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2022年09月28日19:17:37 歷史 1992

1965年3月5日,在台北的一處豪華府邸內,一個老人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躺在病榻上,雙眼看向遠方,似乎是在回想自己這一生的經歷,想來也不勝唏噓!

隨後他擺了擺手,讓病榻一側的兒子上前,然後想用最後的力氣寫一張紙條,卻發現不能成功,最終由自己口述,兒子記錄,才留下了最後的遺願。

在說完這些話以後,老人讓兒子拿着紙條,讓兒子把這個紙條交給他的妻子手中。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一家

這位老人就是號稱「小蔣介石」的陳誠,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給妻子譚祥留下了一句遺言,然而,當陳誠的長子陳履安把這張紙條交到母親手裡以後,母親看完竟然當場給撕碎了,然後也沒說紙條上的內容。

這一舉動讓陳履安頗為費解,他不明白母親這樣做是什麼意思。那麼為什麼陳誠的妻子譚祥會把丈夫的遺言給撕碎呢?遺言上又寫下了哪些內容呢?陳誠去台灣以後都經歷過什麼事呢?

陳誠的第一段婚姻

1898年,陳誠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由於他的父親是當地學校的校長,所以陳誠從小就受到了很不錯的教育。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隨着年紀的長大,陳誠也到了讀中學的年紀,父親陳希文為了避嫌,所以沒讓兒子來自己這裡上學,而是把孩子安排去了一家農村學堂讀書。

可是,陳誠有很大的抱負,怎麼會甘心在一個鄉間學校念書呢?所以他背着父親前往了杭州,在杭州體育專門學校上學。

父親陳希文知道以後特別生氣,認為兒子這是瞎折騰,所以要求兒子回家。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陳誠有一位好友叫做吳子奇,當時吳子奇已經是一家學校的老師了,他聽說了陳誠的事以後,專門幫自己的好兄弟說話,所以他親自登門拜訪了陳希文,並告訴他陳誠在外是一件好事。

「陳誠為青田將來大偉人,不可以眼前得失論之!」吳子奇這樣勸說的陳父,讓陳父打消了疑慮,隨後他就熱情招待了吳子奇,並在談話的時候得知吳子奇有一個妹妹,叫做吳舜蓮,正值妙齡,還沒有婚約。

在過去那個時代,父母包辦婚姻是非常常見的,當時的陳誠已經18歲了,可他連婚約都沒有,父親之所以不讓他遠行,也是因為出於這樣的考慮,萬一兒子的終身大事遲遲得不到解決,以後打光棍那可咋辦。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恰好吳子奇和陳誠關係不錯,還有個未曾婚配的妹妹,因此陳父當即就決定,讓吳舜蓮和陳誠定下婚約,這件事也得到了吳子奇一家的同意,所以陳誠的第一段婚姻就這樣被訂下了。

陳誠身在杭州讀書,不久後就知道了家裡給自己訂下了婚約,但是作為一個有志青年,他怎能因為婚姻就放棄自己的夢想呢?所以他沒選擇回家結婚,而是繼續念書。

吳舜蓮是個開明大度的女人,她知道陳誠在外讀書,所以還把自己的嫁妝拿出來,給陳誠當做學費、生活費使用,令陳誠感動不已!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1919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招才納士,陳誠知道以後頂替別人前去考試,然而由於陳誠的個頭不高,而且考的成績很低,所以軍校沒有錄取他。

不過陳誠沒有灰心,他四處打點關係,結識了國民黨國會議員杜志遠,在杜志遠的幫助下,最終如願進入了學校炮兵科讀書,不久後介入了國民黨,從此參軍入伍,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此時,陳誠也想到自己和吳舜蓮訂婚三年,如今自己也該見見這個沒見過的未婚妻了!所以他在1920年暑假,帶着買好的彩禮從保定出發,一路南下至溫州,和吳子奇碰頭。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吳舜蓮

兩個老友多年未見,相談甚歡,他們倆划著船,一起回到了青田縣。在見到吳舜蓮以後,陳誠也是頗為的滿意,吳舜蓮長相溫婉清秀,按理說和陳誠應該很和諧的一對。

然而陳誠雖然說喜歡妻子,但相處的五個月時間裏,從來都沒有碰過妻子,這不免讓妻子有些生氣,不久後,陳誠決定南下鬧革命,只身前往了廣州,這一去就離開了整整五年!

