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2025年04月06日13:32:06 歷史 1356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是古裝劇、武俠劇里演的那樣嗎?

對於漢唐盛世,距今已經一兩千年,我們已經無法得知當時的生活面貌。但是北宋時期,我們起碼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圖》,一睹開封古都風采。

不過,繪畫畢竟是繪畫,還是比不上真實的老照片可靠!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組120多年前拍的老照片,看看古人是怎麼過日子的。

這批極其罕見的照片,是外國探險家沙金特於1903年拍攝的。由於當時攝影術比較落後,畫質不夠高清,但依然能一睹古代中國的真實模樣。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畢竟當時還是清朝,大多數人從未見過外國人。拍照的沙金特是美國人,引來大量清朝人圍觀。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真的不堵車嗎?其實只是一個傳說,古代馬車堵起來,也是很久才能疏通的。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在沒有洗衣機、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村姑們只能到河邊去洗衣服。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那個年代根本沒有汽車,地主家的子女出門,都是騎馬、坐馬車出行的。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背包客」,這可不是戶外旅遊的,而是運輸食鹽的苦力。他們很有力量,一次可背食鹽200多斤。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一個村莊,老人孩子們是這個樣子,看上去真像電視劇里的「丐幫」。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五台山上的一座白塔,附近一個遊客都沒有,那個年代的人沒有旅遊的觀念。不過,照片左邊有一位香客,是來燒香拜佛的。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街道,原來是這個樣子,古色古香的。跟電視劇里的場景,不太一樣。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這棵大樹上方,掛着一個小木籠。在古代中國,死刑犯的首級,會掛在樹上。雖然有點嚇人,但目的是起警示作用,不要犯法。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在很多古代村民家裡,客廳里都設有一個神龕位,目的是保佑家人幸福平安。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人是這樣蓋房子的,雖然不是高樓大廈,但青磚平房住起來很舒適。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一個地方衙門,門口有兩個高高的杆子,不知是做什麼用的?難道是掛古代的「國旗」?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當時還沒有汽車,人們都是使用這種板車、獨輪車雞公車來運貨的。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一個地主的女兒,坐着獨輪車出門,雖然速度很慢,但看上去還是很愜意的。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儘管是120多年前,但有的地方還是有兩三層的樓房,應該住着的是大戶人家。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外國探險隊來中國拍攝時,僱用了一批兵丁來當護衛,來確保自己能平安出行。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道路,根本沒有水泥路、柏油路,完全是原始的泥土路。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中國人,還在穿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還沒出現呢。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極其古老的職業——樵夫,他們上山砍柴,賣給城市裡的居民。當時既不通電,也沒有煤氣。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外國探險隊在拍照時,引起村民們的好奇。有的村民有點害怕,因為按照迷信的說法,認為照相會把人的魂魄攝走。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給探險隊運送行李的馬車,當時的車輪不是橡膠材質的,行走時會有點顛簸。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古代的街頭,雖然不像現在那樣物資豐富,但依然是一片車水馬龍的樣子。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古代中國人,其實是這個樣子 - 天天要聞

大山裡的6個清朝農民,他們長相樸實,穿的衣服又破又舊。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120多年前還是清朝,屬於「近代」而不是「古代」啊!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整個明清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變化不大,在三四百年的時間裏,廣大中國鄉村的面貌,基本沒有太大變化。這批罕見照片,真實見證了古人的生活模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五百九十六期:不管哪個時代,當了母親了,都逃脫不了熊孩子定律。01對小夫妻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從有了孩子開始的。如明蘭、張桂芬這般,出入都能呼奴喚婢的貴婦人,孩子是可以交給可以信任的丫鬟婆子的。所以,她們
圓桌|當代藝術如何面對歷史遺迹 - 天天要聞

圓桌|當代藝術如何面對歷史遺迹

澎湃新聞獲悉,由敦煌當代美術館主辦的「穿越時空的迴響:當代藝術與歷史遺迹」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上海長陽創谷C4·創谷劇場舉辦。活動現場,10餘位學者、藝術家以「時代錯置」與文化遺存價值為主線,圍繞藝術創作與歷史遺存、展陳實踐對時空觀念的重塑、歷史遺迹再闡釋三個主題展開討論。藝術展覽如何面對歷史遺迹在「穿...
崔康熙賽後透露澤卡和吳興涵傷病情況,謝輝認為應該平局更合理 - 天天要聞

崔康熙賽後透露澤卡和吳興涵傷病情況,謝輝認為應該平局更合理

在中超第五輪的一場比賽中,山東泰山客場挑戰長春亞泰,本場比賽泰山隊這邊克雷桑率先打破場上僵局,而長春亞泰這邊老將譚龍則是延續了神勇的狀態,幫助球隊扳平了比分,不過最終泰山隊還是依靠馬德魯加的進球,最終以2-1戰勝了長春亞泰,而長春亞泰則是未能打破自2014年5月後逢泰山隊不勝的魔咒。在中超第五輪的一場比賽中...
朝鮮哲宗的曾祖母——肅嬪林氏(思悼世子的妃嬪) - 天天要聞

朝鮮哲宗的曾祖母——肅嬪林氏(思悼世子的妃嬪)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人物是思悼世子(朝鮮英祖的兒子)的妃嬪,同時也是朝鮮哲宗的曾祖母,她就是肅嬪林氏,接下來我將給大家詳細的介紹她的一生。肅嬪林氏身份低微,她的父親名叫林枝蕃,除了這個名字,朝鮮歷史上沒有任何關於林枝蕃的記載。
蛀蟲•敗類•始作俑者 - 天天要聞

蛀蟲•敗類•始作俑者

宋協偉清明節次日,中央美院院長教授、「毒教材」審核者宋協偉被逮捕!緊隨其後,《藝術與設計》編輯部稱其論文中「引用的部分內容未標明來源,這種行為已構成抄襲,嚴重違反了學術規範和出版倫理」,故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了《維護學術誠信:關於宋協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