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2021年09月19日23:21:02 歷史 1424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一聲莊嚴的宣告,預示着這個國家將告別一百年來的動亂。「中華人民站起來了」——代表着中華民族向世界發聲的正是毛澤東。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經過歷史的檢驗,毛澤東走上了歷史的舞台,他將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明確了中國的發展方向,在歷經艱險之後,他與眾多共產黨人一同開創了新中國。為什麼共產黨能夠開創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毛澤東思想,是中國能夠走向復興與成功的根本。

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領路人,在1949年高票當選國家主席職位,作為新中國第一任國家主席,毛澤東不負眾望,在頭一個十年穩定住了國家的局面、給國家帶來了重大的建設項目、推進改革、改善民生,在各項工作中出色地表現出來一代大戰略家的遠見卓識。

本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毛澤東第一個十年任期結束後,誰能接他的班?最後又是誰成為了新中國第二位主席的。

1949年,面臨中國百廢待興的時刻,毛主席時年56歲,作為一名政治家,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從1921年創建中國共產黨算起,他已然革命28年,嘗遍了革命道路上的艱辛苦楚。他作為富有理想的新一代革命者,高舉旗幟為了祖國堅持奮鬥。28年的拼搏終於迎來了這一刻,要是一般人,面對這一刻,本應覺得大事已畢,自己應該享受待遇,而毛主席作為開國領袖,卻絲毫不敢放鬆。

在從河北的西柏坡進入北京之時,他就提醒過自己,也提醒自己的革命戰友與隊伍,「我們是進京趕考,絕不做李自成」!建國之後,他更是時刻謹慎小心,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中國還遠沒有脫離危險的境地,還需要他們更加努力。

1949年到1959年十年的時間,毛澤東兢兢業業完成自己的工作,這十年的時間,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的改造,經濟贏得快速發展,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朝鮮戰爭到「第一個五年計劃」,每一個戰略大決策都少不了毛主席日夜操勞與思考。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經過十年的奮鬥,毛主席來到了他成為主席的第一個10年,這個時間是他期盼已久的。他幾乎把一生都交給了革命、交給了黨。驀然回首,他也已經開始頭髮花白,國家開國十年之後,他也六十六周歲了。

眼看着中國在他的領導下已經開始走向正軌,他也開始想讓更加年富力強、更具有開拓精神的年輕人上來,接手國家政務。毛主席是一個積極果斷、雷厲風行的人,辦事從不拖泥帶水。大家也很習慣他的處事方式,他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大政治家,其獨到見解與思想在同時代往往很難被理解,但經過時間的發展,他的認識又十分正確。

但哪怕是建國後,威望無兩的毛主席在提出自己想法時,也常常會被其他同志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毛主席身為國家主席,任務重大,有很多想法都需要進行黨內商議。其二,毛主席有些想法高瞻遠矚,其超前的眼光並不被很多人理解。

1955年,毛主席就黨內小組會議提出要卸任主席的職位,讓更年輕的人來擔當國家主席,這在小組內掀起來一陣討論。在那個時候,沒有人能夠知道,誰能夠取代毛主席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在那個時候,毛主席是國家最為重要的精神與實際領袖,歷史地位與實際職務無法被人取代,經過毛主席的要求,黨內小組還是認可了這個說法 。

1957年,毛主席在與黨內外重要人士溝通的過程中,也在講話時提及此事。眾人都認為毛主席只是說說而已,因為大家看到毛主席身體健碩,而且在那個時候,國家還很需要像毛澤東這樣一位能夠合理處理問題的國家領導人。

1958年,毛主席正式發表聲明,他決定辭去國家主席的職務,只保留黨主席。據他說,一方面可以節省時間為黨做事,另一方面可以節省時間,對自己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好處。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從周恩來到下邊的各級領導、黨員有很多人對此提出反對意見。

但是,毛澤東卻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變,很多人也知道毛主席從來行事果斷,不拘泥於定式。經過毛主席的一再堅持,黨組織最終向後妥協了一步,那就是黨內決定創立「名譽主席」這一職位,由毛澤東擔任。其實,毛主席根本不在意這些名譽,早在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時,毛澤東就堅決地推辭了「大元帥」軍銜。

毛主席從二十幾歲參加革命,到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毛澤東可以說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全過程,也領導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他已經與共產黨密不可分,不能讓毛主席脫離黨的主席這一職務,已經是黨員們共同認同的底線。

從1955年開始就已經想要退出職位的毛澤東,到了1959年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人大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會上宣布自己將退出國家主席的職位。那麼,毛主席卸任國家主席的職位,誰來干?誰能領導中國人民?正是人生好時光的毛主席要幹什麼去呢?