五年的時間裏,吳舜蓮和陳誠就沒見過面,不免會有些怨言,1925年,陳誠的父親陳希文去世了,為了給父親辦理喪事,陳誠趕緊回到了青田縣老家,處理家中事務。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由於父親去世再加上陳誠身體有傷,所以他心情煩悶不已,吳舜蓮原本也對陳誠有怨氣,所以二人爭吵不斷,陳誠使用冷暴力對待吳舜蓮,讓吳舜蓮不免懷疑陳誠在外有別的女人。

於是吳舜蓮一氣之下選擇自盡,好在陳誠及時發現,這才挽回了她的性命,但從那以後,夫妻倆就在也沒說過話,也沒有辦理離婚手續。但是這段婚姻已經走到了結束的邊緣,而陳誠的第二任妻子也即將出現。

與名門之女結婚

1928年,陳誠被調任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司令,此時的他頗有威望、位高權重,隨着地位的上升,他漸漸感覺到妻子吳舜蓮配不上自己了,所以決定回老家青田,商量離婚的事。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回到老家以後,陳誠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吳子奇,說出了內心的想法,他認為自己這些年從來沒動過吳舜蓮,反正兩家人也互不相欠,就這樣離婚了也沒啥大不了。

但是吳子奇顯然不能同意陳誠的想法,他認為陳誠很不負責任,自己的妹妹在陳家多年,照顧陳家老小生活,一個人獨守空房,別提有多抑鬱了,如今的陳誠有權有勢,卻想要甩掉妹妹,哪有這樣的道理?從此二人鬧翻。

同樣難受的還有吳舜蓮,她已經受夠了這種生活,但還不願意離婚。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最終同鄉勸說吳舜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吳舜蓮都沒有給陳家留下個一兒半女,怎麼能繼續賴着不走呢?在這種封建道德的捆綁下,吳舜蓮無奈選擇分別,允許陳誠再娶其他女人。

1930年,陳誠在一起酒席的時候說起了自己的家事,如今的他任十八軍上將軍長,是蔣介石的王牌部隊負責人,真是位高權重!所以未免有婚娶之意,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個想法傳到了宋美齡的耳朵里,宋美齡找到了蔣介石,一起商量起這件事。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原來,國民黨有一個大佬,叫做譚延闓,當年他擔任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證婚人,也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被稱為「民國第一完人」。

其實,譚延闓差點就成了宋美齡的丈夫,在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婚以後,宋家就讓孫中山幫宋美齡找個人結婚,孫中山推薦的就是譚延闓,可惜譚延闓有父母指定的對象了,所以他沒有選擇宋美齡,二人就這樣錯過了。

不過二人的關係卻非常的好,在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出生以後,宋美齡當了譚祥的乾媽,經常照顧譚祥。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譚延闓

可惜譚延闓活的時間太短,1930年,譚延闓不幸去世,譚家孩子們都被宋美齡帶去照顧,宋美齡對待譚家的孩子非常的上心,尤其是從小看到大的譚祥。

當時的譚祥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宋美齡一直在幫着物色一個合格的女婿,隨着陳誠的出現,這個人選變成了二選一。

原來,宋美齡最早相中的是胡宗南,胡宗南作為黃埔學校的畢業生,又是蔣介石的得力幹將,所以頗得蔣介石器重。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胡宗南

