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2021年08月23日11:12:02 歷史 1329

說起日本,便不得不提及其獨樹一幟的「風俗業文化」。

然而,日本風俗業的出現是古已有之的,從早期的原始崇拜,到後來戰國時代變遷,再到近代戰爭影響。

將這種不足為外人道的文化,逐漸成了日本為之搖旗吶喊的國家產業支柱。

巫女時代

每個地域的歷史起源都離不開最原始的宗教崇拜,日本也不例外,自傳說中的邪馬台女皇卑彌呼開始。

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

——《魏書·東夷傳·倭人》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公元6世紀到公元8世紀,依舊處於母系社會的日本迎來了歷時兩百年的「巫女時代」。

早在日本的創世神話中便有象徵太陽的天照大神,被海神須佐之男觸怒,躲進了天岩戶中,頓時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

舞蹈女神天鈿女命手持竹葉,站在倒置的木桶上,於天岩戶洞外跳舞,結果因跳得太賣力,舞衣掉落。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眾神看到後哄堂大笑,天照大神聽到洞外音樂與戲謔的笑聲,忍不住探頭觀察,就這樣天照大神又回到了天空,大地重見了光明。

自此以後,這種舞蹈便成了祭祀神明的「神樂」,跳舞的女性也便成了巫女。

此後,巫女便成了聯繫神明與人間的職業媒介,被稱為「神諭的聆聽者」。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巫娼」

與神話中的賣肉舞蹈一樣,神明往往通過肉體來傳達旨意,巫女再用肉體向信徒傳達。

但隨着隋唐時期,佛教的流入,日本巫女的地位逐漸下降。

久而久之,神性不在,有的只是能歌善舞的特長,而年邁的巫女則只能完全淪為「巫娼」。

從取樂神明,到取樂貴族,再到「巫娼」,可以說日本風俗業的發展是伴隨其創世神話一同誕生的。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戰國時代

簡陋而又落後的國家政權對此也並不是不聞不問。

十一世紀的鎌倉幕府成立了第一個國家公娼制度——游君別當,鼓勵游女賣藝賣身的同時,還負責調解有關於游女的相關訴訟。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16世紀的室町時代也成立了傾城局,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更是為了削弱大名鬥志,鼓勵大名、武士們與游女整日縱情聲色。

幕府時代晚期,全國上下,近三成人口患有梅毒。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南洋姐

雖然在1873年明治政府推行了《藝娼妓解放令》。

但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國家在工業化道路上的經濟需求,政府同樣鼓勵日本女性出國打工。

從未經受過任何教育培訓,沒有任何職業技能的日本女性,被當局政府或騙或逼得威壓之下,前往東南亞各地。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在1870年至1920年之間,有近十萬女性被「逼良為娼」。

可事實證明,南洋姐的政策對於國家創收也行之有效,據日本國立圖書館的匯款資料統計中稱,當時「南洋姐」的海外匯款數目在日本外匯中排名第五。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1920年,躍居軍事大國的日本開始正視自己的國際形象,推出了「禁娼令」,召回了東南亞各地的「南洋姐」。

而這些「南洋姐」回國後,沒有一技之長的她們,只能繼續從事與此相類似的職業。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近代戰爭

隨着在二戰中的失利,日本擔心美國軍隊在登陸後荼毒日本女性,便異想天開地設立了一個「官方慰安」計劃——「RAA」機構。

在一年的計劃中,有55000名女性參與到這個計劃中,同樣的,隨着後期性病盛行,國際社會幹預,日本不得不發佈《賣春防止法》,關閉RAA,遣散慰安女。

這些走上街頭的慰安女們,並沒有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而是繼續出現在街邊茶舍、酒館之中。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妥協

1985年,隨着《風俗營業法》的出台,日本政府選擇對這塊灰色行業採取依法管理的政策。

與此同時,風俗店也如雨後穿筍般不同出現。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數據表明2018年,全日本20~29歲的女性中,從事風俗業的人口達到5%。

而風俗業的利潤也實在高的出奇,同樣是2018年,日本風俗業服務取得的經濟效益占同年日本GDP的1%,與日本一年的國防費用相持平。

從「巫娼」到「風俗女」——日本文化的「從良之路」 - 天天要聞

風俗行業所帶來的危害毋庸置疑,在多次嘗試過「壯士斷腕」的努力失敗後,日本還是選擇了與「傳統文化」相妥協,並完美的踐行了那句「既然難以反抗,不如欣然享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中】 意公子 著有網友說,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治癒了他。還有人說,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他從極度悲傷的情緒中拉了出來。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擁有這種恬淡的處世態度。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與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在《慶余年》的世界裏,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 天天要聞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拍攝於1966年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966年,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19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導語: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時空,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毛澤東。直至今日,國內外各界人士對他讚譽有加,在韶山沖,每天都有遊客排着長隊,只為瞻仰他的風采。這份跨越歲月的愛戴,源自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始終如一的為民
少女與兵器(09) - 天天要聞

少女與兵器(09)

前幾天和大家聊過了《少女與兵器(08)》的第八篇漫畫,不知道你看了嗎?有沒有為受傷的雪兒擔心呢?不過有一個好處,她的機能並沒有丟失,看來還可以繼續旅行的。 這次的內容裏面居然還有電磁炮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