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2019年12月07日00:10:16 歷史 1776

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 天天要聞


當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中方代表索額圖的眉頭舒展開了,俄國代表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在這個條約上,外興安嶺劃給了俄國,而在這道外興安嶺的分界線上也是模糊不清。我們不討論清廷對於條約邊界的不專業,我們這裡只講雅克薩之戰中較為重要的第二次雅克薩之戰。這一戰,其實清軍勝的不像史書上寫的那麼簡單。中外差距,看看這個時候到底有多明顯。而這一切,隨着兩次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被清朝給忽略掉了。

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 天天要聞


雅克薩之戰,總共分成了兩次。第一次,是由都統彭春率領清軍用紅夷大炮摧毀俄軍在雅克薩建立的木質城堡最終獲得勝利。此戰,俄軍擁有450名人以及300支火繩槍。之後,清軍將雅克薩的城堡拆除後撤軍。不過,俄軍也算是死皮賴臉。在當年,也就是1685年夏天,再次回到雅克薩築成。這一次,俄軍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全新的,土木混合結構城堡在雅克薩重新屹立而起。


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 天天要聞


【張狂國學】曾國藩全書 全4冊 歷史人物傳記家書冰鑒書籍198書T

¥88

購買


康熙皇帝對於俄軍無恥的行為也難以容忍,在黑龍江迅游一圈後,設置黑龍江將軍。隨後,薩布素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負責對雅克薩之戰的指揮。說到這一次雅克薩之戰,真為清軍感到「汗顏」。號稱火器裝備率達到50%的清軍,此戰依然是大刀長矛出戰。其中,火槍配備不到100支。而此戰,清軍出動了3000人。要不是彭春建議「欲取雅克薩諸城,非紅衣炮不可破」,估計出現在俄軍面前的清軍,跟大興安嶺山裡的土著強不了多少。


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 天天要聞


相比於清軍,俄軍此戰,有800多名士兵。由於在17世紀中葉後,大量的輪式燧發槍出現在軍隊中。此戰,俄軍裝備了850支燧發槍,100支火繩槍。當然,攻城戰比的不是誰槍多,而是誰的炮多。清軍裝備了大量的紅夷大炮,不過就算這樣,清軍依然靠人數多圍城取勝的。這是何緣由?怪就怪清軍把科技樹點錯了,在清軍的科技樹上,火炮全面向輕型火炮上面發展。「騎射乃滿洲之根本」的清軍,對於城戰本身就不是很熱衷。對於火銃的裝備,也大量給了漢軍。因為,被滿清騎兵擊敗的火銃,本身在滿清看來就是低了一個檔次。此時,清軍的紅夷大炮多為6磅炮。而在之前不久,鄭成功在攻克台灣的戰役中,明軍火炮多為18磅,甚至有24磅炮。在最後的總攻中,明軍火炮的射擊令荷蘭人心理崩潰。在圍城7個月後,這種炮擊會令人不得不投降。而此次雅克薩之戰,辛虧康熙已經儲備了三年的糧食供應大軍,否則圍城十個月的清軍老早就因糧草不繼,再做打算了。


清軍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得圍城餓死對方?雅克薩之戰多虧俄軍兵少 - 天天要聞


我們應該感謝俄國,因為俄國和清軍的戰鬥相比於荷蘭和鄭成功,真的是菜雞互啄。不過,我們也應該怪俄國太菜。由於東北對於俄國核心區域太遠,俄軍正規軍沒有參戰。要是能見識俄軍真正的戰鬥力,我想被打疼的清軍會更重視武器升級一些。而鴉片戰爭的種子,就不會在此刻就種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