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2022年06月30日13:10:19 歷史 1809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縱橫家戰國後期,大放異彩,在他們活動期間,戰國局勢瞬息萬變,之前是盟友,轉眼間又成了敵人。這一切都是縱橫家們的功勞,那麼,他們是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讓各諸侯國相互征伐或結盟的呢?

「東西為橫,南北為縱」,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聯盟轉換稱為「合縱連橫」。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傳說張儀主張連橫蘇秦主張合縱,兩人又同是鬼谷子門下弟子,師兄弟作為對手,很有戲劇性,又因為水平相當,所以爭鬥起來相當有看點。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比張儀晚死26年。有學者依據此書考證認為,張儀在前,蘇秦在後,當張儀在秦國當宰相時。蘇秦還是沒有登上政壇的年輕人,根本沒有和張儀打過交道。張儀的真正對手是公孫衍,公孫衍才是合縱策略的倡始者。


那我們先來看一看,張儀和公孫衍之間精彩的對手戲,領略一下縱橫家們的風采!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起初,張儀和公孫衍在秦國,那也是同事關係,不過從職級上來說,張儀只是客卿,公孫衍則已官至大良造,那是秦國最高爵位,本來有希望成為秦國下一任相邦,結果讓張儀橫插一棒,搶了過去。


公孫衍在魏國出生,後來前往秦國參軍,因軍功卓著,逐步晉陞為將軍,並參與到秦國和魏國的河西之爭中。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率軍向魏國發起進攻,魏國抵擋不住秦軍進攻,只好割地求和。此後,公孫衍繼續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名將龍賈,斬首八萬,秦軍徹底佔領河西之地,魏國再無反抗之力。

公孫衍憑藉雕陰之戰的卓卓戰功,獲得秦國最高爵位-大良造,達到軍旅生涯巔峰。

就在這時,魏惠文王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希望他能勸說秦惠文王,停止進攻魏國,已獲得喘息之機。於是公孫衍提出趁秦魏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

此時,張儀跳出來反對,給秦惠文王好好分析了一下局勢:,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


秦惠文王在對公孫衍和張儀不同的路線進行權衡後,任命張儀成為新一任相邦,公孫衍失意離去,投奔魏國。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魏惠王雖然被公孫衍打得夠嗆,但是戰國時期,最重視人才,對於公孫衍的到來非常歡迎,並立馬任命公孫衍為魏國犀首,令其統領魏國軍隊。


而此時,魏國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國力衰退。公孫衍於是採取合縱的策略,他先是找到齊國名將田朌,動員他一起進攻趙國,還說只要出兵五萬人就可以很快擊敗趙國,田朌認為趙國沒那麼多弱,五萬人肯定攻不下,公孫衍勸說,如果說的太難,齊國國君不會同意的,先說的簡單點,一旦出兵,如果有危險,兩國國君肯定會繼續出兵支援。後來果然如此,趙國被打敗。公孫衍立下在魏國的首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證明了合縱策略可以成功。

秦國和張儀感受到威脅,雖然此次魏國的目標不是秦國,但是為了防止魏齊聯盟恢復實力,還是要在萌芽期間就給他滅了,於是張儀軟硬兼施,破壞魏齊楚三國合縱,通過進攻魏國,拉攏齊國楚國,第一次合縱聯盟被粉碎。


在這種形勢下,公孫衍和魏相惠施開始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相王」事件。五國相王,也就是諸侯國之間相互承認對方君主王位。誰知道此舉引起齊國楚國的不滿,魏國稱為也就罷了,燕國、中山這樣的彈丸小國也敢稱王,那這個王也太沒有價值了,秦國更是一如既往的破壞。所以本次合縱聯盟,除了標誌着周王權威的徹底消失,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這次合縱失敗之後,魏國徹底倒向了秦國,加入連橫聯盟,主張合縱的魏相惠施被罷免,魏國請來了張儀擔任魏相一職。

張儀當上魏相後,秦國便向魏國和韓國借道進攻齊國。齊威王派軍應戰,頑強抵抗,大勝秦軍。

秦國的這場失敗,使張儀的連橫策略遭受挫折。魏國內部主張親齊的勢力再次抬頭。齊、楚兩國要求驅逐張儀,魏國也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遊說,爭取合縱。於是,力主合縱的犀首公孫衍被迎為相邦,而張儀則被逐回到秦國

公孫衍出任魏國相邦之後,先後出訪趙國、韓國、燕國、楚國,遊說諸國與魏國聯合,對抗秦國。在得到列國首肯後,以抗秦為目標,以楚懷王為縱約長的合縱聯盟再次形成。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

這是一次成功的合縱,也是公孫衍個人威望的頂峰。

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天天要聞

可惜,實力的差距,加上各國利害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實際出兵攻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三國,聯軍氣勢洶洶來到函谷關外,結果一戰而潰,作為主力的魏國再次損失慘重,無奈求和。

合縱再次失敗,公孫衍也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後來到了韓國,再次暗中組織合縱事宜,結果秦軍直接進攻韓國,盟國竟然無人敢於支援,韓國打敗,公孫衍逃走。


張儀和公孫衍作為戰國後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相愛相殺多年。我個人認為,公孫衍的外交能力不在張儀之下,軍事才能更是遠勝張儀。如果不是接受魏王賄賂而停止進攻魏國,從而失去了秦王信任,以他的地位和功績,也許就沒張儀什麼事情了。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就是因為戲劇性的轉折,歷史才如此精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