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2021年07月21日17:53:42 歷史 1070

2004年冬天,82歲的楊振寧迎娶了年僅28歲的年輕女子翁帆

得知消息,坊間一下子炸鍋了!大街小巷的人們很不解:

翁帆的青春貌美,為何要嫁給白髮蒼蒼的楊振寧?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01

1922年初冬,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楊武之

虎父無犬子,楊振寧從小天資過人,又勤奮克己。4歲時的他,一年就能跟着母親認識3000個漢字。

15歲時,楊振寧就考入了當時很牛的西南聯大,師從王竹溪教授。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1945年,23歲的楊振寧赴美深造,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9年,楊振寧進入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正式開啟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年僅37歲的楊振寧研究出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成為了第一個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華人。

之後,楊振寧又潛心鑽研,得出了「楊米爾斯定理」得偉大成果,為物理界研究強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楊振寧一生的顯著的,在世界上產生影響力的科研成果不少於13項。有興趣的同胞可以在頭條,百度搜索拜讀學習。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自然》雜誌曾在2000年,列出了人類近100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前20位科學家。楊振寧與牛頓,愛因斯坦等一起名列其中。

所以說楊振寧是當今世界活着的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深受中外學子的崇拜!

另外楊振寧與他的原配妻子杜致禮還有着讓大家羨慕的53年婚姻。

杜致禮是愛國將領杜律明的女兒,從小飽讀詩書,精通琴棋書畫,是妥妥的大家閨秀。

22歲的楊振寧有緣成為了17歲杜致禮的數學老師,後來楊先生去美國深造,杜致禮遭遇了家庭變故。雖是短短的相處,可是兩人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1949年,27歲的楊振寧與22歲的杜致禮在美國的一家中餐廳邂逅,久別重逢的他倆再也不願分開,約定成為彼此的另一半。1950年,兩人如願舉行了婚禮!

之後楊振寧和杜致禮恩愛53年,生養大了兩兒一女。

02

1995年,75歲的楊先生攜同夫人杜致禮一起回國參加汕頭大學舉辦的物理大會,19歲的翁帆品學兼優,在一眾學子里脫穎而出,被學校選中做了楊先生夫婦的嚮導。翁帆寸步不離的陪伴楊先生夫婦,為他們端茶送水,同時請教了楊先生很多的物理知識。楊先生夫婦很喜歡勤快好學的翁帆,分別時特意留下了地址,囑咐她有事聯繫。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2003年11月,與楊先生相依相伴53年的妻子杜致禮不幸病逝,82歲的楊先生呆在清華園裡,常睹物思人很傷心就去了香港的中山大學。

2004年4月,即將研究生畢業的翁帆給楊先生寫信諮詢她的就業情況,楊先生約她在中山大學見面。時隔9年再次相見,82歲的楊先生依舊是那麼的學識淵博,只是沒了妻子杜致禮的陪伴,翁帆看到了楊先生的眼裡多了深深悲傷和孤單。

楊先生髮現翁帆早已從當年那個稚嫩的小丫頭長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舉手投足散發著知性美。像極了妻子杜致禮年輕的時候,內心升騰起一絲絲的溫暖。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那次分別之後,楊先生常會想念翁帆,往她的宿舍打電話。翁帆也很擔心楊先生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常叮囑他吃好穿暖。翁帆的同學打趣:楊先生不會是愛上你了吧?你們像極了熱戀!

果真楊先生對翁帆表白了,翁帆說:

當一個女人崇拜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又恰好愛她時,她是很容易愛上他的。

戀愛後,翁帆說服了父母同意她嫁給楊先生,楊先生也給他美國的兒女發郵件通知了他和翁帆的婚事。

2004年12月23日,在父母兒女的祝福聲里,28歲的翁帆和82歲的楊先生義無反顧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03

雖然相差54歲,可是楊先生和翁帆相知相惜,過着天下夫妻羨慕的小日子。

翁帆愛旅遊愛拍照,楊先生就為她買了隨身攜帶的高清索尼相機。夫妻兩人一起去看青海湖畔的油菜花開,去登鬱鬱蔥蔥的安徽黃山。

楊先生愛廢寢忘食的看書看報,翁帆擔心他的眼睛。白天楊先生書看久了,翁帆會拉着他去屋外的長椅上看風景。晚上,為了監督陪伴楊先生早睡,翁帆堅持10點後不玩手機。

另外翁帆為了保護楊先生的牙齒和胃,經常給他熬軟糯養生的葯和湯。翁帆倘若有個頭疼冷熱,楊先生更是着急的了不得,給妻子又是喂葯又是量體溫。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儘管婚後的小日子過的溫馨,可楊先生是不同凡響的大科學家,追求和奉獻才是他的主旋律。

婚後的他依舊很自律很有追求,堅持帶清華的基礎物理課和積极參加科研活動。

楊先生的課不多,每周只有兩節。可是為了這兩節課,他會查閱很多物理學資料,備寫詳細的講義。也會三番五次和翁帆一起糾正他的英語口語,確保讓清華的孩子們聽的輕鬆好理解。難怪,據知情人說,楊振寧先生上課的時候,碩大的教室座無虛席。

多年來,無論嚴寒酷暑,楊先生都雷打不動的堅持給孩子們備課上課,他的精神感動鼓舞又激勵着翁帆。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婚後的翁帆也並沒有像嫁入豪門養尊處優的闊太太那樣,而是堅持學習,終身學習。她不僅去清華讀了博士,還繼續自學英語,為廣東運動會翻譯了歌曲,又和楊先生一起合著了《晨曦集》。

近年來,楊先生反對「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為國家節省了1000多億。可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詆毀他。翁帆看不過眼,親筆寫了一篇《楊振寧的「精」與「傻」》,言辭懇切,文筆也很上線。大家有興趣了,可以搜着拜讀。

正因了俗話說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楊先生多年的潛移默化下,翁帆也已成為了多才多藝又有上進心的女強人。

所以在《楊瀾訪談錄》上,翁帆說:楊先生給了我象牙塔里象牙塔的生活,他是我的領路人。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說,楊先生就是好丈夫,好老師!

結語

如今,楊先生和翁帆已經十指相扣度過了17年的婚姻長河!

今年5月份,翁帆陪同楊先生為清華大學捐贈了2000餘件的圖書和影像等資料,夫妻兩人的狀態都很好。

在翁帆的悉心守護下,99歲的楊先生仍在精神抖擻為祖國奉獻。在楊先生的關愛帶路里,45歲的翁帆成長為了多才多藝,氣質非凡的女中豪傑!

翁帆:楊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師 - 天天要聞

時間是能驗證人心,驗證真情!歷經17年的歲月長河,人們對「楊翁戀」的質疑變成了滿滿的祝福。希望楊先生身體健康,也祝願他與翁帆的愛情綿延久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