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很多人感嘆時光流轉太過匆匆。毛主席一生熱愛學習,從年少時的「學不成名誓不還」,到學生與少年時代的「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再到「烏蒙磅礴走泥丸」的青年豪氣,再到「當年鏖戰急」的中年回憶,等到毛澤東接近老年之時,又回憶當年,「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只恨時間太匆匆。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他在戰亂時一邊躲避着大炮與飛機的轟炸,一邊刻苦讀書,鑽研中國日後的發展方向。他為了能夠擠出更多的時間,幾乎常常在辦公桌上一坐就是一個半天。

建國以後,國家面臨著百廢待興的狀況,可謂「一窮二白」,國家的政務、軍務繁忙,讓年過半百的毛主席更加的辛苦和勞累。毛主席身為國家主席,本來就已經工作繁忙,再加上還要了解全國人民的民生情況,再加上整個國家的工業化、農業改革,事情千頭萬緒,要想處理好,並不簡單。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為了節約時間,總是在書房裡處理政務,他書房就在中南海的一角,那是他生活與工作的地方,他起名菊香書屋。按照正常的規定,毛主席可以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毛主席執意不肯就是要住在自己的書屋裡,很多的老黨員與領導,怎麼勸都無濟於事。

毛主席每個月有五百多元的工資,自己雖然勤儉節約,但光是租房子的費用就要花去一百多元,還常常要接濟革命多年以來的朋友、親人、戰友、同志,還好他的《毛澤東選集》暢銷海內外,尤其是海外稿費補貼了毛澤東開支不少,否則,毛主席的工資是絕不夠花的。

自從當了全國主席開始,毛主席就對於權力有着十分謹慎的態度。他曾經一再警告下屬,現在的中國還很窮,黨員幹部要吃苦在先,處理政務要以公平為要。

毛主席在政務上的處理,總能直接抓住問題的關鍵,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毛主席處理人情世故的能力也非常強,在毛主席老家的人,也難免要求助於毛主席,毛主席對於事情能夠合理的辦好,既不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又能夠合理的幫助到老家的親人與朋友,盡量分擔一下他們的困難。

毛主席干工作十分認真,很多時候認真工作到忘記了吃飯,照顧他生活的幹事員總是要把飯菜熱了好幾遍,毛主席才能吃上飯。

如此忙碌的工作,有時候也讓毛主席感覺辛苦與勞累,他解決勞累的辦法無非是在書房旁邊的院子里走動走動,活動一下筋骨,與警衛戰士聊聊天。

毛澤東在主席的崗位上一邊辛苦工作,一邊也在思考着整個國家的未來。中國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一個新的國家,如何能夠讓共產黨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更好地服務於人民?這是他最為關心的事情。

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有那麼多的同志犧牲在了解放的道路上,這個國家一定要越來越好,才不辜負這些人的犧牲。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從毛主席的著作我們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他也是一步步從青年時代的懵懂逐漸成為一個有着深遠眼光的大戰略家。毛主席的思想的形成在於他中年以後,隨着見識的積累,再加上天生的聰慧,逐漸開創了一條能夠帶領中國走向未來的道路。

從1949年到1959年,他在執政的前十年中,完成了無數今天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大事,「一化三改造」、兩個「五年計劃」、「消滅娼妓」……一件件大事使軍閥混戰、思想動蕩、百姓苦不堪言的舊中國變成了,擁有初步工業化、政治清明、人人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那個時代激情火熱、勞動光榮,這是毛主席的正確領導,更是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的團結奮進。

毛主席是一個有着深謀遠慮的人,他發現共產主義與自己思想還是有着向前發展的空間。他經過思考發現,1959年的中國還有再發展的空間,但是等到幾十年後,中國的發展會不會停滯?他的路線還需要進一步的成熟與探索,接下來,他還是要解決中國在以後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做準備。

為了解決中國以後的重大問題,毛主席需要利用自己的時間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每天政務繁忙,他抽不出時間來進行對中國發展理論的深入研究,毛主席於是想到,卸任主席的職位,讓其他人擔任主席,而他,要研究更加重要的問題,為後來的中國鋪路。

經過毛主席幾次三番地提出卸任國家主席職務,去做一個學術調查員。這在當時黨內高層看來實在出乎意料。但毛主席的決策總是這樣超出時代,按照他的邏輯,這些事情當然都是在情理之中。

那麼,如果毛澤東卸任國家主席,誰能當主席呢?

