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2022年07月05日11:36:23 歷史 1384

古往今來,古人的智慧和藝術我們一直無法實現超越,儘管我們擁有了強大的科技系統,但複製出來的產品遠遠無法和古人製造的建築和藝術品相比。

像我們所熟悉的故宮,它的內部構造也遠超我們的想像,還記得當年唐山大地震嗎?當時震中離故宮僅有150公里的距離,地震時京城的大部分古建築都遭到了損壞,但這座故宮卻一直屹立不倒。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故宮會屹立不倒?這裏面是藏有黑科技還是古人的智慧?

對此,英國方面的工匠為了搞清這些問題,在2017年,他們按照1:5的比例對故宮進行了複製,隨後工作人員將它放入模擬地震的設備上,其目的也是為了檢測這些古建築能夠撐到什麼程度。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一開始,他們選擇了中強模式,也就是4.5級模式,4.5級的地震足以讓人感受到明顯的抖動,甚至也會造成一些偷工減料的建築出現塌方。

時間飛逝,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模擬後,儘管故宮模型一直搖擺不定,但沒想到的是這座模型竟然長時間屹立不倒。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雖然在4.5級地震的測試下它並沒有出現倒塌,但工程師這時表示,4.5級的地震搖晃得如此厲害,6級地震它絕對會倒塌,而這時候現場的中國專家卻會心一笑。

隨後,工程師將震級調至6級,但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它仍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在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後它仍然是屹立不倒。

既然這樣都不倒,那就直接干到7.5級,要知道,7.5級的地震已經屬於大地震了,嚴重時,人類都無法站立。但令科學家沒想到的是,儘管內部牆面出現了塌方,但整體木製結構卻一直堅挺。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好吧!既然這樣都不倒那就直接拉滿,我直接調製10級。要知道,10級的地震已經是目前最大的地震了,但30秒後,這座建築卻讓全場的老外沉默,儘管模型抖動程度極大,但最終它卻沒有出現塌方。

多次的測試結果後,老外們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基建,實在是太強了。但這時候老外就開始好奇了,為什麼它能抗住10級地震?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其實,這和古代人所建造的方式有關,如今我們在建造樓房的時候,一般都會將地基的柱子直接打進地下,然而這種方式眼看雖然堅固,但真遇到地震直接玩完。

而古代的建造方式卻是利用磉墩、磉盤等核心技術將它控制在可移動的範圍的,這樣的話整體來看立柱雖然插入了地下,但其結構卻被控制在了可移動範圍內,這樣的好處是在地震時不會讓立柱斷裂。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另外,對於嚴謹的古人,他們所用的一磚一瓦都有詳細的記錄,而且古人還將用料、木材、方土等材料都發揮到了極致。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此外,得益於古人所研發出的榫卯結構和斗拱,這也讓古建築煥然新生,不僅看起來美觀而且還堅固。

在1973年,我國考古隊在一次發掘中發現了這種奇妙的榫卯結構,據檢測結果顯示,這種榫卯結構也已經存在7000餘年,可見古人的智慧有多強大。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如今,我們雖處於一個科技時代,但我們卻無法完成對古建築的百分百結構還原。

像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塔,如今也變得不容客觀,雖然它曾經經過了多次地震和炮火連天的場景,但它當時卻依舊完好無損。

而就在近期,這座古塔也變得開始傾斜,這其中的緣由可能也是因為現代人沒有古人所投入的那份心。


能抗10級地震?中國傳承7000年的黑科技,如今的科技仍無法複製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