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2022年09月16日13:08:08 歷史 111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毛福梅,提起這個人,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何許人也,可提起她的丈夫,大家一定會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蔣介石。這兩個人是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夫妻關係,而且是原配夫妻。至於大家熟知的蔣夫人宋美齡,並不是蔣總統的原配。雖然蔣介石本人並不承認他與原配的夫妻關係,但事實擺在那兒。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合照

毛福梅是蔣介石的同鄉,兩家隔得不太遠,且都是奉化當地的富豪人家,當時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於是,在1901年,19歲的毛福梅和14歲的蔣介石正式結為夫妻。

兩人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毛福梅是一個傳統女性,遵從封建禮教,除了女工做得好,沒什麼其它優點。而當時的蔣介石已經進了學堂,接受了西式教育,看不上沒有文化的毛福梅。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兩年以後,蔣介石到奉化縣城上學,他帶上了自己的妻子毛福梅。一方面是想讓毛福梅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是想讓毛福梅接受現代文化教育。

就這樣,在蔣介石上學的同時,21歲的毛福梅也進入當地的一家女子學堂,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年齡偏大的毛福梅,跟一群孩子共處一個學堂,可以說是很尷尬。

但為了學文化,為了讓自己成為丈夫眼中的新女性,她堅持下來。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毛福梅

可惜好景不長,本性頑劣的蔣介石在學校里頂撞師長,不斷製造事端,最後被學校開除了,於是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奉化老家。

在家鄉,蔣介石和毛福梅過了兩年安穩日子,這可能是毛福梅的理想生活,有丈夫陪伴在身邊,等有了孩子後相夫教子,一家人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可不安分的蔣介石提出要出國留學,學一點真本事,回來後光宗耀祖。家裡人本來不同意,奈何蔣介石鐵了心要出去,而且毛福梅也支持自己的丈夫出去闖一闖。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於是蔣介石在1906年來到日本軍校留學,成為他日後飛黃騰達的新起點。

令毛福梅想不到的是,蔣介石自從留學日本後,便很少回到自己身邊,即便是寒暑假,蔣介石也很少回家,而是跑到上海,在這個花花世界裏尋找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此期間,善於鑽營的蔣介石成為孫中山先生的衛士,經常伴隨先生左右。他也因此結識了很多社會人物,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左右逢源,於是就呆在上海不走了。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雖然毛福梅牽掛思念自己的丈夫,但作為一名傳統女性,她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反倒是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着急了,她帶上毛福梅,來到上海找到蔣介石,讓小兩口團聚在一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毛福梅為蔣介石生下了兒子蔣經國,這個蔣介石唯一的骨血嫡子。毛福梅以為有了兒子,就可以拴住丈夫的心,就可以留住丈夫的人,可現實卻讓她始料不及。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就在蔣經國9歲的那一年,蔣介石突然提出要跟毛福梅離婚,好好地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變故呢?

原來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混得相當不錯了,平時結交的都是所謂的社會名流,家裡經常接待一些有身份的人物,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嫌棄毛福梅這個鄉下婦女上不得檯面。

說毛福梅不懂待客之道,不懂得交際,給不了他任何幫助。更關鍵的是,蔣介石此時認識了一個叫陳潔如的姑娘,這位陳潔如是一名現代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出身當地富商之家,加之年輕貌美,一下子就把蔣介石給迷住了。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於是蔣介石開始瘋狂追求起了陳潔如,使出了各種手段,終於俘獲了少女的心。

但此時陳潔如的家長出面了,她家裡經過一番調查得知,蔣介石年齡偏大,已經三十多歲了,而自己的女兒陳潔如當時才只有十四歲。

更關鍵的是他已經結婚有子,是個有家庭的男人,堅決不答應女兒同蔣介石繼續來往。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陳潔如

面對陳潔如家人的質疑,蔣介石決定拋棄自己的結髮妻子,讓自己恢復單身,以便為追求陳潔如創造條件。

於是開始做休妻的準備,但毛福梅除了沒文化,其它挑不出什麼缺點。恰在此時,蔣介石的母親病重,蔣介石趕回老家伺候母親。

在此期間,他給毛福梅的哥哥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們夫妻兩個現在生活很不幸福,彼此沒什麼共同語言,還經常吵架,他要同妻子離婚。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消息傳出,立刻遭到了眾人反對,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以及整個蔣氏家族都反對他們離婚。作為當事人的毛福梅,是一位標準的傳統女性,她雖然性情溫和,但對於丈夫提出的離婚要求,她堅決不答應。