如今,在中原大戰中大放異彩的陳誠出現以後,宋美齡一下子糾結起來,所以他詢問了蔣介石的意思。

蔣介石知道以後,果斷選擇了陳誠,原因是胡宗南權力很大,不太老實,譚延闓在國民黨里極有威望,如果讓胡宗南和譚家人走到一塊,無疑增加了胡宗南的政治籌碼。

基於這種考慮,最終宋美齡選擇將譚祥許配給陳誠,1931年,陳誠的第二段婚姻就此開始了。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譚祥

新夫人大方得體

1931年,陳誠受蔣、宋之邀來到了南京,在這裡見到了譚祥,並對譚祥一見鍾情。

譚祥不和前妻一樣,她的出身很高,舉手投足之間都是一種大家小姐的風範,而且她博學多識,和陳誠第一次見面,就侃侃而談,聊了許多話題。

陳誠別提多開心了,從那以後,陳誠就經常和譚祥鴻雁傳書,表達愛慕之意。譚祥其實也對陳誠頗有好感,因為陳誠的一身軍裝,顯得格外精神,陳誠不知道自己該和譚祥說些什麼,就和她聊打仗的故事,讓譚祥感覺頗有意思。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譚祥

蔣介石和宋美齡知道陳誠和譚祥感情進展迅速,於是就在1931年5月22日,給二人訂婚;隨後在1932年元旦,喜結連理,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其實二人結婚還有發生了不小的風波,原來是吳子奇知道陳誠又娶以後,感覺憤憤不平,特意寫信痛罵陳誠和譚祥,而且吳舜蓮此時還未去世,所以搞得頗為尷尬。

不過譚祥知道此事以後並沒有生氣,反而處理得很得體,她還找到了吳舜蓮,稱呼對方為姐姐,還表示讓吳舜蓮和他們一起生活,這搞得吳舜蓮陷入了被動,從那以後不發一語。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蔣介石、陳誠

這件事不難看出譚祥的處事方式有多麼高明,陳誠的下屬都對這位夫人讚歎連連。譚祥平時做事低調,從不插手不該管的事,而且雖然是高官的夫人,平時出入卻沒有絲毫的架子,經常穿得很簡樸,體恤下屬。

而且譚祥還有決斷能力,1943年,陳誠率領遠征軍入緬作戰時,不慎感染疾病,在雲南治療。譚祥知道以後趕緊前往雲南,發現丈夫一病不起,還經常吐血。

當時很多人都感覺害怕,以為陳誠命不久矣,譚祥找來了一位大夫治療,大夫診斷為腸病,然而治療多日沒有起色。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龍雲

要是一般人可能會選擇病急亂投醫,更何況雲南軍閥龍雲還找來了很多大夫,給陳誠治療。但譚祥認為病急亂投醫不可取,堅持讓這位大夫治病,最終陳誠總算好了起來。

時候陳誠讚歎道要不是譚祥的堅持,可能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夫妻倆無比恩愛,譚祥為他生下了六個孩子(四男兩女),家庭生活非常和睦,令不少同僚羨慕不已。

1946年,隨着內戰爆發,在譚祥的安排下,吳舜蓮被她提前送去了台灣修養。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緊接着遼瀋戰役打響,陳誠以參謀總長的身份被調去了東北,主持東北戰局。然而,人們解放軍作戰神勇,在毛主席、林彪等人的指揮下,國軍在東北戰場遭到慘敗!

國民黨內部將矛頭對準了陳誠,要求他以死謝罪,陳誠知道風頭很緊,所以趕緊說自己有胃病,躲在了醫院裏,不肯見人。

蔣介石頂着很大的壓力,力保陳誠,但是不可能再讓他在軍隊部門工作了,所以任命他為台灣省省長,陳誠在這樣的背景下,帶着全家離開了大陸,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妻子撕毀遺囑

1949年1月,陳誠飛抵台灣,從此開始在台灣工作,並在這裡度過了餘生。

陳誠到了台灣以後,為台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內心雖然也想回到大陸,但現實卻不允許了!

