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2022年08月17日18:24:09 歷史 1126

1956年底,毛主席在中南海豐澤園等待一位故人的到來。

故人出現,毛主席先是喜笑顏開,隨即突然變臉,皺起了埋頭,來人走到他眼前,毛主席開門見山:「老李啊,你穿得太少了。」話語中滿是關懷。

他口中的老李,就是曾跟隨他十餘年的「紅色大廚」——李開文。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紅色大廚

安徽省金寨縣,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誕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而,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全國第二大將軍縣,比毛主席小4歲的李開文就出生在這片熱血的土地上。

李開文自幼就過着苦日子,16歲時的他就種地、燒窯、賣苦力,靠着辛勤的勞作,李開文養活一家人。1929年,李開文32歲,是4個孩子的父親,一家人日子平淡簡單,按道理,他該這樣守候在家人身邊,過完平凡的一生,但李開文沒有這麼做。

他選擇參加紅軍隊伍,由於年紀大,文化水平低,李開文一開始在紅25軍73師219團擔架隊當班長,後來又當上炊事員。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紅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蔣介石不斷對紅軍發起「圍剿」,企圖破壞我們的革命根據地,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紅軍戰士展開艱苦曲折的游擊戰鬥,數次粉碎敵人進擊。

1932年秋,李開文所在的紅軍隊伍突然接到上級命令:立即開拔。大家立刻收拾行李,準備出發,李開文雖然個頭不高,但為人忠厚,還有一把子力氣,於是就被挑出來,擔任紅軍擔架兵。

隊伍路過他家門口時,李開文來不及,也捨不得進家門,他害怕和家人含淚告別的場面,年幼的兒子李錦旭卻發現了他。

兒子跑到他身邊,哭着喊着讓他回家,李開文強忍不舍,狠下心將兒子踢開,從此跟隨紅軍隊伍離開金寨,離開家鄉,離開親人。

隊伍時常會遇到敵人伏擊,常常要不停衝鋒,李開文從來沒有摸過槍,但始終奔走在最前線,一旦發現戰友受傷,他要立刻用擔架,將戰友抬走,行進的道路上,李開文幾乎每天都是負重前行,他的草鞋早已磨破。

隊伍行至漢中時,遇到敵機轟炸,爆炸聲不絕於耳,地動山搖,沙土橫飛,炮彈正好落在擔架隊中,李開文瞬間被埋在土裡,不得動彈。

等敵機飛走後,戰士們趕緊把他從土裡扒出來,彼時李開文身體沒有任何反應,大家都以為他犧牲了,將他放在一邊,準備妥善安葬。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李開文

一位與李開文交好的老鄉不相信這個噩耗,老鄉直奔死人堆,在李開文面前痛哭流涕:「李班長,我是你老鄉,你可不能就這樣走了啊,我還要跟你奔一條活路呢。」

老鄉一邊哭,一邊將手指頭伸到李開文的鼻子下面,試探他還有沒有氣,讓老鄉驚喜的是,李開文還有微弱的氣息。

他趕緊狂奔到隊伍里,告訴大家這一消息,並找來小半碗米湯,給李開文喂下去,團長也為李開文高興:「這小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這下,李開文不是抬擔架的人,而是躺在擔架上的人,隊伍來到四川省通江縣,李開文被送進醫院。

因為被爆炸聲震到,他的耳朵受了傷,但身體沒有大礙,因為行動不便,他就一點點鍛煉,從地上爬,扶着牆走,後來一點點好起來。

他在醫院住了近一年的時間,想奔赴戰場的信念愈發強烈,出院當日,他告訴團長:「給我一支槍吧,我要當個真正的戰士。」

「你早已經是個真正的戰士了。」團長笑着說道。

由於雙耳傷殘,李開文不能上前線殺敵人,團長說:「你就去燒飯吧。」李開文沉默無言,頓了一會兒說道:「只要能留在部隊,就好。」

團長看他回答得很勉強,皺起了眉頭,李開文生怕自己不能留在紅軍隊伍,趕緊大聲說道:「要得。」這是他才學會的四川話

1935年,李開文成為一名紅軍炊事員,掌勺戰士們的伙食。這一年,紅軍開始過草地,作為紅軍隊伍中的一員,李開文也進入草地。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紅軍過草地

