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2021年05月10日23:30:02 歷史 1141

作為開國十大將軍之一,陳賡將軍是一個有着非常多光榮事迹的人,在他的雄奇一生中,經歷過北伐時期的戰爭,經歷過紅軍長征,經歷過抗日戰爭,也經歷過最終建立新中國的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也即解放戰爭。

經歷豐富的陳賡將軍,除了戰術指揮出眾外,也有着非凡的智慧,甚至在蔣介石第二次東征途中拯救過蔣介石,到了新中國成立後,陳賡更是深受毛主席的信任,接受建立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軍事學院的委託。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在逝世後被以莊嚴隆重的禮儀進行安葬,八寶山烈士公墓成為陳賡將軍的歸屬,然而,到了2011年,陳賡將軍的靈柩卻又被從八寶山烈士公墓遷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揭曉這個謎底之前,讓我們再詳細地回顧一遍陳賡將軍壯闊的一生。陳賡是湖南湘鄉人,他的祖父就曾經是湘軍的首領,可以說陳賡是出生於將門世家,也正因如此,從小耳濡目染的他在童年就顯現出異於常人的敏捷思維,青年時期的陳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這一決定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後來的一生。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1924年,出於提高自身軍事素養以及黨內人才培養的需求,陳賡經過刻苦的學習,成功考入了當時國內最為完善先進的軍事院校——黃埔軍校,他是作為黃埔軍校第一批入學的學員,與他同期的人還有赫赫有名的徐向前、胡宗南宋希濂等等,可以說是將星如雲。

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陳賡異常刻苦,而他的這些努力也最終體現在他飛速提升的軍事素養以及戰鬥能力上,在當時更有人將蔣先雲、陳賡以及賀衷寒這幾人稱為「黃埔三傑」。

在黃埔進修期間,學校的校長就是當時國民黨的領導人蔣介石,蔣介石也非常的看重陳賡的才華,希望能夠將陳賡培養成一個可用的人才,也正因如此,在蔣介石的第二次東征期間,更是特意安排,將陳賡調到自己的身邊負責保衛工作。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當時的蔣介石部隊因為長期的舟車勞頓,加之目的地華陽縣久攻不下,已經出現了軍心渙散的跡象,為了加快戰鬥的進度,蔣介石選擇親自前往一線督戰,不料這一信息卻被敵方所掌握,最終遭到敵方優勢兵力的合圍,蔣介石本人也深陷危機當中,就在這麼一個千鈞一髮的時刻,陳賡出現了,他背起蔣介石就跑,最終成功的逃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整個過程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有了這麼一次生死關頭的經歷,陳賡更加地贏得了蔣介石的好感與信任,陳賡的聲望與名氣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當時兩人估計都沒有想到,下一次再見面時,兩人將會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國共關係破裂後,陳賡跟隨着共產黨南征北戰,獲得了當時各路首長的一致讚揚,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陳賡更是被委以重任,成為八路軍的第129師第386旅的旅長。戰鬥中的陳賡非常英勇,又講求戰術,多次以劣勢兵力戰勝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可以說是一位常勝將軍。

就這樣,陳賡在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一系列貢獻後,又開始為新中國的建設出謀劃策,因為戰爭結束後,不再需要帶兵打仗,陳賡就被毛主席分配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負責建設當時新中國的第一所軍事院校,用於培養國家所需的優質的現代化的軍事人才。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陳賡本身並沒有創辦學校的經驗,但毛主席認為陳賡的學歷高而且在過去歲月中的作戰經歷相當豐富,適合作為軍事院校的創辦者。陳賡最終接下了這樣的一個特殊任務,而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陳賡也可以說是盡心儘力。

首先,因為他本人經驗的不足,在創辦學校前他專門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進行相關研究,請教了國內的諸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最終學校選址在重工業發達,人力素質較高的哈爾濱

選址確定後,就要開始進行正式的建設工作,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當時學校的選址並不處於國內的學術中心,相關的師資比較匱乏,陳賡只能夠從全國各地尋找在軍事學術領域有成就的學者,並且聘請他們來到哈爾濱進行教學工作,然而,在當時的國內環境下,教授的抽調也是需要經過周總理本人親自簽字批示同意的,當時的周總理又因為建國伊始,需要進行種種外事工作,一天到晚都難得有空閑時間,陳賡為了保證學校的建設進度,就選擇每天周總理沒上班之前去到他家中,找他本人進行簽字。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黃天不負苦心人,經過種種努力,學校的建設進度得到了保障,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哈軍工建設完畢,這座新中國的第一所綜合性軍事學院,也為後來的中國軍工事業發展培育了一系列優質人才。陳賡將軍在學校建設中的貢獻是不可埋沒的,當時的周總理也是連連感嘆,表示陳賡將軍的工作效率很高。

因為戰爭時期留下的種種舊傷,加上建國後的工作相當繁重,不肯停下來休養落下工作的陳賡將軍,最終在1961年3月因心梗突發而與世長辭,中央出於陳賡將軍本人突出的貢獻,選擇將陳賡將軍埋葬在八寶山的烈士公墓。

大將陳賡:救過蔣介石、創辦哈工大,為何最後靈柩從八寶山遷出? - 天天要聞

時間來到2011年,陳賡將軍的第二任妻子付涯逝世前,曾經向子女交代,陳賡將軍生前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夠魂歸故里,正因如此,中央得知相關情況後,批准同意陳賡將軍的靈柩從八寶山遷出,遷往他的故鄉湖南湘鄉,和自己的親人埋葬在一起。

回顧陳賡將軍的一生,可以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為國家貢獻良多的人物,他的靈柩遷往故鄉,也是出於對陳賡將軍遺願的尊重,相信現在,陳賡將軍能夠在故里安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着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