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入侵,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嚴重衰微,於內不能有效治理,於外不能禦敵自立。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後繼,探求中國的出路,但終究無補於大廈將傾,革命成為歷史的必然。
辛亥革命首義成功在武昌,導火索是四川保路運動。
辛亥革命推翻大清王朝,首義成功在湖北武昌,導火索卻是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以其驚心動魄的時代偉力,打開了中國進步閘門,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了道路,成為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它為探索國富民強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促進民主共和意識積聚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推動民族經濟發展和工人階級成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掃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礙、準備了思想條件。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武昌起義浮雕。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夠亦步亦趨走別人的道路實現自己的發展振興,也沒有一種一成不變的道路可以引導所有民族實現發展振興。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絕境中開闢出前無古人的中國道路,之所以在傳統社會窮途末路之際絕處逢生再造一個輝煌燦爛、繼往開來的新文明,就在於順應了歷史潮流,成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人心之所向。
今天的中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電影《辛亥革命》海報。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偉大的事業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這種事業是正義的、宏大的,而且因為這種事業不會一帆風順。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是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就必須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鬥。
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們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以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先驅的奮鬥精神,激發炎黃子孫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鬥志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滄桑巨變中,中國共產黨是辛亥革命精神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以弘揚民族復興精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為己任;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