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動亂中,一大批幹部受到了衝擊,作為軍隊中的高級幹部的大軍區司令員們也不例外。那麼,有哪幾位大軍區司令員在這十年中從頭到尾都沒有倒呢?
韓先楚
韓先楚是我軍出名的「旋風司令」,解放戰爭帶着部隊從黑土地一路打到天涯海角。又出國參加了抗美援朝,在鴨綠江對岸打出了國家的威風。
曾有人說過:「外國情報機構給中國將軍建立的資料,韓先楚的應該是最厚的一本。」
在1955年的授銜中,韓先楚本來是按中將軍銜報上去的,但毛主席看到後,批了一句:「韓有功,中晉上」。於是韓先楚就成了開國上將。
韓先楚
「文革」開始時,他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江青一夥多次污衊他,想要打倒韓先楚。
但毛主席保護了他,196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40周年。這年的建軍節招待會,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的招待會,朱德要參加,徐向前要參加,韓先楚要參加。」
毛澤東沒有忘記他的愛將,這給逆境中的韓先楚以很大的支持。10月1日國慶節夜晚,毛澤東突然到京西賓館召見住在該處的幾位大軍區和省市領導同志,周恩來也隨後趕到。毛澤東握住韓先楚的手,當面對韓先楚說:「先楚同志,你是打不倒的!"
韓先楚和毛主席親切握手
毛澤東也很了解自己這位得力戰將,知道他驍勇善戰,剛烈忠誠。不然,也不會1957年親自點將,將他調到福建前線,就任福州軍區司令員。
之後周恩來在指示福建工作時,又一次提到了毛主席的那句話。韓先楚回到福州,向軍區幹部傳達周總理的講話時,只傳達工作指示,不傳達毛主席對自己說的那句話。他認為,毛主席、周總理對他本人講的話,是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自己不能傳出去作為保護自己的「盾牌」。
1972年,毛主席一聲令下,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韓先楚從碧海藍天的東南調到了廣袤無垠的西北,他改任蘭州軍區司令員。
韓先楚
江青等人仍然找機會迫害、污衊他。韓先楚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講:一定要相信黨、相信毛澤東思想,紅的黑不了,黑的紅不了……
到蘭州軍區後,韓先楚不顧「四人幫」一夥的攻擊和誣陷,多次深入邊防、部隊,扎紮實實地抓各項戰備工作的落實。在6年多時間內,他不顧年過花甲,身有殘疾,心肺腎肝等主要器官都有慢性疾病,堅持登上高海拔低氣壓的山峰,穿越荒涼乾燥、狂風肆虐的戈壁,爬上風沙瀰漫的瞭望塔,詳細檢查800多公裡邊防線的掩體、坑道、火力點,詳細了解各邊防哨所的訓練、生活和軍民聯防情況。
等到「文革」結束,他又第一個提出要扶貧,改善「老、少、邊、窮」地區百姓的生活。
韓先楚
皮定均
皮定均在紅軍時期是四方面軍的勇將,到了抗戰,又是太行軍區、河南軍區的頭等戰將。1946年中原突圍,他又以7000多人牽制敵軍大批部隊掩護主力突圍。最後「皮旅」成功突圍,還剩下500多人!