蔣介石早已不得人心,他在大陸被解放軍打得節節敗退,隨着三大戰役順利結束,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渡江戰役,依據統一全中國!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陳誠

蔣介石只好帶着殘黨前往台灣,從此偏居一隅,雖然妄想反攻大陸,但終歸成為了一句口號,未能變成現實。

很多跟着蔣介石敗逃到台灣的人多半不受重用,比如閻錫山在台灣鬱鬱而終;胡宗南不得重用,因心臟病而去世;孫立人更是被指控病變,從此被蔣介石軟禁。

但是陳誠顯然是一個例外,來到台灣以後,蔣介石非但沒有放棄陳誠,反而陳誠成為了蔣介石最信賴的人,他們二人相互配合,在台灣改革土地制度,不知不覺間,陳誠一下子成為了國民黨內的二把手。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

當時陳誠被任命為國民黨副總裁,台灣的行政院院長,真是權傾一時!不少人都說,陳誠就是「小蔣介石」,可見陳誠對蔣介石來說有多麼重要!

那麼蔣介石為什麼到了台灣以後,倚仗陳誠呢?後來陳誠的長子陳履安表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蔣介石和陳誠都是浙江老鄉;第二個陳誠是黃埔出身,而蔣介石當年也是靠黃埔系發家 ;最後一點,陳誠多年以來忠心耿耿,從未有過對蔣介石不滿的言論。正因這三點,陳誠成為了蔣介石晚年最倚重的人。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蔣經國

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邀請蔣介石訪美,但是蔣介石不願意前往,就派陳誠替自己去。

陳誠曾發誓除非國民黨收回大陸,否則自己絕不離開台灣島半步,所以他堅決不去。

然而美國人催得很急,最終在蔣介石的多次請求下,陳誠決定赴美訪問。一直以來,陳誠的腹痛都是各個毛病,經常會犯,但是陳誠從未在意。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夫婦在美國

可是到了美國以後,陳誠的胃疼癥狀加劇了,他一去醫院查看,發現陳誠的肝臟發生了病變,可是為了完成任務,陳誠抱病參加,回到台灣以後,身體情況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1964年,陳誠退居二線,他開始胃痛,每天嘔吐,去醫院一查發現是肝癌晚期!

晚年的譚祥不知道為何,瘋狂痴迷基督教,陳誠病倒以後,她就每天待在教堂里,向上帝禱告,期望能讓陳誠好起來,對於家裡的一切,都是交給長子陳履安處理。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全家福

陳履安覺得很勞累,他在政府機要部門工作,母親也不照顧父親,讓他覺得心很累,可是孩子們不管怎麼勸,譚祥就是不肯聽。

1965年3月3日,陳誠病情一下子加劇了,譚祥直接把自己關在教堂,誰也不見。無奈之下,陳履安想到了一個人:宋美齡。宋美齡畢竟是譚祥的乾娘,所以孩子們請宋美齡來勸勸譚祥。

此時蔣介石也不知道陳誠身體到底怎麼樣了,恰好有這個機會,於是就派宋美齡前去。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蔣介石

當宋美齡看望陳誠的時候,他已經骨瘦如柴,還不斷地發高燒,看上去只剩下最後一口氣!

於是宋美齡出面勸說譚祥,在她的勸說下,譚祥才從教堂回到了家裡。

3月5日當天,陳誠意識到自己不行了,於是叫來了自己的兒子,原本想自己寫下遺囑,可實在沒有力氣,無奈之下,決定口述,讓兒子記錄下最後的心愿。

在交代完給蔣介石、同袍好友以及子孫後代的話以後,陳誠也給了譚祥一句話:「等我死後,一定要把我火化!」說完遺囑後,陳誠就此離世,享年68歲。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蔣介石

陳履安把父親的話記錄下來,交到了母親手裡。譚祥看到這句話以後,就好像瘋了一樣,一下子把遺囑給撕了,這舉動讓陳履安有點不知所措。

譚祥撕掉遺囑其實目的很簡單:她的思想在晚年極為保守,或許受到了基督教的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能輕易火化呢?何況陳誠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就這樣火化,配不上陳誠的身份,她難以接受!

