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2022年07月02日03:17:02 歷史 1916

政以賄成昏庸腐朽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自乾隆末年至嘉慶道光時期,在清朝統治下的封建社會中,土地高度集中,財政極度匱乏,吏治極端腐敗,軍備嚴重廢弛,這個盛極一時的封建國家已迅速走向衰落。隨之而來的,則是在全國範圍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迅速激化。

清中葉以後,隨着地主階級政治、經濟勢力的日益鞏固和發展,貴族、官僚、地主、大商人開始了對土地的瘋狂兼并。滿洲貴族在入關後,即以皇室莊田、宗室莊田、八旗田等名義圈佔了大量土地。康熙八年(69)清廷雖然正式下達了停止圈地的命令,但此後滿洲貴族仍然依恃政治特權繼續廣占良田。乾隆時,僅由皇室控制的官田、皇莊即達六七千萬畝。滿族大官僚亦競相搶佔土地。乾隆時當政二十年的大學士和珅佔地數千頃,道光時的大學士琦善佔地二百五十六萬多畝。漢族大官僚對土地佔有的數目亦十分驚人。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嘉慶時的兩江總督孫玉庭,在山東占田三萬餘畝。一般大地主、大商人對土地的兼并動輒成千累萬。乾隆時直隸懷柔郝氏,「膏腴萬頃」。道光初年,直隸滄州袁氏占田二千頃。在貧瘠的陝甘地區,大地主往往乘農民破產逃亡之機,大量占奪民田。「遂有一戶而田連數萬畝,次則三、四、五萬至一、二萬者。」這時期,一些大商人利用擁有的大量資金來搶購土地。嘉慶時,湖南衡陽因經營山場、販賣木材致富的木商劉重偉,其子孫田至萬畝。貴族、官僚、地主、大商人對土地的兼并,使得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而廣大農民則因失去土地而流離失所。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早在乾隆十三年(1748),湖南巡撫楊錫紱即指出湖南土地集中的嚴重情況。他說:「近日田之歸於富戶者,大約十之五六,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土地的集中愈演愈烈,最後導致「富者田連阡陌,而貧者無立錐」的嚴重局面。大批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或淪為佃戶和僱工,或成為耕無田、居無所的流民。淪為佃戶的農民被迫承受地主階級高額地租的殘酷剝削。當時的地租率,至少是四、六分成(即地主四、佃戶六),一般是對半分成,主佃各得一半。佃農除了向地主交納正額地租外,往往還得向地主繳納名目繁多的附加租,各種節令時日,農民要向地主繳納雞、豕、魚、帛等等應時之物。除此而外,農民還需負擔清廷的各種捐稅。這樣,農民終歲辛勤所得,已一半甚至大部被地主階級剝奪去了。一遇水旱災害,農民竭其所有亦不能完納地租捐稅。許多人不得已而背井離鄉,成為流民。淪為流民者,有的不顧清廷的禁令,進入東北、蒙古及沿江、沿海的封禁地區。他們披荊斬棘,艱苦備嘗,還要設法應付官府的驅逐,顛沛流離,難以安定。有的流落城鎮街頭,沿街乞討。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嘉慶時,北京城內,淪為乞丐的流民達十萬多人。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對農民敲骨吸髓的封建剝削,將廣大農民逼得走投無路,也極大地束縛、摧殘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正是清中葉以後,社會經濟凋敝、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

乾隆中葉以後、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殘酷的封建剝削,將廣大農民逼向絕境。與啼飢號寒、無以為生的廣大農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封建統治者的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清代封建統治集團的奢侈腐化之風實自乾隆朝開始。乾隆帝當政六十餘年,既為清皇朝建立了不世功業,亦留下了衰落疲敗的種因。乾隆中期以後,他仿康熙六次南巡之例,六度南巡,而「供億之侈,驛騷之繁,轉十倍於康熙之時」。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乾隆十六年(1751),皇太后六十歲生辰,中外臣僚紛集京師舉行大慶。自西華門西直門外,十餘里中「剪綵為花,鋪錦為屋,九華之燈,七寶之座,丹碧相映」,「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侲童妙伎,歌扇舞衫」。各地督撫之貢物,爭奇鬥巧,「廣東所構翡翠亭,廣二、三丈,全以孔雀尾作屋瓦」。此後,在皇太后八十壽辰以及乾隆帝自己八十壽辰時,「京師巨典繁盛」,與皇太后六十壽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競相效仿。嘉慶道光時,河吏的奢侈,是當時愈刮愈猛的奢侈之風的明顯例證。清代漕運依賴運河,故而列朝對河政十分重視,國家財政撥款也很充裕。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然而,乾隆末年以後,國家每年費帑數百萬,真正用於運、黃、淮河治理之費不及十分之一,其餘悉皆供河吏揮霍而已。河督的奢侈有帝王所不及者。河督宴客集天下之珍饌。為燒一碗豬肉,要殺五十餘頭豬,取其背肉一臠,余皆棄之。一盤駝峰,必得殺三、四峰駱駝。河督終日置酒高會,參加河督宴會的人,鮮有能終席者。因為每次宴會,往往歷經三晝夜而不能畢。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清朝冷知識——乾隆時期的政治腐敗 - 天天要聞

官場中的奢侈不是個別現象。道光時,一個陝西糧道在他迎來送往時,「每次皆戲兩班,上席五桌,中席十四桌。上席必燕窩燒烤,中席亦魚翅海參。西安活魚難得,每大魚一尾,值錢四、五千文其他如白鱔、鹿尾,皆貴重難得之物,亦必設法購求」。在官場中的奢侈之風日益蔓延時,一些大官僚和富逾王侯的大地主、大商人過着揮金如土的生活。乾隆嘉慶時某閣臣,其家「奢汰異常,輿夫皆著毳毭之衣,姬妾買花日費數萬錢」。京師米商祝氏,「其家屋宇至千餘間,園亭瑰麗,人游十日,未竟其居」。宛平查氏、盛氏,「其富麗亦相仿」。懷柔郝氏,乾隆曾駐蹕其家,「進奉上方水陸珍錯至百餘品,其他王公近侍及輿僮奴隸,皆供食饌,一曰之餐,費至十餘萬」。乾隆帝的驕奢淫逸,開一代奢侈之風,而貴族、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奢侈腐化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奢靡之風愈演愈烈,不可遏止,嘉慶帝、道光帝曾力加矯正,然無濟於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