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2022年07月01日18:05:12 歷史 1475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紀念日,天津1236065名黨員齊心向黨、忠誠擔當,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定不移地繼續走好新的偉大長征路。在他們中間,有一批這樣的老黨員,他們老驥伏櫪、永葆初心,退崗不褪色,在街道社區發光發熱,不斷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黨員:先鋒模範做示範


老黨員代表、曾任西青區張家窩鎮薛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德泉與共和國同齡,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他,近日榮獲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自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刻起,王德泉始終兢兢業業、勤勞樸素,堅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群眾不斷向著美好生活奮鬥。


退休後,王德泉熱心社區事務,熱心腸的他經常為群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還主動投身公益,並加入到田麗社區志願者隊伍中,無論是環境清整還是政策宣講,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在群眾之間,經常看到他的身影,他說:「只要我還有能力,就要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好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幫助群眾解決難題,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 天天要聞


黨員:危險面前沖在前


塘沽振華毛紡織廠退休職工鄭克傑也在今年得到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當沉甸甸的紀念章佩戴到胸前時,作為一個經受黨組織教育和培養了50年的老黨員,鄭克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回憶起加入黨組織的情景,鄭克傑歷歷在目,他說:「1971年8月4日一個歲月靜好的上午,20歲的我帶着對黨組織無限的敬仰,帶着對人民群眾無限的赤誠,在莊嚴的宣誓中正式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從那一刻起,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承諾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為了我一生恪守的準則和規範。」


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 天天要聞


鄭克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正在單位值班室休息的鄭克傑被突然而來的顛簸驚起,急忙跑出了值班室後,鄭克傑看到廠里有的煙囪已經因為地震倒塌了,另外一個也搖搖晃晃、岌岌可危,鄭克傑意識到如果這個煙囪也倒塌的話,勢必會威脅到工廠車庫裡的三輛大汽車。那時候,這三輛汽車是廠里的重要財產。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鄭克傑想都沒想就轉身立即跑進車庫,眼疾手快地把三輛車開了出來,在第三台車剛倒出車庫時,那個搖搖欲墜的大煙囪就倒了下來,正好砸在車庫上。


事後,領導問鄭克傑「你就不怕把你砸裏面嗎」,鄭克傑雖心有餘悸,「但當時是我值班,我的想法就是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如今,雖然鄭克傑已經退休多年,但從日常生活和新聞媒體上還是切實地感受到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近年來,我們黨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巨大勝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鄭克傑為這些巨大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


黨員:信仰堅定感黨恩


87歲的王葆千老人今年剛剛獲得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我老伴去年就獲得這枚紀念章了。和她比起來,我算是『落後分子』了。」王葆千老人喜悅里透着點天津人的哏兒。


大學畢業後,王葆千進了部隊,後來在天津市第一機械工業局黨校退休,獲得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王葆千感到既光榮又興奮。「首先感謝黨對我的教育、培養和關懷,沒有黨的關懷和教育就沒有今天的我。所以,我這一輩子堅決跟黨走,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時刻要求自己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退休後,王葆千把黨的關係轉到了街道,他的觀點就是「一不添亂,二不找麻煩」。這些年來,王葆千一直在居委會義務為大家服務。「有點事兒做,挺好。」去年,居委會考慮王葆千老人年紀大了,讓老人回家享福,他又經歷了「二次退休」。如今,87歲的王葆千老人精神矍鑠,每天10點和16點都要出來遛彎,鍛煉身體。作為一名老黨員,王葆千想跟年輕的共產黨人說:「既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信念一定要堅定,要相信黨。今天,我也祝黨生日快樂,越來越好!」


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 天天要聞


黨員:宣講政策傳黨音


「50年前,我在部隊是一名黨領導下的解放軍戰士,當時的職責是手握鋼槍保衛邊防保衛祖國。50年後,我退休了。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我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戰士。」肖天友說,自己剛剛72歲,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干。


2006年退休後,肖天友任天津市軍休系統老戰士宣講團副團長、天津市河東區「五老」宣講團成員,走遍市區各級進行黨的政策宣講,傳遞黨的聲音。「如今,我的任務是拿起筆杆子進行宣講,在意識形態這個陣地上站崗放哨,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我要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繼續發光發熱。」


近期,肖天友正在給機關單位和基層單位重點宣講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我的宣講主要圍繞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長征精神』,第二個主題是『堅定道路自信,意氣風發踏上新征程』,第三個主題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肖天友說,「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就沒有中國如今的偉大成就。我現在身體還好,只要黨需要我,我就會繼續奮鬥下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發揮餘熱,做出自己的貢獻。」


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 天天要聞


黨員:永不褪色發餘熱


「忠厚傳家才安定,詩書濟世國運昌」酷愛楹聯的薊州區衛生局退休老黨員王維華在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後,激動地寫下了這副對聯。他說:「『忠厚』就是要對黨和人民忠誠,『詩書』展現了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底蘊,我祝願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今天,向「光榮在黨50年」的他們致敬 - 天天要聞


今年83歲的王維華對黨和國家有着深深的眷戀,為了參軍他三次修改生日想要加入部隊,雖然最後沒有一圓當兵夢,但在會計的崗位上他仍然以軍人的標準、黨員的覺悟要求自己。1970年10月1日,王維華在共和國生日那天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個有着雙重意義的特殊日子讓他終生難忘。他說:「經歷了戰爭年代享受了和平生活,我更加清楚黨和國家對於老百姓的重要意義,現在是國家發展最好的時期,我們要發揮餘熱,更多地歌頌黨和國家,讓大家更加愛黨愛國。」


退休這些年,王維華始終關注黨和國家的發展變化,他為「反腐倡廉」「掃黑除惡」拍手稱快;他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感動……他用京劇、書法、楹聯歌頌黨和國家,在朋友圈轉發正能量文章,傳遞家國情懷。


他說:「作為薊州人,家鄉這些年的點滴變化就是國家發展的一個縮影,薊州區依靠綠水青山,人民找到了致富的金山銀山,鄉村振興戰略的加快實施,讓薊州正在變得更美更好。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我感到黨和國家沒有忘記我們,作為在黨50年的老黨員,我將退休不褪色,繼續服務社區、服務群眾,以實際行動號召大家聽黨話、跟黨走。」



津雲新聞記者 苑美麗 陳汝寧 吳宏 趙穎妍 霍艷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 天天要聞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書名:《九宮格思維:四條線破解認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譯者:黃洪濤 內容簡介找工作,如何修飾簡歷凸顯自己的優勢?跨行業跳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想要創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核心優勢?企業發展,如何分析行業趨勢進行戰略規劃?有了好想法和新創意,不知道該怎麼展示?學習到了複雜的新知識,如何...
不殺功臣的劉秀 - 天天要聞

不殺功臣的劉秀

有一次漢景帝劉啟(當時還是太子)喝醉了,來到一程姓寵姬的寢宮就寢。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絕。於是心生一計,便讓自己的貼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劉啟。不料一夜雲雨之後,這位侍女便懷孕了。程姬只好如實稟報,劉啟得知後給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