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2022年09月30日05:57:10 歷史 1377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開始。這場戰爭是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奧八個國家對清朝的武裝侵略。戰爭的性質和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一樣,都是外敵入侵。不過同樣是外敵入侵,清朝這一次卻做不到調動所有人抵抗外來侵略。因此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卻堅守中立,這點震驚了很多人。更讓人震驚的是,戰後這些人還得以自保。我們現在看一下當時的大致狀況。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對於八國聯軍侵華這件事,表面上是因為義和團的事件,讓各國聯合起來進攻清朝。但根本原因是,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朝迅速衰落。此時,列強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都想在清朝分撈點好處。這種情況下,別說有義和團了,即使沒有義和團,列強也會找其他借口進攻清朝。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不過列強進攻清朝的時候,清朝內部還是很有意思的。慈禧是堅決對各國宣戰,按理說慈禧都宣戰了,那些忠於慈禧的人也應該積極對抗八國聯軍。但事實上,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這些效忠於慈禧的封疆大吏紛紛宣布中立。不管慈禧說什麼,他們就是不願對各國宣戰,這就是著名的東南互保

其實,東南互保之所以出現,和英國有很大的關係。義和團運動興起後,由於盲目排外,列強在華利益受到損害。而在長江流域有很大利益和勢力的英國坐不住了,這個國家主動聯繫地方督撫,要他們和列強合作。之後其他國家也紛紛支持英國,也和英國一起聯繫清朝地方督撫。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八國聯軍是在5月份進攻清朝的,而6月份的時候,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和各國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這些條約規定,一旦爆發戰爭,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由於參加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東南一帶,因此也成為東南互保。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東南互保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地方督撫保證列強利益不受損害,列強保證不侵略地方督撫的地盤」。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不過對清朝卻有很大的壞處。而簽訂條約的地方督撫結伴上都是慈禧的心腹。很多人想不通,這些人為何在這種狀況還中立。為什麼不和清朝聯合起來,一致對外,這樣清朝在這場戰爭中也不會輸得真慘。但事實和我們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首先,雙方實力懸殊太大,這點至關重要。八國聯軍說是八個國家,其實是十一個國家,除了上面的八個,還有荷蘭比利時、西班牙三國。這些國家的綜合實力遠在清朝之上,清朝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別的不說,光是日本一個國家,甲午戰爭時清朝就沒打過人家。至於英國,人家兩次鴉片戰爭中都把清朝打得落花流水。更何況這一次一下來了十一個,不管怎麼說,都沒可能打敗人家。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地方督撫,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既然打不過人家,為什麼要自己沒事找事。雖然八國聯軍來的人不多,但一旦全面開戰的話,人家會來得更多,援軍會源源不斷派來。到時候清朝絕對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其次,地方督撫也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地方督撫都在地方經營很多年,在地方有很大的勢力。他們不想因為這件事,導致自己經營的地方被列強毀壞,這樣自己就沒本錢在清朝混下去了。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而且他們這樣做不僅僅為了自己,另一方面也為了清朝。既然這次戰爭必然會失敗,地方督撫這樣做也會為清朝留一點家底。況且東南地區經濟發展,清朝近代化過程中很多工廠、企業基本上都在這些地方。要是這些地方全部進入戰爭狀態,清朝幾十年的辛苦全部要毀了,這個代價太大了。

最後,清朝統治腐敗,地方想脫離中央統治。雖然當時是中央集權,但中央出現了問題,地方很多人並不認可中央。在這種狀況下,地方百姓也不支持中央。如果地方官員支持中央的話,這些百姓極有可能會反對地方官員,到時候地方也很難自保。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地方督撫進行東南互保,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不過這裏面還有件事很有意思。慈禧帶着光緒逃出北京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音訊。在這段時間裏,這些督撫甚至準備成立共和國,讓李鴻章擔任這個共和國的總統。要是慈禧和光緒真有意外了,我國當時就直接進入共和制了。不過慈禧西安有音訊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可惜了李鴻章,失去了當大總統的機會。

《辛丑條約》簽訂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列強逐漸撤走軍隊,慈禧也帶着光緒回到了北京,繼續掌控大權。不過慈禧回到北京後,並沒有對參加東南互保的地方督撫進行處罰,沒秋後算賬。要知道這些人可是在慈禧需要他們的時候出賣了慈禧,而慈禧之所以沒秋後算賬,也是有自己的原因。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首先,慈禧對各國宣戰這件事本身就是錯的,她自己理虧。慈禧之所以對各國宣戰,基本上是性情所致,沒有根據實際狀況出發。不知道慈禧當時怎麼想的,她從1861年掌控清朝大權,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前,掌控大權幾十年。這說明他政治手腕還是很高的,否則也不能掌權這麼久。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在這件事上翻車了,對各國宣戰可以說是最大的錯誤。雖然慈禧後來可以不承認這件事怪自己,能找個替罪羊,但也不能怪地方大員。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其次,地方督撫是慈禧依靠的對象。前面說了,由於東南互保,這些地方在戰爭中沒受什麼損失。就是說這些地方依然過得還不錯,實力很強。慈禧如果在這時候找對方麻煩,明顯是找不自在。這些人要是和慈禧對着乾的話,慈禧也沒什麼能和他們對抗,畢竟自己還要依靠這些人。而且這些人既然能聯合起來,說明他們都是一條戰線,這時候即使動任何一人,其他人都會反對。而且這些能力都很強,慈禧之後還要繼續依靠他們。如果處罰了這些人,之後就沒人能指揮了。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袁世凱等為何要中立,戰後為何還能自保 - 天天要聞

這就是東南互保的大致狀況。雖然這些人保住地方不受侵略,保存了實力。但由於他們這樣做,也讓列強對清朝的入侵更加容易,清朝才會敗得這麼慘。

參考資料:《清史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