幾個月後,蔣介石的母親去世,他辦完喪事後給毛福梅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自己的母親已經不在了,他也沒什麼牽掛了,他要投身自己的革命事業去了。

為了不牽連家人,他決定解除與毛福梅的婚約,以免禍及家人。這其實就是蔣介石給毛福梅的一封休書。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蔣介石的離婚理由說得冠冕堂皇,但依然遭到了毛福梅的拒絕,蔣氏族人也反對蔣介石的一意孤行。

蔣介石不管妻子是否同意,認為自己已經解除了婚約,是一名「單身青年」了,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

於是他離開家鄉,去往上海,而毛福梅在蔣氏族人的支持下,依然以蔣夫人的身份居住在蔣家大院里。這是她的第一次被離婚。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來到上海的蔣介石,向陳潔如的家人表示自己已經離婚,要迎娶他們的女兒。陳家人看蔣介石態度堅決,而自己的女兒也對蔣介石有感情,就答應了二人的婚事。

蔣介石擔心有什麼變故,就急急忙忙在母親去世當年的年底,與陳潔如在上海舉行了婚禮。按照當時的風俗,蔣介石應該回到奉化老家再次舉辦一場婚禮,使陳潔如正式成為蔣家的一員。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擔心自己將陳潔如領回家後,會和毛福梅發生衝突,但賢惠的毛福梅沒有大吵大鬧,反而欣然接納了這個「小妹妹」。

並以女主人的身份主持了蔣介石和陳潔如的婚禮,並引領新人到剛去世不久的婆婆王采玉墳前燒香。

毛福梅的寬容大度贏得了眾人讚歎,她自己也以為自己就會以蔣氏夫人的身份平靜地生活下去。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但這種平靜僅僅過了不到七年,他再次被蔣介石提出要離婚,而且這次鬧得動靜更大。

原來在這一時期,蔣介石憑藉陳潔如家人以及其它國民黨元老的支持,徹底贏得了孫中山先生的信任,逐漸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

蔣介石本人的野心也再次膨脹起來,他有了更長遠的目標,有了更高的追求。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就在此時,他遇到了能幫助他實現野心和目標的人,那就是宋美齡。作為舊中國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在當時的社會上影響很大,如果能得到這樣家族的幫助,無疑會讓蔣介石的個人事業步入快車道。

但這樣的大家族不是那麼輕易答應的,最大的理由就是信奉基督教的宋美齡只接受一夫一妻,不會答應蔣介石還會與其他女人有瓜葛。

蔣介石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他立刻開始採取行動,首先是讓 單純的陳潔如遠赴美國,離開自己的身邊,並申明陳潔如不是自己的妻子,側室而已。

然後他又回到家鄉,再次正式向毛福梅提出離婚,這次他的態度更加強硬。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蔣氏族人也懼怕如今頗有實力的蔣介石了,不敢再有人為毛福梅說話了,勢單力薄的毛福梅陷入了絕境。

面對殘酷的現實,無奈之際,毛福梅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兩人離婚後她可以繼續住在蔣家大院里,離婚不離家。在這位傳統女性心中,認為只要自己繼續居住在蔣家,就還算是蔣家人,就不算是被趕出家門。

蔣介石高調離婚後,終於達到了迎娶宋美齡的目的,此後在宋氏家族的助力下,他一步步登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而被他拋棄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漸漸沉寂下去,直到有一天,一封登上報紙的信,又讓她來到世人面前。這次不是以蔣夫人的身份,而是以一名母親的身份出現的。

這次事件的起因發生在1935年,當時在蘇聯求學的蔣經國忽然在當地報紙上發佈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為母親的一封信」。

文章中提到在蔣經國年幼時,蔣介石虐待毆打自己母親的往事,直接把蔣介石比作仇敵,為母親當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文章一經刊發,立時引起轟動,普通大眾才第一次知道蔣介石還有一名原配夫人,而且受到了蔣介石的不公正待遇。

1937年,蔣經國攜自己的妻子回到中國,他們首先拜見了父親蔣介石,當時的蔣總統給自己的兒媳起了一個中國名字——蔣芳娘。

當蔣經國回到老家奉化,看望自己是母親毛福梅時。毛福梅得知自己的兒媳中國名字時,感覺有點土,於是改為蔣方良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從一個人名就可以看出,沒有文化的毛福梅,格調要比當總統的丈夫要高。看到兒子長大成人,而且也已經娶妻生子,毛福梅內心無比幸福。

