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之前痛風的患者微信找到我,問有沒有一些可以經常服用能降尿酸的茶飲推薦。
我找了一下相關的典籍還真的是有。
首先,很多人發現自己尿酸高都是從體檢中得知,或者痛風病發作時才會認知到高尿酸帶來的痛苦。
在我們體檢時,看到血尿酸這一項水平升高,其中男性高於416µmol/L,女性高於357µmol/L。許多人就會比較緊張。
其實尿液中尿酸水平受諸多因素影響,臨床意義不大,但在鑒別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方面有一定意義。
尿酸高容易誘發痛風、結石、關節炎這是大家的一個共識了,但中醫是怎樣看待這事的呢?
中醫認為,痛風也好,結石也好,下肢關節炎也好,主要成因是因為——濕熱。
而現代人為什麼濕熱的情況會如此高發呢?
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飲食結構跟古時候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以前作為平民百姓,飢不果腹,只有皇宮大臣才會像我們現在那樣大口吃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當肉類攝入過多。不能有效地運轉消化之後,濕濁就在身體裏面堆積,加之現代人久坐不運動,脾胃運化差,消耗過多營養的能力變差了。加上近1-2年流行起來的吃辛辣的火鍋,辛辣的小龍蝦,辛辣的燒烤,奶茶當水喝,久坐不運動導致這些濕和熱,膠着在一起。形成我們所說的濕熱症。病情輕則就是痔瘡、皮膚起疙瘩,脂肪瘤。病情嚴重的就出現結晶。導致痛風結石。當結晶體積攢在關節處,就形成了我們的濕熱性關節炎。
那究竟怎麼辦呢?請謹記以下3點
1.在忌口以上食物的前提下!
2.在忌口以上食物的前提下!
3.在忌口以上食物的前提下!
重要的事情說3遍!
在廣東國醫大師鄧鐵濤在他的著作《鄧鐵濤用藥心得十講》裏面就有一個這樣的茶飲。
宣木瓜10-15克,老桑枝15-30克,白茅根10-15克,如果是鮮品則用30克。水煎服代茶飲。簡單的三味葯就能起到降尿酸的作用。
因為宣木瓜味酸溫,入肝脾二經,有醒脾和胃化濕,生津液,助消化的作用。用於治療濕痹,腳氣、腰膝酸痛,關節腫痛、飲食不調,小腿轉筋等症。
而白茅根味甘,性寒。清肺胃之熱,而生津止渴。對於一些吐血,尿血,血熱妄行,有比較好的效果。其次,它可導熱下行,治療水腫,熱淋,黃疸等症。
而桑枝是桑樹的樹枝。味苦性微寒,入肝經。用來治濕熱,濕痹骨痛,療效確切。對於風濕熱痹痛,在四肢關節者尤為明顯。
木瓜和胃化濕,老桑枝清熱去風利濕,白茅根清熱利尿。三者配伍,相互促進,有清熱化濕,,舒筋活絡止痛之效。
茶飲雖然方便,但要尿酸降下來,合理的飲食和作息是首要前提,忌口,減少肉食是關鍵,如果有條件可以諮詢您身邊的中醫師給你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尿酸若通過茶飲服用後回到正常值,就不需要喝了,畢竟「物無美惡,過則成災」,喝多了,好葯也變成「毒藥」。
建議:每天起早小便時,觀察自己的小便:
- 顏色
- 氣味
- 狀態(長短、質地)
最後,既然聊到小便問題,那我就將中醫對小便的常見判斷也一併告知大家吧!
望 | 臨床意義 |
小便清長 | 久病陽虛之虛寒,或年老體弱,腎氣不固 |
小便短黃 | 熱盛傷津之實熱證,或者劇烈汗吐瀉後的津虧 |
尿中帶血 | 熱傷血絡,或脾腎不固,或濕熱蘊結膀胱 |
尿中有砂石 | 濕熱內蘊,日久煎熬尿中渣滓成為砂石 |
小便濁如泔水或膏脂 | 脾腎虧虛或濕熱下注導致尿濁 |
聞 | 臨床意義 |
小便臊臭,黃赤混濁 | 膀胱濕熱 |
略帶甜味並有爛蘋果味 | 糖尿病(消渴症) |
碼字不易,關注我,讓您5分鐘掌握中醫實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