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泗縣知名美篇作者 張林
現在有不少家庭藏有世代相傳的珍貴物品,有的是字畫、有的是古代器具,有的則可能是具有時代特殊意義的物品。泗縣觀賞石名家武廷春的家中就珍藏着一把1912年美國製造的「Ever-Ready」牌全銅夾片剃鬚刀。
這把看似普通的剃鬚刀,卻經歷了歲月滄桑的洗禮,是武廷春父親武獻祥老人留給後世子孫一筆沉甸甸的財富。這把剃鬚刀綿延着武家人的長久記憶,是武家人精神信仰方面的家風、家訓。是武家人的傳家寶。
提起這把珍貴的剃鬚刀,還要從70年前說起……
當年的泗縣城
1946年7月下旬的一個傍晚,天空雷電交加,暴雨傾盆。位於泗縣東關城牆內的武家木鋪子里,夥計們這時已放工,只有武獻祥一人還在忙着手中的活。這時,門外突然閃進一位書生模樣的客人。正在做活的武獻祥看到這位不速之客,立刻停下手中的工具,迅速地將木鋪子的門板裝上,將大門從裏面拴了起來。
來到武家木鋪子的這位客人曾於半月前來過一次,上次是帶着武獻祥的哥哥武獻方的口信來的。武獻方多年前棄筆從戎,毅然投身了革命。期間雖和家人有過幾封書信來往,但內容都是報平安和詢問家庭情況的,家人們卻很少了解其詳細情況。
上次客人來時,曾請武獻祥帶他到城中看看風景。其實,武獻祥心知肚明,就仔細帶着客人在城中轉了一天。期間遇到守城軍人盤問,他都謊稱客人是自己表弟。
怎麼才走半個月就又返回來了呢?看着武獻祥滿臉的疑惑,客人道出了實情。他說:「老武啊,你是軍屬,通過上次接觸,我信得過你。你的哥哥是我的戰友,也是我的領導。上次來泗縣時,他曾叮囑過我,說在泗縣城內若遇到困難和危險,可直接到東關武家木鋪子來找你。這次我到泗縣已經兩天了,本不想再來麻煩你,可這次我發現城中的駐軍好像比前段時間增加了許多。」
客人一口氣說完了這些,武獻祥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說:「最近泗城內確實增加了好幾倍守城兵,且大都是小蠻兵,還運進了不少機關槍和大炮。泗縣近期發大水,護城河裡都漲滿了水,你們可要多加小心啊!」「是的,我必須要儘快趕回部隊,向領導彙報這個情況。可是這次守城兵盤查太嚴了,我現在已沒辦法從大門出城了。」客人聽了武獻祥的話後,焦急地道出了心聲。
武獻祥此時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來。這時,他腦海里突然閃現出白天看到的一幕:由於連續多日雨水的浸泡,城牆東南處坍塌了一個缺口,是否能從缺口處出城呢?他把心中的想法告訴了客人。
午夜時分,外面的雨還在瓢潑似地下着。在昏暗的燈光下,客人從口袋裡拿出一把精緻的剃鬚刀,輕輕地在白皙的臉上颳了幾下。然後把剃鬚刀鄭重地遞給武獻祥,說道:「老武,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見面,感謝你兩次給我提供的幫助。我沒有什麼別的禮物送給你,就只能把這把繳獲的戰利品送給你做個信物吧。等勝利了,我還會來看你的。」武獻祥沒有過多地推辭,他接過剃鬚刀,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床頭一個小木盒子里。隨後,兩個年輕人便閃進了狂風暴雨之中。
雖然外面是伸手不見五指,但武獻祥對周圍的環境非常熟悉。他帶着客人,順着後院的牆頭內向東前行,穿過一家家院牆(為了躲避戰火,當時各家的院牆內都是相通的),不一會,他們便摸到了釋迦寺前門琵琶井附近。
當年泗縣城內舊照
容不得再多說什麼,武獻祥指着不遠處的城牆缺口,告訴了具體行走路線,客人矯健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雨夜之中。
武獻祥站在磅礴的大雨中,焦急地望着東南方。此時他雖看不見什麼,但緊張的心卻在不停地祈禱着。突然城牆外的護城河上響起了一陣陣急促的槍聲。武獻祥的心頓時緊了一下,兩行熱淚夾雜着雨水模糊了他的雙眼……
後來,武獻祥曾多次設法打聽當晚的情況,可由於當年8月7日發生了兩日三夜異常激烈的戰鬥,城中情況過於混亂,終究也沒能獲得那位客人的半點音信。
武獻方不久後也在一場解放戰役中光榮犧牲。他的名字現在被刻在泗縣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英名錄》內,而武獻方的那位無名戰友至今卻不知躺在何方?我們要向那些為革命事業而犧牲的數以千計的無名烈士們致敬!
時光在歷史的長河中流逝。在70多年的時間裏,客人留下的這把珍貴的剃鬚刀和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已經成為武家人永久的記憶。我們相信這把剃鬚刀一定能夠在歷史歲月的星空里永遠璀璨。
文章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網址:一把剃鬚刀帶你走進泗縣那些難忘的歲月! https://www.sohu.com/a/147188913_9989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