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是古裝劇、武俠劇里演的那樣嗎?
對於漢唐盛世,距今已經一兩千年,我們已經無法得知當時的生活面貌。但是北宋時期,我們起碼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圖》,一睹開封古都風采。
不過,繪畫畢竟是繪畫,還是比不上真實的老照片可靠!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組120多年前拍的老照片,看看古人是怎麼過日子的。
這批極其罕見的照片,是外國探險家沙金特於1903年拍攝的。由於當時攝影術比較落後,畫質不夠高清,但依然能一睹古代中國的真實模樣。
畢竟當時還是清朝,大多數人從未見過外國人。拍照的沙金特是美國人,引來大量清朝人圍觀。
古代真的不堵車嗎?其實只是一個傳說,古代馬車堵起來,也是很久才能疏通的。
在沒有洗衣機、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村姑們只能到河邊去洗衣服。
那個年代根本沒有汽車,地主家的子女出門,都是騎馬、坐馬車出行的。
古代的「背包客」,這可不是戶外旅遊的,而是運輸食鹽的苦力。他們很有力量,一次可背食鹽200多斤。
古代的一個村莊,老人孩子們是這個樣子,看上去真像電視劇里的「丐幫」。
五台山上的一座白塔,附近一個遊客都沒有,那個年代的人沒有旅遊的觀念。不過,照片左邊有一位香客,是來燒香拜佛的。
古代的街道,原來是這個樣子,古色古香的。跟電視劇里的場景,不太一樣。
這棵大樹上方,掛着一個小木籠。在古代中國,死刑犯的首級,會掛在樹上。雖然有點嚇人,但目的是起警示作用,不要犯法。
在很多古代村民家裡,客廳里都設有一個神龕位,目的是保佑家人幸福平安。
古人是這樣蓋房子的,雖然不是高樓大廈,但青磚平房住起來很舒適。
古代的一個地方衙門,門口有兩個高高的杆子,不知是做什麼用的?難道是掛古代的「國旗」?
當時還沒有汽車,人們都是使用這種板車、獨輪車、雞公車來運貨的。
一個地主的女兒,坐着獨輪車出門,雖然速度很慢,但看上去還是很愜意的。
儘管是120多年前,但有的地方還是有兩三層的樓房,應該住着的是大戶人家。
外國探險隊來中國拍攝時,僱用了一批兵丁來當護衛,來確保自己能平安出行。
古代的道路,根本沒有水泥路、柏油路,完全是原始的泥土路。
古代中國人,還在穿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還沒出現呢。
這是一個極其古老的職業——樵夫,他們上山砍柴,賣給城市裡的居民。當時既不通電,也沒有煤氣。
外國探險隊在拍照時,引起村民們的好奇。有的村民有點害怕,因為按照迷信的說法,認為照相會把人的魂魄攝走。
給探險隊運送行李的馬車,當時的車輪不是橡膠材質的,行走時會有點顛簸。
古代的街頭,雖然不像現在那樣物資豐富,但依然是一片車水馬龍的樣子。
大山裡的6個清朝農民,他們長相樸實,穿的衣服又破又舊。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120多年前還是清朝,屬於「近代」而不是「古代」啊!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整個明清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變化不大,在三四百年的時間裏,廣大中國鄉村的面貌,基本沒有太大變化。這批罕見照片,真實見證了古人的生活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