當她得知蔣經國跟妻子還沒有舉辦正式婚禮,當即決定要補辦,並且要按中國傳統習俗來辦。已經貴為元首的蔣介石,也出現在婚禮現場,毛福梅與蔣介石並立而坐,接受一對新人的禮拜。

此時的毛福梅,終於從往日的陰霾中走出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可造化弄人,兩年之後,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毛福梅,在一次日軍飛機轟炸中不幸遇難。

當時她本已逃出家門奔向了防空洞,可她想起還沒有鎖門,便又返回家中,此時一枚炸彈在附近爆炸,炸塌了一段院牆,把毛福梅壓在了下面。當第二天被人們發現時,毛福梅已經死亡,享年57歲。

這樣一位賢惠的妻子,這樣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這樣一位守婦道尊禮教的傳統中國女性,從默默無聞到成為前國母,再到默默無聞,最後慘死在日寇的炸彈下。

她生前經歷了無數磨難,死後又留給活人一個難題,那就是她的墓碑身份該如何題寫。因為她已經與蔣介石離婚,不能算是蔣家人,她也早早從毛家嫁出去了,也不能算毛家人。

最後生為人子的蔣經國接受了別人建議,在墓碑上題寫了:「顯妣毛太君之墓兒經國敬立。」的字樣,也算是告慰了母親的在天之靈。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同樣因為毛福梅的特殊身份,她的葬禮雖然隆重,但既不發訃告,也沒有在報紙上發佈消息。

官方說法是為了避免給日寇留下宣傳的口實,所以採取了保密發喪的辦法。但知曉內情的人都明白,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現在的總統夫人不高興,宋美齡一直都是以蔣夫人的面目出現在各種社交場合,她不能接受在她前面還有一位蔣夫人的事實。

所以在蔣介石的直接授意下,毛福梅的身後事被低調處理,可憐生前被數次打擊,死後也沒有得到公正待遇。

直到1947年,兒子蔣經國才為自己的母親補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蔣介石、宋美齡、陳潔如等也都參加了此次儀式。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事後蔣介石曾單獨到墓前上香祭拜,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毛福梅的位置的,只不過為了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只能委屈自己的結髮妻子了。

真正牽掛毛福梅的還是他的兒子蔣經國,蔣經國年輕時在蘇聯呆了十多年,回來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沒能在母親身邊盡孝,一直是蔣經國心中的疼,但因為宋美齡的存在,他又很難去彌補這種遺憾。

蔣介石原配夫人的悲情人生,她一生痴情,最終卻挽回不了婚姻 - 天天要聞

1949年,當蔣經國隨父親逃離大陸時,生前最後一次來到母親墓前,他放聲痛哭,為自己的委屈痛哭,也為母親一生所受的委屈痛哭。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到這就要結束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評論關注,下期精彩劇情不見不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殘門銹鎖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都姓司馬,所以在公元317年,東晉隨之出現。建立東晉的人,叫做司馬睿。那麼司馬睿和司馬懿,啥關係?司馬睿的爹是司馬覲,司馬覲的爹是司馬伷,司馬伷的叔叔是司馬昭,而司馬昭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 天天要聞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作者:趙心放清代陝西人王傑有兩個第一的頭銜:清朝開國陝西的第一名狀元和清一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頭銜確實是本人實至名歸,而他的狀元頭銜呢?是乾隆皇帝從第三名探花提上來的。直白地說,是撿的漏,甚或是意外驚喜。本文專門聊聊王傑的故事。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着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 天天要聞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刺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亡梁鄉死了,清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這是已經預知的結局,無法改變。刺殺梁鄉這個任務原本是交給顧買臣的,但是被顧買臣拒絕了,他雖然跟梁鄉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也不想以怨報德。或許我沒辦法救他,但也不會親手殺了他。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 天天要聞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暴繼業被羈押在無極縣看守所。(受訪者|供圖)恢復自由近三年後,暴繼業再次被公安機關拘留。暴繼業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南塔影村人,2022年7月20日,他的二兒子暴欽瑞因被控涉黑(案件被稱為「5·25」專案),在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死亡。當時,被「指居」的除了暴繼業父子,還有暴繼業的兩個兄弟和他們的兒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