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2022年06月18日09:20:19 歷史 1299

漢匈漠北大戰結束後不久,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2歲,又過了十多年,衛青也病逝了,短短10多年時間大漢的帝國雙壁雙雙隕落,同時期,當年那些跟隨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封狼居胥的老兵強將也老的老、病的病、傷的傷。所幸這一時期漢帝國與匈奴沒有大的戰事,但帝國軍界軍事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已然暴露無疑,漢武帝劉徹已然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就在衛青去世後不久,劉徹就開始着重培養李廣利為漢軍新的統帥。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李廣利是劉徹最寵愛的小老婆李夫人的哥哥,憑着劉徹的愛屋及烏、憑着李夫人的裙帶關係,李廣利很快進入了劉徹的視線,李廣利從郎官(中級軍官)干起,一路走的很順暢,再加上彼時漢帝國對外的軍事行動寥寥無幾,李廣利也沒有得到多少軍功,作為以軍功立國的漢軍來說,沒有軍功,你是無法在漢軍中立足的,想當年,一代名將李廣不也是沒有軍功,終身沒有被封侯,以至抱憾一生。李廣利迫切需要一次機會來證明自己,幾乎說來就來。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夏天,因為漢武帝劉徹向西域小國大宛索要汗血寶馬,被大宛王拒絕,武帝震怒之下,下詔討伐大宛,而李廣利就是此次軍事行動的總指揮。李廣利率領6萬漢軍從帝國的西部重鎮敦煌出發,李廣利所到之處,沿途各個小國攝於漢軍的軍威紛紛出兵出糧相助漢軍。唯有輪台國不降,還拒絕漢軍通過輪台國境,李廣利毫不猶豫地對輪台國發起了滅國戰爭,結果不出意料,在龐大的漢軍攻勢下,孱弱的輪台國迅速被攻滅,成為了大漢的國土,此後輪台成為了漢軍在西域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在攻滅輪台國後,漢軍先頭部隊三萬人順利推進到大宛王都。大宛軍趁漢軍初來乍到率先攻擊漢軍,結果被漢軍密集的弓弩射殺,損失慘重。大宛軍只得改變戰術,逃到城堡內憑藉城牆負隅頑抗,戰爭又一次進入了膠着狀態。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李廣利的副將們紛紛請求李廣利停止攻擊,等待漢軍主力到達後在發起總攻,但李廣利認為漢軍勞師遠征,大宛本土作戰,漢軍利在速戰,一旦久拖不決,勢必會影響漢軍的士氣,到時候就更難辦了,不如趁漢軍初到,士氣正旺,且大宛新敗,士氣低迷,漢軍發起進攻,可以有意外的收穫。最終李廣利力排眾議,下達了漢軍總攻的命令,李廣利把攻擊目標選擇大宛的王城——大宛城,以收擒賊先擒王之效果。面對大宛軍的負隅頑抗,李廣利改變戰術,他命令漢軍掘開大宛城的水源,切斷大宛城的水源供給,並把大宛城團團包圍,四十多天後大宛城終於受不了了。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大宛城內的大宛貴族們相互商量道:「漢朝之所以來攻打大宛,是我們國王毋寡隱藏了好馬而殺害了漢朝使者。如果殺掉國王毋寡並拿出好馬,漢軍之圍當可解脫;即使不解,再奮戰而死,也為時不晚。」大宛的貴族們都認為這樣對,於是,合謀殺死了大宛王毋寡,打開城門向李廣利投降,李廣利順利進入了大宛城。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李廣利佔領大宛城後,擁立大宛貴族中過去待漢人友好的昧蔡為大宛新的國王,並留下部分漢軍長期駐紮在大宛,同時,在大宛全境挑選了3000匹汗血寶馬帶回長安。戰後,李廣利因功被冊封為貳師將軍、海西侯,並成功躋身漢軍統帥的高位。

一戰滅兩國,紈絝將軍李廣利締造大漢在西域的超級霸權 - 天天要聞

莽子曰:李廣利起於微賤,個人作風雖不檢點,且不體恤士卒,見利忘義,離名將的要求遠矣。然衛青霍去病後,漢軍中可堪大任者鮮矣,李廣利以李夫人之故,見幸於武帝,武帝以上將軍任之,李廣利率漢軍橫行沙漠,萬里奔襲,滅輪台、戰大宛,擒大宛王,揚威西域,威震四方,亦不失偉丈夫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