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2022年07月21日11:54:06 歷史 1467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早年間隱居山林,過着耕田下地的閑散生活,卻被劉備的「三顧茅廬「而感動,終於出山決定輔助劉備,完成他興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偉大願景。

最後的結局歷史也告訴了我們,劉備雖自稱帝建立蜀國,卻並未收復中原,而是與東吳曹魏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幫助劉備奪得大勢的征途中功不可沒,在劉備死後,更是盡心竭力地輔佐劉備的兒子劉禪,直到最後病死在卧榻上。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諸葛亮自己一身才藝,為何甘於一生屈居人下,只當個背後軍師。而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裏面的諸葛亮近乎被神話,神機妙算堪稱妖怪,那諸葛亮為何沒能統一三國?

毛主席在看完諸葛亮的生平之後,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其評論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犯了三個錯誤。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第一:用人不當

在北伐之爭時,由於諸葛亮在多次與馬謖交談之時,非常欣賞馬謖在軍事上的才能,於是諸葛亮將鎮守街亭這樣重大的任務交給了馬謖。

但是諸葛亮一生觀人無數,卻是走錯了這步路,他沒想過在軍事上光說不練假把式,只是通曉軍事才能,未必在實踐中面對隨時變化的戰場,就能夠應對自如。

果不其然,馬謖就是這樣紙上談兵的人物,與諸葛亮把酒言歡之時高談闊論,但是上了真正的戰場,其實踐能力不夠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再者,諸葛亮在任用馬謖之時,沒有想過一個人的性格亦會釀成大事,也會釀成大錯,而馬謖其人心高氣傲,諸葛亮千叮嚀萬囑咐叫馬謖把軍營選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但是馬謖不聽,非要把軍營選在遠離水源的地方。

最後一場大火就讓他退無可退,最終造成街亭失守。為了平息軍中怒火,諸葛亮不得已忍痛將馬謖斬殺。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且在劉備攻取益州之時,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當時劉備身旁大將龐統被敵軍所殺,緊急召喚諸葛亮前來幫忙,但是軍中不可不留人,於是諸葛亮將關羽留在荊州看守。

關羽雖然能征善戰,是一名難得的武將,但卻心性高,最終還是將荊州讓他人奪了去。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第二:戰略失誤

諸葛亮在與劉備暢談鴻鵠之志時,知道劉備的畢生所願就是興復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所以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說法,這也讓劉備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知己軍事,懂他劉備也懂天下局勢,也這樣的人在自己的身側輔佐,何愁完成不了大業。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但是毛主席在讀有關三分天下的具體實操過程,所寫成的《隆中對》時,卻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諸葛亮所想的是當務之急,是將荊州給攻佔下來,之後再去將益州奪取,最後整個中原便收入囊中。

可是毛主席認為問題就是出現在這裡,荊州與益州相隔千里,劉備手中的兵力,只能支撐他攻打其中一處,可是劉備卻將本就不充足的兵力,給分成了兩股,分別攻打荊州和直取益州。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這樣做就會導致分散的兵力,無法給敵軍致命一擊,自己在受到威脅之時,遠在千里的軍隊也無法前來救援。

第三:激勵政策

在毛主席看來,軍中發生大戰時,主將應當陪同作戰,一是為了鼓舞將士們的氣勢,二也是為了在將領深陷戰爭中,出現戰略失誤之時,可以從旁督導,避免一錯再錯,最後無可挽回。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在鎮守街亭一戰之時,諸葛亮派出了「紙老虎「馬謖,在對方沒有在其他大戰中有過勝利的借鑒的情況下,諸葛亮居然放手讓他一人號召將士。

這也是諸葛亮對馬謖的盲目自信,更是諸葛亮對自身的盲目自信,因為諸葛亮自認自己識人善斷最會辨人,所以才敢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馬謖,而自己更是沒有在旁監督,最終大敗。

諸葛亮為何無法統一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他犯了3個錯誤 - 天天要聞

從毛主席指出的三個錯誤也可以看出,天下之事變化莫測,就算神機妙算如同諸葛亮也有算錯的時候。在毛主席看來觀歷史不僅是為了找錯誤,更是為了從中吸取經驗,用於自己的治國之道上,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最重要的是不能自視清高,每一個決策都可以同各位將領商量,而不是一意孤行最終釀成大錯,除開理論更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不是紙上談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