後來,他又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授銜時,念及中原突圍的大功,毛主席批示:「定均有功,由少晉中」,皮定均成了開國中將。
皮定均
「文革」開始時,他正任蘭州軍區司令員。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毛澤東對皮定均說:「幹革命就要有你們『皮旅』那種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
有了這麼一句話,「四人幫」投鼠忌器,之後對皮定均雖也進行了迫害,但都未能動搖他的地位。
皮定均和毛主席在一起
1976年「四五事件」後,面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將軍大怒,並做好了有朝一日毛主席去世,他上山打游擊與「四人幫」鬥爭的準備。他向下屬說:「現在形勢很嚴峻,我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如果形勢繼續惡化,我就上山打游擊!」 當時,傷腿的羅瑞卿正在福州治病,皮將軍又對羅瑞卿說:「羅總長你腿不好,我們抬着你,你告訴我們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
這一年的7月7日,皮定均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時,從漳州乘直升機去東山島三軍演習現場視察,直升機撞毀在漳浦縣灶山上,皮定均不幸遇難殉職,年僅62歲。毛澤東痛失愛將,在皮定均的追悼會上,他送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悼亡花圈。
皮定均
許世友
許世友,少林寺出身的猛將。他戎馬一生,7次參加敢死隊,5次擔任敢死隊隊長,指揮過一系列著名戰役,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立下赫赫戰功。
在「文革」開始時,他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當「四人幫」指示造反派批鬥他時,他將指揮部移進大別山中。
南京造反派準備長途奔襲將躲進大別山的許世友捉回南京。許世友聞訊, 怒火衝天地吼道:如果有人來揪, 我就開槍。
許世友
許世友的「開槍說」很快傳到中央。在北京的周恩來發出警告:不許揪許世友, 如果有人要揪的話, 我一小時內趕到南京去。毛澤東明確表態:不許揪許司令, 許並沒有反對過我。
有毛澤東、周恩來保護, 在整個「文革」期間, 許世友應該說還是比較幸運的, 在南京軍區司令員的崗位上一直堅守到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為止。1967年9月16日, 在一次談話中, 針對造反派要打倒許世友等軍隊幹部, 毛澤東說:打倒許世友行嗎?對許世友我是要保的。你要打倒許世友, 還有個韓先楚, 還有個東北陳錫聯, 都打倒了誰指揮打仗啊?毛澤東還以讚許的口吻說: (許世友) 這個人還是有魄力的, 錯就錯, 對就對, 很果斷。他犯錯誤也果斷嘛!
許世友
之後他調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在「文革」結束後指揮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為國家再建新功。
楊得志
楊得志, 著名戰將, 曾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團長, 長征路上的開路先鋒, 組織指揮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
楊得志、楊成武、楊勇, 國內戰場上的三位兵團司令員, 朝鮮戰場上有「三楊開台」之稱, 在總參謀部分別擔任過總參謀長、代總參謀長、第一副總參謀長。「三楊」中的楊得志無論在開國上將還是大軍區司令員中, 資歷、威望和能力都是名列前茅的。
楊得志
文革開始時,楊得志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72年他與曾思玉對調任武漢軍區司令員。
1974年他與幾位軍區司令員到北京開會時,毛主席對他們說:「要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一棍子打死就不好了, 允許人家改正錯誤嘛, 要給人家機會;你們這些同志 (指楊得志等大軍區司令員) , 老資格, 現在掌握大權, 可要謹慎、小心, 我要是不在了, 你們要謹慎、小心, 還有一二年也不一定, 閻王請我喝燒酒。」
對於他們的愛護之情,溢於言表。
等到「文革」結束後,將軍又指揮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功輝煌!
陳錫聯
陳錫聯被稱為「小鋼炮」,是出名的虎將。解放戰爭時「陳謝」兵團縱橫中原、江淮,戰無不勝。
「文革」開始時他任瀋陽軍區司令員,1972年與李德生對調。他先是守衛中蘇邊境,反擊蘇聯入侵;又衛戍首都,立下了大功。
陳錫聯陪同毛主席視察瀋陽軍區
在「文革」中,他和許世友一樣因深受毛主席信任而未受太大衝擊。但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他不可避免地犯了些錯誤。
粉碎「四人幫」後, 陳錫聯在不同場合向鄧小平、向中央多次檢討自己的錯誤。
他的老政委、此時已經成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表示:你在北京不欠賬, 你的問題主要在東北。群眾對你有意見, 你作個深刻的檢討。
陳錫聯檢討錯誤的態度是極其誠懇的, 表示:「責任不在下邊的同志, 責任在我。因為我錯了, 所以大家跟着錯。」,「(我)對這些失誤和錯誤承擔全部責任」。
結語
在那個特殊年代,大軍區司令員們作為解放軍高級幹部,大多體現出了高度的原則與堅定的意志。一方面,他們與「四人幫」、林彪反革命集團做堅定的鬥爭;一方面,他們維護地方穩定,保衛祖國安全。可謂居功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