眾所周知,紅軍過草地面對着極大的艱難困苦,腳下的沼澤地濘泥不堪,若不慎陷入泥潭,無人相救,會愈陷愈深,直至被徹底吞沒,許多戰士倒在沼澤地里,便長眠於此。

此外,草地區域氣候惡劣,天氣變幻莫測,一會兒大雨滂沱,一會兒又是滿天飛雪,所以枯草雖多,但全都裹着霧氣,濕漉漉的,沒辦法用來生火做飯,「饑寒交迫」成為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那段時間,戰士們都注意到,作為炊事員的李開文肚子開始漲起來了,過草地時步履蹣跚,大家都很擔心他,但一到了營地,李開文又恢復正常,一上路,他肚子又浮腫起來,眾人開始疑惑不解。

同在紅軍隊伍的康克清、蔡暢也十分好奇,李開文到底怎麼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為了能準時開飯,不讓戰士們餓肚子,李開文總是將一堆濕漉漉的枯草擰乾水,然後揣在衣服里,用體溫捂干,所以他的上半身看上去總是鼓鼓的。

等到了營地,枯草被捂干,正好能用來燒火做飯取暖,就是靠着李開文的這種付出,戰士們才能有火烤,有飯吃,他的精神實在叫大家感動,康克清、蔡暢止不住熱淚盈眶。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林伯渠、毛主席、朱德、周恩來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會寧,表現優異的李開文從紅四方面軍被調入中央紅軍,不久後又被派往延安,先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炊事班班長、任中央特灶班班長。

當時在中央特灶班吃飯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中央領導人,不僅有毛主席,還有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等領袖。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天會給毛主席掌勺,與毛主席有如此親密的接觸,更沒想到,他在毛主席身邊一干,就是十餘年。

我們都知道,毛主席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經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顧不上吃飯,不準時吃飯成了毛主席的生活常態,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不敢在毛主席忙碌的時候打擾他。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有一年寒冬,李開文在特灶班做好了飯,各位領導人的飯菜都被秘書取走了,偏偏毛主席的秘書一直不見來,李開文把飯菜熱了又熱,還是等不來人。

李開文擔心,直接端着熱好的飯菜,走到毛主席的窯洞,剛進門時,李開文人禁不住打了個冷戰,天氣實在太冷了。

毛主席原本在伏案工作,見李開文進來了,立即停下筆,關切說道:「老班長,我看你啊,穿得太單薄了。」

「不冷,不冷,我習慣了。」李開文趕緊接話。

毛主席站起身來,從自己屋裡拿出一件羊皮背心,要給李開文穿,李開文一直拒絕,毛主席堅持給他穿:「叫你穿上就穿上,你個小,我個子大,抗冷。你老班長要是凍病了,我就吃不到你做的那道我最愛吃的菜了。」

李開文實在拗不過毛主席,只好將羊皮背心穿上,聽到毛主席說喜歡他做的飯菜,李開文來了興緻,和毛主席閑聊起來:「主席,我做的哪樣菜,你說最愛吃?」

「當然是紅燒肉了。」毛主席笑着回答。

短短的幾個字,讓李開文充滿成就感,也愈發有動力,毛主席忙裡偷閒,總算吃上了飯,而李開文也近距離地了解到:毛主席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等回到特灶班後,李開文發現一位小戰士穿得也很單薄,就將毛主席給的羊皮背心脫下來,給了那位小戰士,關愛友善的精神就這樣傳播開來。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與人民在一起

抗日期間,國民黨蔣介石對解放區實行經濟封鎖,延安的物資、糧食都十分緊缺,在這種形勢下,毛主席高瞻遠矚,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帶領大家一同開荒。

中央特灶班的同志們要做好開荒的後勤工作,不僅要備好飯菜,也要去地里送茶水,去幹活開荒,李開文雙耳殘疾,每次快走到地里,毛主席看見他,就大喊:「聾子,飯燒好了嗎?」

