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2021年09月20日16:13:06 歷史 1890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金澤大學和鳥取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稱在分析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發現的約1500年前古墳時代人骨的DNA過程中發現,古墳人DNA中包含東亞人遺傳特徵,這些特徵與現代日本人遺傳特徵幾乎一致。《朝日新聞》稱,這意味着古墳人可能為現代日本人的直系祖先。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代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裔,而不是傳說的是朝鮮移民。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是古代從中國北方大陸移民到日本列島的。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在2020年夏天也公布,日本人與我國北方漢族在基因上一致。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漢族人群可顯著分成7個亞群:北方漢族、西北漢族、東部漢族、中部漢族、南方漢族、東南漢族、和嶺南漢族。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在大約3000年前,就是商朝的時候,從中國東北方向,就有人開始進入到日本列島。這就是現代日本的直系祖先彌生人。這些彌生人在日本遇到了少數原始主著,就是所謂的繩文人。大批的彌生人和少數繩文人相互通婚,就有了現在的日本人。但是從基因來看,日本人的祖先應該來自於河南河北地區,而不是山東,日本人沒有繼承到新石器時代東夷人高大的身材。

實際上就是繩文人也是從中國大陸渡海去日本的,只是他們是在新石器時代進入日本的,同時他們屬於南島基因,並不是東北亞基因。他們的面部骨骼較大,輪廓清晰,體毛較重。而日本皇室則是典型的彌生人特點,臉部輪廓較平滑,眼睛單眼皮比較多。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據《朝日新聞》介紹,彌生時代是亞洲大陸的人類移居日本列島的開端。在彌生時代之後,中國漢族等東亞民族開始渡海移居日本。因此現代日本人是,從中國大陸相繼渡海而來的,繩文人,彌生人和漢族的後代。其實就是承認絕大部分日本人其實都是古漢族的後裔。對此網友表示,這要是真的,那看看日本近代以來這100多年的行為,真是不肖子孫數典忘祖啊!就應該大義滅親。

彌生人帶來了文字,工具,農業,並且成為了統治階級。彌生人樣貌細眉長目,身高體長,膚色白皙。第一代神武天皇應該就是彌生人。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要說區別,日本人和漢族以及朝鮮人,最大的區別是日本有一定比例的矮黑人基因。而漢族和朝鮮人有一定的蒙古和通古斯基因。而且,部分漢族和部分朝鮮人有東夷人的高大基因,日本也沒有。這是兩者三個比較大的區別。

從基因來說O2(舊O3)基因在漢族當中有80%以上的比例,同樣O2基因在日本也是最高比例。蒙古和通古斯的C系基因在日本則非常罕見。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身高與營養有非常大的關係,但是,真正有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基因。因為在中國和朝鮮有一部分東夷人高大基因。因此在中國和朝鮮高個子,大長腿的比例遠遠超過東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

不肖子孫!日本發現:大和民族祖先是中國人!網友:早該大義滅親 - 天天要聞

在山東焦家遺址,這個距今5000-6000年前的遺址當中發現的男性身高至少都在175以上,甚至還有2米高的大漢遺骸。這就是中國高個子基因的最初來源。而日本人沒有這種基因,因此,從古至今,我們都喜歡叫日本倭國,就是小矮個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民國銀元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貨幣見證,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賣市場中價格斐然,極具收藏價值。下面為你介紹 5 種拍出高價的民國銀元。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2021 年北京誠軒秋拍,此幣以 2599 萬元的高價成交。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着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