還有一點,是因為譚祥不是陳誠的原配,吳舜蓮來到台灣以後,也一直跟着他們家居住,這種事自己不好做主。最終思來想去,她決定撕毀。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全家福

可是撕掉以後她又覺得後悔,所以最終她還是把這件事告訴給蔣介石,讓他把陳誠的願望如實公開,陳誠的屍體就這樣被火化,完成了最後的心愿。

很多人都說,陳誠去世是台灣1949年之後得一件大事,蔣介石按最高規格給他舉行了葬禮,從此取消了國民黨副總裁這個職務,還特意寫下四個字「黨國精華」來評價陳誠的一生。

更加難過的是妻子譚祥,譚祥寫道:「傷心成獨活,哪堪白首不同歸!」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1965年陳誠病逝,他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妻子為何把紙條給撕毀了 - 天天要聞

陳誠、蔣介石

其實,陳誠一直是個愛國的人,他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赴美期間多次強調這一點,所以周總理聽說陳誠去世後,都差點流下熱淚!

陳誠去世後,陳履安接過了大旗,如今為一個中國而四處奔走,相信他們的願望終有一日會實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東北土匪過冬有多拼?揭秘「鬍子」的保命穿搭和狠辣規矩 - 天天要聞

東北土匪過冬有多拼?揭秘「鬍子」的保命穿搭和狠辣規矩

前言:1932年臘月,長白山麓突降罕見暴風雪。一支百人土匪隊伍在林海雪原中穿行,領頭的杆子頭突然停住腳步,摘下歪戴的狗皮帽子。帽檐朝左,寒光乍現——隊伍瞬間散開,三八大蓋頂弦上膛,雪地上赫然露出半截明晃晃的關東刀。"他娘的!小鬼子巡邏隊!
特朗普的經濟革命:掙脫美元霸權的詛咒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經濟革命:掙脫美元霸權的詛咒

特朗普並非真心希望結束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但他正試圖改變《布雷頓森林協議》中一些關鍵、未明言的條款。圍繞全球經濟的那些不成文協議和承諾可能會大幅改變。申命記 11:26 – 「看啊,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都陳明在你們面前。」這段聖經經文曾引用無數次,用以描述自1944年以來的全球經濟結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
粗茶淡飯情意濃:周總理的特別「家宴」 - 天天要聞

粗茶淡飯情意濃:周總理的特別「家宴」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會不定期地舉辦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家宴」。這種「家宴」與普通家宴相同之處,就是居家操辦,比較隨意、自如,具有濃厚的家庭氛圍。而特別之處,則是邀請的對象大都是非親非故的普通人,主人與客人大都萍水相逢,交流的非親情與友情,
男孩誤吞100克金條,取出次日便康復,網友:古代「吞金而死」是假的? - 天天要聞

男孩誤吞100克金條,取出次日便康復,網友:古代「吞金而死」是假的?

近日,「11歲男孩把100克金條吞入腹中」登上熱搜。據現代快報,該事件發生於蘇州,男孩在家中玩耍時,不慎將一枚重100克的金條吞入腹中。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治療期間,男孩無法自行排出金條,最終醫生手術干預,克服金條體積大、密度高、表面光滑等難點,僅用半小時便成功完整取出,次日,男孩恢復進食,無任何併發症發...
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專制權力與時代浪潮下的改革悖論 - 天天要聞

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專制權力與時代浪潮下的改革悖論

引言:時代變局中的改革困局1895年甲午戰敗後,清王朝的統治危機全面爆發。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以"變法圖強"為旗幟,在光緒皇帝支持下於1898年啟動戊戌變法,頒佈《定國是詔》推行新政。然而這場改革僅持續103天即遭慈禧鎮壓,僅京師大學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