「好了,可以收工了。」李開文喊道,每到這時,毛主席就喊大家:「收傢伙,吃飽了肚子再做。」毛主席和李開文熟悉了這樣的模式。

後來活越來越繁重,為了照顧年紀偏大的李開文,特灶班裡的小戰士們就讓他留在班裡,其他人都去地里幹活,李開文除了燒水做飯,給自己找了個新的活干:打草鞋。

他有空就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打草鞋中,因為耳朵不好,所以別人聊天也不會影響他,他打的草鞋質量很好,打好後就把草鞋一筐筐送到戰士們手裡,給大家穿。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周恩來、朱德、陳雲

那時候毛主席、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等領導人都穿過他打的草鞋,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年紀小,十分可愛,李開文就給小李訥也打了一雙,鞋面上細心地配了兩朵小紅花。

年幼的李訥穿着小草鞋,蹦蹦跳跳,開心極了,毛主席看着女兒笑:「你還不快謝謝李伯伯。」

李訥聽話,跑到李開文面前,給他鞠躬,乖巧地說:「爸爸要我謝謝李伯伯,你是李伯伯嗎?」她一句話把大家都給逗笑了。

這一年,李開文的勤勞努力、踏實肯幹得到戰士們的一致認可,他被評為陝甘寧邊區的「勞動英雄」,在上千人的大會上,李開文接受表彰。

毛主席親手將一面白布毛邊的獎狀授予他,憨厚的李開文激動萬分,臉漲得通紅,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毛主席在旁邊鼓勵他:「沒事,老李,你想說啥就說啥。」

李開文終於鼓起勇氣,開口說道:

「我沒做出什麼樣子,人民過獎了,我往後一定拿出成績來......」

這一句話說完,他嘴裏再也蹦不出話來了,毛主席看出了他的緊張,帶頭鼓掌,所有人也都鼓起掌來,這天的李開文緊張、激動、興奮、忐忑,也為自己的表現懊惱不已。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李開文所獲獎章

李開文一直在按照他說的話在做事,戰火連天的歲月里,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兒是否還活着,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戰鬥中,一心為了領導人能吃好,一心為了革命能夠勝利。

部隊撤離延安時,李開文甚至為了能讓領導人吃好,冒險返回已經被胡宗南佔領的延安,尋找食物,毛主席知道,批評他不顧危險。

看着李開文辛苦付出的模樣,毛主席還是告訴大家:

「大家都吃吧,吃吧,別辜負了老班長的一番心意。 這可是老李和兩個戰士豁出性命討回來的。吃吧,吃了有勁,爭取一年收復延安!」

長征結束,到撤離延安,李開文在毛主席身邊待了十餘年,毛主席始終這樣理解他,待他好,李開文對這位領袖充滿敬意。

中央機關撤離陝北後,前往西柏坡,李開文並未隨軍去西柏坡,他離開毛主席身邊,離開特灶班,接受組織安排,前往中央幹部文化學校學習。

和毛主席分別前,李開文專程去見毛主席,向他述說自己的不舍,作為男兒郎,他強忍着眼淚,不讓淚水從眼眶中流出來。

毛主席握住他的手,一直沒有放下,他鼓勵李開文:「你到先進學校學習, 等革命勝利了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沒文化不行啊!」毛主席還告訴他:「你有機會就要來看我啊。」

「要得,要得。」李開文的聲音已經開始哽咽,想表達不舍的話語太多,以至於到最後像頒獎那時一樣,他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從此,李開文與毛主席各自奔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久別重逢

時光一晃到1949年,毛主席帶領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革命勝利,迎來新中國的成立,人民都過上安穩、和平的生活。

而此時的李開文也從中央幹部文化學校畢業,中央群工部部長李維漢告訴老熟人李開文:

「李開文同志, 組織上考慮你過去吃了太多的苦, 現在就給你安排一個『甜』的工作。決定派你去天津,當糖廠副廠長。」

以前中央特灶班只有七個人,李開文做的是自己擅長的做飯,可天津一個糖廠就要上千人,李開文擔心自己無法擔此重任。

他向李維漢爭取,自己想回家,哪怕妻兒已經被國民黨部隊殺害,他也要回家鄉去,李維漢無法說服李開文,只好同意他的想法。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李開文在金寨縣的故居

