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2019年11月13日06:15:08 歷史 1201

項梁原是下相縣人,也即今江蘇省宿遷人。項家世代為楚將,其父項燕,楚國著名將領,後被秦將王翦擊敗,自殺身亡,楚國隨即覆滅。項梁父喪國亡,家仇國恨讓他恨秦朝入骨,後來秦末大亂,智勇雙全的他,乘勢起義,組織八千江東子弟兵,匯入了推翻秦朝的洪流,一路凱歌,節節勝利,成為了反秦主力軍。

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 天天要聞

那麼,智勇雙全的項梁,最後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呢?這就得說說前208年的定陶之戰。項梁自在東阿打敗了秦軍,替田榮解了圍後,仍對被他打敗的章邯窮追不捨,一路又幾次交鋒,章邯抵擋不住,只好率軍退守濮陽城。項梁數度攻城不克,遂移軍進攻定陶。然而,定陶亦有秦軍死守,項梁久攻不下,他乾脆派劉邦和項羽繼續領兵西征,自己駐兵城下,守株待兔。

此時的章邯,已經休整了軍隊,蓄勢等待機會。他雖固守濮陽,但還是天天派兵出去偵察楚軍軍情,一邊又向各地徵調兵馬。

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 天天要聞

項梁西征以來,逢戰必勝,心裏不免驕傲,覺得秦軍不過如此,所以,在定陶城外的他,看到秦軍增援不斷,他沒想到要把劉項二人召回,也沒有加強警戒和防範,而是天天在帳中大吃大喝。而那些將士們看到項梁如此,也懶得管事,不是喝酒,就是睡覺。這些情況,章邯已經偵察得一清二楚,覺得機會來了。

其實,這個時候,項梁的謀士宋義看出了端倪,便提醒項梁,秦軍在增兵,希望他注意秦軍的動向,早作準備,不能麻痹大意。誰知項梁聽後,卻譏笑宋義多慮了。宋義見項梁驕橫,便找了個機會,自請使齊去了。宋義使齊後,更沒人在項梁面前多嘴了,項梁繼續飲酒作樂。

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 天天要聞

然而,就在項梁麻痹大意之際,章邯卻從濮陽悄悄率軍開始進攻定陶。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章邯令士兵銜枚疾走,連夜趕到定陶城外,兵分兩路殺入楚營,可憐楚軍還在楚中酣睡,猛聽得殺聲震天,很多人夢還未醒就做了刀下鬼。

項梁夢中驚醒,提着身邊一把短劍,匆忙應戰,只見章邯握着大刀殺將過來,兩人短兵相接,項梁早就慌了,沒過三五招,章邯橫掃一刀,就將項梁劈成了兩半,一代英豪,就此殞命。

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 天天要聞

項梁之死,只證明了一個不變的道理:驕兵必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佈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着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