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這是有講究的

2022年06月29日02:36:13 歷史 1270

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一是為了順應天道,另一個是避免產生冤假錯案,同時在秋後問斬能起到最大的震懾效應。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在看到有犯人被處決時,除了那些十惡不赦的罪犯會被斬立決外,主審官對待普通的犯人都會加上一句秋後問斬,這樣的慣例使得有些犯人能夠僥倖多活一段時間,如果能趕上大赦天下,很可能有些犯人就避免了死刑,這種制度最早起源於漢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計,是有一定的根據的,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其中的講究:

一、順應天道

​​​在古代人們都是比較迷信的,相信天人感應,殺人也是一件有違天道的事情,人們認為秋天萬物蕭瑟,正是生命終結之時,所以在這個季節殺人不會受到天譴。而且秋天在五行之中對應着金,適合動用刀戈,所以選擇秋天來行刑。

為什麼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這是有講究的 - 天天要聞

二、避免冤案

在古代由於科技水平不發達,很多案件缺乏證據,判決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審判官的經驗,在這之中很可能有冤假錯案,而且古代殺人需要上報皇帝複核,由於古代交通不太便利,這個過程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選擇秋後問斬就給了那些冤假錯案翻案的機會,這也是一種仁政的提現。

為什麼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這是有講究的 - 天天要聞

三、震懾作用

選擇秋後問斬還有一個原因是跟人們的生產方式相結合,在秋後是一年中最為清閑的時間,人們有時間來觀看行刑,在這個時間對犯人用刑能夠起到最大的震懾作用,畢竟如果沒人觀看用刑,古代的通信也不發達,僅僅依靠人們口口相傳,震懾作用就會大大折扣。

為什麼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這是有講究的 - 天天要聞

你知道為什麼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後問斬嗎?有什麼講究?歡迎留言討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隨着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進一步發揮,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銅川博物館作為綜合性博物館,充分利用資源和空間,推動文物資源活...
慶余年2:看懂范閑的兩大冒險動作,才明白慶帝為何不殺他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看懂范閑的兩大冒險動作,才明白慶帝為何不殺他

范閑意外當上了監察院一處處長。從北齊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殺范閑,情急之下,范閑假死,騙過了所有人,包括慶帝。當聽到「噩耗」,慶帝甚至連鞋都沒穿,就跑到大殿專門聽侯公公的彙報。然而事實上,范閑根本沒死。沒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一直以來,欺君之罪,是死罪。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通訊員 吳怡蓉 黃志鵬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當日上午,東湖高新區關工委聯合青志協、明楚王墓文管所組織灣郡社區30多名青少年走進武漢龍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開展歷史文化研學活動。活動當天,孩子們在遺址公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路上探尋婆婆樹、龜碑...
AI重現!原來「辛追夫人」長這樣 - 天天要聞

AI重現!原來「辛追夫人」長這樣

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院獲悉,「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5月17日首次公開發佈,分別為年齡約35歲的全身坐姿版和50歲左右的頭部形象,它以上世紀70年代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出土時的頭部掃描X光片為主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