內過着暫時的和平生活。部隊打游擊時,還作為部隊輪流休息的陣地。這塊根據地很小,但正如俗話所說: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它是聞名於東北戰場上的一塊比較完備的紅色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