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這個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歷史課中我們多次學到他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也是奠定了後來始皇帝能夠一統六國的經濟基礎,我們幾乎可以說沒有商鞅,就沒有後來的一統六國,沒有大一統封建王朝。
商鞅變法的重要性我們不多說了,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變法中商鞅的一個重要思想,商鞅五術!
所謂「商鞅五術」指的就是統治階級,尤其是封建王朝的國王,如何加強對國民的統治,不斷擴大自己權力的方法,自商鞅提出被秦孝公採納後,後面的歷朝歷代統治者幾乎都使用了此術。
商鞅五術其一:壹民
所謂壹民,就是要統一思想,強行對民眾洗腦,不需要什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思想上務必要保持統一,這樣老百姓就不會有更多的想法,踏踏實實的在統治者的領導下做貢獻即可,如始皇帝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誰這樣的。
甚至商鞅設想提倡「以吏為師」,老百姓以官府為師就可以了,這樣天下人皆是天子門生,基礎牢不可破。
商鞅五術其二:弱民
弱民就是從客觀條件上,弱化百姓的各方面能力,使其沒有抗衡官府的能力。這弱又可以分為經濟與軍事上。
經濟上的「鹽鐵專營」,把老百姓日常物資控制在手裡;軍事上收集武器,不允許百姓私自持有武器,「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商鞅五術其三:疲民
疲民,即指從自由上、時間上禁錮百姓,讓他們沒有空閑的時間去想、去做其他的事,例如給他們很重的徭役,修長城,修宮殿,大興土木等等。
但相較於負面的疲憊,三國的曹操則開發出了正面的「疲憊」,把劉禪置於安樂窩內,讓其「樂不思蜀」,用享樂不斷消耗他的志向。
商鞅五術其四:辱民
辱民,即指從思想上、主觀條件上去奴化百姓,讓他們從內心上就不敢去反抗,害怕官府、害怕仕人,從而服從統治,如使用嚴苛的刑法、動輒連坐株連,在肉體上使其顫慄恐懼。
又比如清朝的「文字獄」,風聞言事,莫須有的罪名讓所有人的精神臣服在統治者腳下。
商鞅五術其五:貧民
貧民,就很簡單明了了,在金錢上限制百姓,使其勉強能維持溫飽,沒有財力進行其他的活動,更沒有對抗官府的能力。
當然到了盛唐這種經濟極度發達,老百姓手裡不可避免的擁有金錢時,官府便會製造新的需求,比如,你聽過「胡玉樓」嗎?
商鞅的馭民五術,正處在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極大的促進了歷史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