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似乎成為評判顏值的第二標準。為了避免成為「地包天」「月牙臉」,很多人開始關注牙齒不齊、前突等口腔問題。
然而,牙齒矯正並不是簡單的「箍牙」,它也有矯正時機並需要長期管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為你提供牙齒矯正的專業建議,幫你擁有一口整齊牙齒。
專家小傳
許天民,北京大學口腔正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第四屆主任委員
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李爽
編輯 | 王璐 張宇
牙齒矯正,目的不光為了美
大家普遍認為「矯正牙齒」是為了提升形象,但許天民介紹,正畸行業近年來受關注度的迅速提升,主要與公眾健康素養提高和科技進步相關。
老少正畸,目的各異
臨床上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前來正畸,排齊牙齒、改善臉型是主要目的。但也有不少青年人、老年人進行牙齒矯正是為了健康。
表面上看,牙齒矯正就是將牙齒排列整齊,但其最終目的是調整咬合。牙列不齊會導致牙齒咬合力量不均,造成牙齒易磨損、鬆動、脫落。
若出現反常咬合,更會影響咀嚼功能、發音、嘴唇的閉合。所以牙齒矯正能進一步起到協助消化及營養吸收、避免口腔黏膜乾燥、增強口腔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還有些正畸是術後「再調整」。對於一些嚴重的骨性錯合狀況如「地包天」「兜齒」等,已經不是簡單的牙齒問題,涉及頜面畸形。此時還需要進行正頜外科手術。
由於手術是骨骼的移動,無法做到非常精細,所以術後常規要進行半年左右的正畸治療。
技術進步,降低門檻
公元一世紀,羅馬醫生教人用手指推牙,以矯正錯位牙,這是最原始的矯治技術,當時病人很痛苦。
隨着科技、醫學的發展與進步,牙醫們逐漸探索出用鋼絲「箍」住牙齒的輔助工具——矯治器,但這種最原始的材料繁瑣費力且不美觀,於是又逐漸出現了鈦合金矯治弓絲、直絲弓矯治器等不同材質的矯治器。
金屬牙套的矯治力度強,但只能在醫生操作下進行拆卸清洗,患者佩戴時還會有異物感較強、美觀性差的問題。
隱形牙套的出現大大改善了正畸期間的美觀和舒適性問題,因而成為了現代人牙齒矯正的「新寵」,讓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和採用口腔正畸。
但要提醒的是,隱形牙套的力學性能還達不到固定牙套的水平,對於複雜錯合畸形的矯治,固定矯治器仍是最可靠工具。
牙齒矯正是否有最佳時機
對於不少人來說,正畸也算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總想得到最好的效果,想要在最合適的時期進行矯正。對此許天民表示,正畸何時都來得及。
恆牙幾乎完全萌出、牙弓發育基本完成的青少年(11~13歲),牙槽骨可塑性很強,牙齒矯正一般能在兩年左右完成。
成年人生長發育雖已停止,骨骼外部形態已穩定,但骨內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
因此,只要牙周狀況良好,任何年齡都可以進行牙齒矯正。但具體矯正時間因人而異,成年人可能比青少年更長一些。
有些成人患者擔心年齡大了再矯治,一定會造成牙齒鬆動。但其實,造成牙齒鬆動的原因主要是牙周病,它與口腔清潔程度不夠、牙槽骨萎縮吸收等有關。
牙齒矯正是一種緩慢的生物改建過程,被移動牙齒的一側骨吸收,另一側骨新生重建,最終使牙齒移動至正常位置。這個過程是漸進的,牙齒最終會在新的位置長穩。
矯正後,刷牙是關鍵步驟
牙齒矯正往往需要兩年以上,過程中,患者會遇到各種問題,「堅持」成了最難的事。
1
酸痛無力屬正常
由於矯治器給牙齒帶來的應力,和牙齒想回到原位的力之間的相互拉扯,患者初戴時牙齒會出現鬆動、酸痛、咀嚼無力的情況,但這也是牙齒逐漸適應的過程,一般三五天就能緩解。
2
謹遵醫囑常複查
由於患者佩戴的矯治器材料和牙齒變形程度不同,不同人複查時間並不一致,因此不能根據網上資料自行判斷。
3
積極刷牙別懈怠
戴上矯治器後,患者的刷牙難度和頻率都將大大增加。
如果戴的是非隱形矯治器,可使用小頭牙刷或正畸專用牙刷從矯治器上下兩個方向進入、水平顫動拂刷;中間縫隙處可藉助沖牙器、牙縫刷、牙線等工具進行清潔。
若是隱形矯治器,要在吃飯之前摘掉,否則食物殘渣或飲品汁液會流入矯治器中,既傷害矯治器又腐蝕牙齒,飲食後也要記得做好清潔再重新佩戴。
4
鋼絲突出向內彎
佩戴金屬託槽牙齒矯治器者,在牙齒逐漸「回歸正軌」的移動過程中,結紮絲頭可能會因刷牙等而改變位置,造成扎嘴等問題,由於結紮絲是軟的,患者可自行用手或其他工具直接將其推向矯治器的背面即可。
若出現托槽磨破嘴皮的情況,可將其用保護蠟貼上,以起到一定防護效果。
5
矯治過後注意保持
保持器佩戴對保證矯治後期效果尤為重要。
青少年矯正者通常保持器佩戴到生長發育結束。
成人則建議終身佩戴,而且即使如此,「好動」的牙齒仍可能會出現變化,因此成年人需根據個人情況,每半年到一年複診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隱形牙套只是一個矯正工具,只有正畸醫生才知道牙齒排在什麼位置最符合口腔生理和功能要求。因此,即便要選擇隱形牙套,也要找正規、有資質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