北京一別,不知來日何時才能再重逢,這是李開文心中所想,於是在返回家鄉安徽前,他專門去見了毛主席一次。

毛主席關心他:「為什麼不去天津糖廠呢?」

「天津糖廠的糖甜, 也沒有家鄉的水甜。」李開文回答。

毛主席沒有勸他留下,他了解李開文想「葉落歸根」的心,所以只是告訴他:「回去就回去吧,你要經常寫信來。 到哪裡都要記住了,你是從中央出去的。」

就這樣,李開文回到家鄉,妻兒還活着,只是生活所迫,妻子為了生存下去,帶着孩子改嫁,不過改嫁的人已經去世,李開文毫不猶豫將妻子接回了家。

在去找妻子的路上,李開文注意到響山寺附近十分清凈,他主動向組織提出:要到家鄉附近的響山寺糧站工作。

金寨縣委領導不解,他堅持表示:「我當了半輩子炊事員, 後半輩子就讓我還同糧食打交道吧!」最後,李開文得了個「響山寺糧站站長」的頭銜,從此兢兢業業。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與周總理

他還是保持着和以前一樣的認真、踏實、努力,1956年底,李開文被當選為全國糧食系統的勞動模範

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模範人物齊聚北京,參加會議,這也是李開文時隔幾年後,再度來到北京。

會議主席台上,都是他熟悉的面孔,毛主席、周恩來如今都是日理萬機的領袖,周恩來總理先看見了他,隨即將此消息告訴毛主席。

毛主席很高興,直接表示:「故人來了,我是一定要見的。你派人通知他,會議結束後到我這裡來一趟,我要請老班長到家裡吃頓飯。」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兩天後,在蔡暢的陪同下,李開文受邀來到中南海豐澤園,他穿着單薄的黑色小棉襖,一雙破舊的黑布鞋,在這個寒冬,顯得尤為單薄。

毛主席看見他第一眼,先是喜笑顏開,隨即皺起了眉頭:「老李啊,你穿得太少了。」

「主席,不冷,我一點都不冷。」此時的李開文完全沉浸在重逢的激動與喜悅之中,哪裡還顧得上寒冷。

毛主席叮囑身邊警衛員,給李開文找來一件皮大衣、一雙毛皮鞋,好像回到了許多年前延安的冬天,毛主席堅持讓他穿上,李開文推脫着不穿,最後實在拗不過毛主席,李開文一句「好,我穿上。」最後乖乖就衣服穿好。

他們坐下來,一同回憶當年在延安的往事,毛主席問:「聾子,你在特灶班呆了十多年吧?」

「我從中央組織部炊事班調到特灶班以後,幹了十一年。」李開文回答。

毛主席又問:「現在快六十了吧?」

「明年整六十。」李開文回答。

笑容在毛主席臉上綻放開來,他高興地點頭:「你這是當年『大生產運動』的老英雄,又當上了新勞模,老當益壯,又立新功啊!」眼神中滿是對這位老友的讚賞。

56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等待故人,一見面立刻皺起眉頭:你穿得太少了 - 天天要聞

圖|李開文向青年人講述革命經歷

與毛主席相見後,李開文帶着喜悅的心情回到家鄉,他身上的皮衣、皮鞋被縣展覽館借走,用於辦「建國十周年成就展」,辦完後將皮大衣留下,只把毛皮鞋還給李開文。

李開文很珍惜這樁皮鞋,好像它是與毛主席感情的聯結,後來遇到一位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李開文見他穿着單薄,鞋子都爛掉了,忍痛將自己視若珍寶的皮鞋送給他,將偉人的關愛傳承了下去。

李開文的晚年過得很簡單,1976年毛主席逝世,他聽此噩耗,痛心疾首。1992年春,李開文在家中逝世,臨終前,他嘴裏念念有詞:「毛主席、周副主席、蔡暢大姐,你們來接我來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