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怎麼辦?醫生:做好這3件事,胃會感激你

中醫認為,脾胃共為「倉廩之官」、「後天之本」,而胃又被稱為「太倉」「水谷之海」。顧名思義,胃部就像一座微型倉庫或者一台打磨機器,把食管送下來的食物進行一個初步的消化,形成食糜,下送至小腸。而水谷精微後經過脾臟的運化去濡養全身。

脾胃功能一旦不好了,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最常見的癥狀有腹脹、腹痛、噯氣反酸、燒心等等。

此外,胃病最折磨人的一點就是,明明餓得很,但就是不想吃;或者我硬吃,但吃了就吐。這都是因為,胃主受納的同時也主降濁,胃壞了,食物消化不了或者食糜送不下去,就會堆積在胃裡,既引起腹脹,又導致食慾變差。

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嘮嘮心裏話,順便為大家總結分享以下3方面 預防和調養脾胃虛弱的經驗。

1、飲食規律且對症

關於飲食問題,我都記不清我每天到底要強調多少次了,百病多是「禍從口入」,更別提和食物每天密切接觸的腸胃了,腸胃每天都沖在前線,如果不堅決從根源上改變,那麼吃再多補品,做再多治療又有什麼用?老話說了,緊治療趕不上你慢造作的。

臨床上最讓人痛心的事情不是拼盡全力,也沒把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來,而是病人明明已經恢復出院了,卻因為沒有遵守醫囑或者管不住嘴而複發,有的時候甚至比以往更嚴重,臨床上因此而送命的也不在少數。這人吶,得聽勸。

(1)少吃辛辣刺激或生冷寒涼

過食辛辣刺激不僅刺激胃黏膜,促進胃酸分泌,而且增加胃壁內血流量,引起胃腸黏膜充血、水腫。輕者上火,重者出血。

過食生冷寒涼不僅干擾脾胃正常消化,而且會引起胃粘膜毛細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胃腸道痙攣。輕者消化不良,重者痛不欲生,危及生命。

(2)少吃鞣酸含量高的食物

柿子、濃茶、山楂等等都是鞣酸含量較高的食物,鞣酸特別喜歡去找你胃內的胃酸和食物蛋白玩兒,最後形成胃結石,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等癥狀,尤其空腹食用,危害更大

(3)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

長期高鹽飲食是導致中老年人高血壓的最直接的方式,除此之外,高鹽會促進胃酸分泌,胃酸過多,則像霉斑一點點侵蝕牆壁一樣,一點點侵蝕胃粘膜,誘發胃潰瘍胃穿孔等多種疾病。


2、戒煙忌酒

煙盒子上都標着吸煙有害健康,誰還能不知道煙酒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抽煙不止危害肺部的健康,也很傷胃。因為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質,能興奮神經系統,還會刺激胃酸分泌,胃內粘膜血管收縮,甚至胃痙攣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胃部有原發病的患者不戒煙,可能會使病情加重的原因。

至於喝酒的問題,2021年7月13號,WHO(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發佈了全球與酒精相關的癌症負擔報告。

報告中指出,2020年,全球約有74萬例新發癌症與飲酒相關。而這741300個病例中,男性佔76.7%,女性佔23.3%,男性簡直就是重災區。總而言之,不喝不代表100%不生病,但是喝得越少,患病風險越低。

別跟我抬杠你身邊哪個親戚,「每天二兩白,活到頭花白」,你不是他本人,你怎麼知道他沒有被病痛折磨?再說了,你對自己的健康那麼自信?全球結論都一致,偏你是例外?


3、定期體檢,及時就醫

病人最忌諱的事情就一個字——「拖」,很多疾病都拖不得,等不得。一旦錯過黃金搶救期,大羅神仙也很難救。

特別是像肝、胃,很多相關疾病前期不痛不癢,或者癥狀特別常見,非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等到檢查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很嚴重了,醫生也束手無策。

比如說胃脹、胃痛、反酸等等胃部不適,很多很多人都有這些癥狀,往往咬牙忍忍就過去了,引起不了多少人的重視。但其實這很有可能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預警信號,一旦錯過,追悔莫及。

所以如果胃部長期不適,飲食長期不正常,反覆出現胃痛、胃脹等現象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兒,我是@全科醫生林浩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健康解密##飲食健康##健康養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