毛主席執意要當學術調查員,進行學術研究,這在黨小組內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全國人民對毛澤東當主席幾乎可以說形成「定式」,這些年,毛主席在政務上、軍事上、戰略上的能力有目共睹,大家都認為,到目前為止,沒人能夠成為下一個比毛主席還能勝任這個位置的領袖。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經過毛主席一再請辭,黨內進行激烈討論後,決定讓毛主席一生的戰友,「紅軍之父」朱德擔任國家主席一職。按照資歷來說,朱德是完全能夠成為下一個人選的。在井岡山會師的時候,就是「朱毛」紅軍會師,朱德作為中國解放軍的總司令,當然是毛主席之後的第一主席人選。

雖然,有許多人推薦,但朱德卻並不願擔任國家主席的職位,他認為,自己比毛主席還要大七歲,已經是一把年紀的人了,不適合做主席。

朱德在黨內工作多年,在重要的事務處理上,也有着豐富的經驗,有時候,毛主席沒有時間處理的事務。朱德也可以作為代理處理,朱德作為主席是有這個能力的,可是朱德一生謙遜,再加上年紀較大,害怕勝任不了國家主席這個職位。

於是,朱德就向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鄧小平,推薦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劉少奇。

朱德專門為了這件事給鄧小平寫信,朱德覺得劉少奇同志合適做國家主席。劉少奇在黨內也是一位資歷很深的老同志,延安時期就是五大書記之一,屢經考驗,為黨和人民作出了許多貢獻。

他在人品上極為正直,能力上出類拔萃。做人謙遜而不卑不亢,一直在黨內擔任重要職務。最終,經過多番商議,和許多高層人物的互相妥協,劉少奇在第二屆人大二中全會上正式被選為國家主席。

在劉少奇作為國家主席期間,中國加強了與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很多國家的聯繫與交往,在外事活動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劉少奇同志也十分重視黨內民主,遇到問題及時與黨內眾多同志、毛主席商量對策,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一個主席的能量。

與此同時,毛主席終於可以抽出時間,來研究中國的社會與發展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的社會需要進入一次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將會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1959年,本已決定退居二線的毛主席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本該退下去的毛主席開始思考如何解決新的矛盾。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毛主席在這一年已經到達人生頂峰,如果徹底退下來做個安穩職位也無妨。

可對毛主席那一代人來說,國家和人民永遠站在第一位,如何對國家、對人民好,他就該如何做。毛主席作為社會調查員在最後的時間裏,他完成了中國社會的兩大變革,通過調動革命隊伍的方式開啟一個時代,是中國最為深刻變革的種子。

自有秦以來,從兩千多年的王朝變幻對百姓來說只總結成一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有毛主席僅僅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解決了2000年來最為難以邁過的那一道關卡,讓人民當家作主。

更為關鍵的是,在毛澤東的最後的時刻,不光光為中國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還將未來的路交到了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手上。

歷史由此進入了一個變革的時代!

毛澤東作為國家的主席,最為重要的思想家、大戰略家,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大筆一揮,完成了自己對於中國最後的塑造。他高瞻遠矚的看到了中國即將要到來的變化,並且順應潮流促進中國變化的發生,他的推力是中國進入新時代最為重要的力量。

這一切的起點,來源於毛主席最為重要的一句話,那就是「為人民服務。」「人民」是毛主席終其一生所要創造的團體,這個團體要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足以帶領中國完成偉大的復興,甚至可以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1959年毛澤東執意卸任主席,有人推薦朱德,為何最終劉少奇當選?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終其一生所要完成的就是要讓祖國再次強大起來,在耄耋之年哪怕他身患重病,也在外事接見、批改公文中度過,哪怕「改革開放」這一策略在毛主席時代也早有雛議,直到鄧小平主席上台,才完全實施。

所謂時勢造英雄,真正創造了這個時代的人就是毛澤東,尋常人能夠坐到國家主席的位置上開心還來不及,可是他早早地就打算退居二線,結果由於時事變遷再度出山。

事實上國家主席一職已經不能完全承載毛主席那超越時代、穿透未來一生的大戰略、長遠目光。

大忠大勇,大仁大義,毛主席卸任國家主席一職時就做好了退休的打算,因為在他心裏只有一個目標:偉大的中華民族再次崛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