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心臟健康作息表,請您收藏好,高血壓冠心病一定要看

人體都有一個生物鐘,咱生活比較規律的人都知道,早晨幾點鐘準時醒來,基本上1分鐘都不差,這就是生物鐘的強大作用。但是也有很多人生物鐘紊亂,長期下去還會引發多種疾病,需要咱大家重視。

對於咱們中老年朋友來說,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朋友,更應該重視自己的生物鐘的調整,要搞清怎樣調整之前呢,咱先看心血管的生物鐘有哪些規律。

1、 血壓的晝夜節律性。

正常的節律我們稱為「勺型」血壓,早晨6點開始,體內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到10點達到高峰,表現「晨峰」現象,如果控制不佳,容易造成腦出血、心肌梗死等嚴重事件。下午4到8時是第二個小高峰,然後進入下降趨勢,夜間血壓偏低。

2、 心跳的節律性。

夜間器官休息,心跳減慢,呼吸次數減少,晨起後心跳加速,調動全身的積極性,適應一天工作需要。到上午11點左右,心臟活力最強,有心律失常的朋友,容易在這個時段出現心慌加重。進入晚上10點以後,心臟趨於休息,心跳減慢,夜間的心跳有時偶爾30多次也屬於正常。

3、 血流的節律性

早上起床之前,經過一夜的水分蒸發和代謝,體內相對處於缺水狀態,血液比較粘稠,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朋友,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進入白天后血壓偏高,血流較快,血液粘度稀釋,但進入夜間,血流再次緩慢,血壓低,因此夜間容易出現腦梗塞等血栓性疾病

根據心血管系統的晝夜節律變化特點,咱們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朋友,要學會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建議起床時吃降壓藥控制晨間血壓過高,晨起和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溫開水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防止血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