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鍾秀成立豫軍(三)

2022年09月28日08:29:13 歷史 1669

1924年1月,在廣東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樊鍾秀被選舉為中央候補監察委員。到了9月,江浙一帶戰爭又起。孫中山一方面命令許崇智等人帶領粵、滇各軍肅清東江的反叛勢力;一方面命令譚延闓、樊鍾秀等人率部湘、豫各軍取道江西北伐,任命譚延闓為北伐軍總司令,緊接着又下令北伐軍一律改稱「建國軍」,同時還命令樊鍾秀為「建國豫軍總司令」。11月,譚延闓在贛州受到方本仁陳炯明的夾擊,無奈退回廣州。

樊鍾秀成立豫軍(三) - 天天要聞


這樣一來,樊鍾秀在江西戰場獨木難支,部隊傷亡很大,於是他在1924年11月21日,率部沿湘贛邊界穿插前行,經寧崗、蓮花醴陵瀏陽、平江、咸寧,到達武穴渡口。從9月中旬北伐以來,樊鍾秀率部行軍80多天,期間戰鬥50多次,歷經4個省份,總行程5000多里。由於孫中山命令湘北籍革命黨人熊晉槐做通蕭炳南的工作,樊鍾秀才得以渡過長江,經過羅田到達了潢川


剛剛到達河南,樊鍾秀就接到孫中山從北京發來的電令,說吳佩孚就逃匿在雞公山上,命令樊鍾秀「殲此渠魁」,以免留下禍患。但是吳佩孚早就又離開雞公山往南逃跑了。


樊鍾秀回到河南以後,以孫中山命名的建國豫軍為號召,地方團隊、綠林豪傑紛紛前來投奔他,僅僅幾個月,兵力就達到三四萬人。時任國民軍副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的胡景翼督辦河南,他對樊鍾秀回到老家河南,表示熱烈歡迎,並且還特別指定豫西南各縣為樊鍾秀的駐防地。


1925年的2月到3月,當時的陝西鎮嵩軍頭領劉鎮華指示他勢力最大的憨玉琨和胡景翼爭奪河南。於是胡景翼率部在鞏縣和偃師一帶迎戰憨玉琨,樊鍾秀率部由禹縣、登封洛水南岸,協助國民二軍側擊憨玉琨。在胡憨大戰中,樊鍾秀俘虜憨玉琨部一萬多人,繳獲幾十門土炮,上萬支槍和100多萬發子彈,一時實力突飛猛進。憨玉琨兵敗後,樊鍾秀率部進駐洛陽。「胡憨之戰」結束後,胡景翼也莫名其妙病死,這樣岳維峻接任國民二軍軍長,並且還督辦河南。於是岳維峻大肆收編河南境內的雜牌部隊,但是唯獨對建國豫軍例外。樊鍾秀常說:「建國豫軍是孫大元帥委任的,誰敢更換我的旗幟!」


開心的文娛愛好者:自此,樊鍾秀成了孫中山的堅定追隨者!他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跟着孫中山,想方設法擴充部隊,為掃清一切反對孫中山的軍閥而戰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 天天要聞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黃岩縣寧溪公社,炊煙在青瓦白牆間裊裊升起,誰也沒想到這個平靜的清晨,會因一個5歲男孩手裡的水果糖掀起驚濤駭浪。紅星大隊的李朝紅正晾曬着腌菜,忽然看見鄰居家的小寧寧蹦跳着從對面院子跑出來,嘴裏還含着顆晶瑩的糖塊——在那個物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 天天要聞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延慶區,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廳里,展覽的最後一個部分,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餘大部分則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據那個年代的戰士形象繪...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聞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輪,山東泰山主場0-3不敵成都蓉城,是一場完敗。論牌面,兩隊都很強,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戰術非常被動,徐正源的戰術安排針對性很強,這場大勝絕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時評論這場比賽認為,崔康熙的責任非常大,他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魯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 天天要聞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將軍率突圍隊伍抵達山西遼縣十字嶺附近。這支在3萬日軍合圍中艱難輾轉的隊伍,成功完成了掩護與斷後任務。面對日軍飛機的盤旋轟炸,將軍登上一處高坡,用疲憊而嘶啞的聲音指揮隊伍疏散。傍晚時分,大隊人馬已衝出包圍圈,將軍也準備走下十字嶺。突然,尖銳的嘯叫聲再次劃破天際,他一邊...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劇與無奈 - 天天要聞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劇與無奈

在遙遠的古代,山中有一股匪幫,他們身手不凡,行蹤詭秘,彷彿在這片大山之中是無所不能的王者。這個匪幫的首領,名叫大當家,帶領着他的兄弟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劫掠,甚至在與官府的對抗中屢屢逃脫。
「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 天天要聞

「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台北市「落羽之丘」樹葬園區一角。台北市民政局供圖越來越多島內民眾身後選擇海葬。新北市民政局供圖清明時節,台灣民眾紛紛歸鄉掃墓祭祖。與過往不同的是,很多家庭清明祭掃不再到墓園,而是到環境清幽的樹葬、花葬園區,或者是到白浪逐岸的海邊,心香一瓣,追思逝者。土葬、靡費、迷信曾經是台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