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2022年06月30日13:10:19 歷史 1809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縱橫家戰國後期,大放異彩,在他們活動期間,戰國局勢瞬息萬變,之前是盟友,轉眼間又成了敵人。這一切都是縱橫家們的功勞,那麼,他們是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讓各諸侯國相互征伐或結盟的呢?

「東西為橫,南北為縱」,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聯盟轉換稱為「合縱連橫」。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傳說張儀主張連橫蘇秦主張合縱,兩人又同是鬼谷子門下弟子,師兄弟作為對手,很有戲劇性,又因為水平相當,所以爭鬥起來相當有看點。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比張儀晚死26年。有學者依據此書考證認為,張儀在前,蘇秦在後,當張儀在秦國當宰相時。蘇秦還是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根本沒有和張儀打過交道。張儀的真正對手是公孫衍,公孫衍才是合縱策略的倡始者。


那我們先來看一看,張儀和公孫衍之間精彩的對手戲,領略一下縱橫家們的風采!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起初,張儀和公孫衍在秦國,那也是同事關係,不過從職級上來說,張儀只是客卿,公孫衍則已官至大良造,那是秦國最高爵位,本來有希望成為秦國下一任相邦,結果讓張儀橫插一棒,搶了過去。


公孫衍在魏國出生,後來前往秦國參軍,因軍功卓著,逐步晉陞為將軍,並參與到秦國和魏國的河西之爭中。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率軍向魏國發起進攻,魏國抵擋不住秦軍進攻,只好割地求和。此後,公孫衍繼續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名將龍賈,斬首八萬,秦軍徹底佔領河西之地,魏國再無反抗之力。

公孫衍憑藉雕陰之戰的卓卓戰功,獲得秦國最高爵位-大良造,達到軍旅生涯巔峰。

就在這時,魏惠文王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希望他能勸說秦惠文王,停止進攻魏國,已獲得喘息之機。於是公孫衍提出趁秦魏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

此時,張儀跳出來反對,給秦惠文王好好分析了一下局勢:,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


秦惠文王在對公孫衍和張儀不同的路線進行權衡後,任命張儀成為新一任相邦,公孫衍失意離去,投奔魏國。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魏惠王雖然被公孫衍打得夠嗆,但是戰國時期,最重視人才,對於公孫衍的到來非常歡迎,並立馬任命公孫衍為魏國犀首,令其統領魏國軍隊。


而此時,魏國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國力衰退。公孫衍於是採取合縱的策略,他先是找到齊國名將田朌,動員他一起進攻趙國,還說只要出兵五萬人就可以很快擊敗趙國,田朌認為趙國沒那麼多弱,五萬人肯定攻不下,公孫衍勸說,如果說的太難,齊國國君不會同意的,先說的簡單點,一旦出兵,如果有危險,兩國國君肯定會繼續出兵支援。後來果然如此,趙國被打敗。公孫衍立下在魏國的首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證明了合縱策略可以成功。

秦國和張儀感受到威脅,雖然此次魏國的目標不是秦國,但是為了防止魏齊聯盟恢復實力,還是要在萌芽期間就給他滅了,於是張儀軟硬兼施,破壞魏齊楚三國合縱,通過進攻魏國,拉攏齊國楚國,第一次合縱聯盟被粉碎。


在這種形勢下,公孫衍和魏相惠施開始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相王」事件。五國相王,也就是諸侯國之間相互承認對方君主王位。誰知道此舉引起齊國楚國的不滿,魏國稱為也就罷了,燕國、中山這樣的彈丸小國也敢稱王,那這個王也太沒有價值了,秦國更是一如既往的破壞。所以本次合縱聯盟,除了標誌着周王權威的徹底消失,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這次合縱失敗之後,魏國徹底倒向了秦國,加入連橫聯盟,主張合縱的魏相惠施被罷免,魏國請來了張儀擔任魏相一職。

張儀當上魏相後,秦國便向魏國和韓國借道進攻齊國。齊威王派軍應戰,頑強抵抗,大勝秦軍。

秦國的這場失敗,使張儀的連橫策略遭受挫折。魏國內部主張親齊的勢力再次抬頭。齊、楚兩國要求驅逐張儀,魏國也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遊說,爭取合縱。於是,力主合縱的犀首公孫衍被迎為相邦,而張儀則被逐回到秦國

公孫衍出任魏國相邦之後,先後出訪趙國、韓國、燕國、楚國,遊說諸國與魏國聯合,對抗秦國。在得到列國首肯後,以抗秦為目標,以楚懷王為縱約長的合縱聯盟再次形成。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

這是一次成功的合縱,也是公孫衍個人威望的頂峰。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可惜,實力的差距,加上各國利害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實際出兵攻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三國,聯軍氣勢洶洶來到函谷關外,結果一戰而潰,作為主力的魏國再次損失慘重,無奈求和。

合縱再次失敗,公孫衍也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後來到了韓國,再次暗中組織合縱事宜,結果秦軍直接進攻韓國,盟國竟然無人敢於支援,韓國打敗,公孫衍逃走。


張儀和公孫衍作為戰國後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相愛相殺多年。我個人認為,公孫衍的外交能力不在張儀之下,軍事才能更是遠勝張儀。如果不是接受魏王賄賂而停止進攻魏國,從而失去了秦王信任,以他的地位和功績,也許就沒張儀什麼事情了。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就是因為戲劇性的轉折,歷史才如此精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着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