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年間在京師某地有一個吏部官員姓黃,名叫黃志雲,他在吏部是個六品的主事,雖然官小但是權力卻很大。他家裡的爺爺早先也在朝廷做官,後來因為得罪了朝中的大臣被其參劾而丟官,之後就用自己的半生積蓄在京城買了一座宅院,把全家六口人都安頓在了那裡,黃志雲就是他的孫子。
因此黃志雲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這樣的家庭下成長,他本人自然也對讀書考取功名充滿了興趣,再加上他自小就聰明伶俐,讀書並不費事,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背熟四書五經了。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參加了童試,一次就過了,成為了秀才。之後再接再厲,在他二十四歲的時候通過了鄉試成為了舉人。這已經和他同輩的人相比好太多了,在三十歲的時候考取了進士,二甲第三十名,進入翰林院學習,散館後就去吏部做了主事。他的仕途是十分順利的。
黃志云為人正直且清廉,他平常除了喜歡寫詩作畫外還有一項嗜好就是喜歡植物,他家裡里養着很多的盆栽還種了很多的樹,每到秋天的的時候家裡的棗樹、梨樹、柿子樹結滿了果實,顏色漂亮,十分賞心悅目。但是也是因為此,讓黃志雲遇到了他這輩子記憶最深的一次事件。
那是他升任內閣學士的時候,因為家裡人越來越多了,家裡已經住不下了,他為了工作的方便在京城的東面租住了閻王廟街一所住宅,這座庭院里有一棵棗樹,黃志雲看到它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他向這家人打聽,因為這樹看上去有些年頭了,這家人告訴他說這棵棗樹應該是有一百年以上了,是一棵古樹。
但是就是這棵古樹,讓黃志雲遇到了神奇的事情,某個月光明亮的晚上,黃志雲在房間里抬頭時忽然看見棗樹的斜枝上有一個紅衣女子垂腳而坐,拾頭向著月亮,全不顧忌人。黃志雲覺得很奇怪,他的宅院裏面是絕不可能有外人的,於是就走出去靠近她,一靠近她就不見了;退後望去,則仍舊在原處。
之後他曾經只是兩個人,一個站立在樹下面,一個在房間里。房間里的人看見樹下那人的手以及腳,而立在樹下的人卻沒有見到什麼。當望見那個紅衣女子時,低頭看地上,樹有影子而女子沒有影子。用瓦片、石塊投擲過去,竟毫無障礙。用火銃打去,應聲散滅;煙火一過去,隨即恢複本來的形狀。黃志雲感到害怕於是就向這家主人詢問,這家主人說:自從買了這所住宅,就有這個怪事。但是它不會害人,所以大家也就相安無事。聽了主人的講述之後,才知道這座宅院裏面的古樹還有這麼一回事,這真是讓他大開眼界了,原來他從不信鬼神之說的,現在也不得不信了。
黃志雲在院子裏面看這個妖怪既不動也不說話,默默空坐在一條樹枝上,實在不知道是為什麼。心裏面又擔心它為患,之後搬到了其他地方。後來這家主人砍掉了樹,這個怪才再也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