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2025年05月07日06:50:14 搞笑 2993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一個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為大明王朝的立國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術後的急流勇退,更在血色權謀中書寫了一段悲愴的生存寓言。朱升,這位被康熙譽為「治隆唐宋」背後的關鍵謀士,用一生的智慧與隱忍,詮釋了何為「謀國易,謀身難」。然而,歷史洪流中的個體命運,終究難逃皇權碾軋下的悲劇輪迴——即便他留下免死鐵券,也未能護住血脈至親。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一、布衣儒生的亂世抉擇

1352年的安徽休寧,山野間瀰漫著烽煙的氣息。辭去池州路學正一職的朱升,在老家開館授徒,看似與世無爭,卻始終關注着天下局勢。元朝官吏的腐敗早已深入骨髓,他曾親眼見過饑民啃食樹皮的慘狀,也目睹過紅巾軍焚燒縣衙的烈火。當同窗紛紛投效各路梟雄時,這位滿腹經綸的進士選擇閉門著書,將二十年宦海沉浮的洞察凝練成冊。

命運的轉折始於1357年冬。朱元璋親率大軍圍困徽州城,從降將鄧愈口中聽聞「休寧隱士通曉興亡之道」,當即卸甲徒步登山求教。在徽州城外的破廟裡,朱升望着這個滿臉風塵卻目光如炬的濠州漢子,沉吟良久後寫下九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燭火搖曳中,朱元璋瞳孔驟縮——這短短九言,竟道破了他蟄伏多年的心事。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二、九字定乾坤的玄機

此時的朱元璋雖佔據南京,實則如履薄冰:西有陳友諒六十萬水師虎視眈眈,東有張士誠鹽梟大軍控扼漕運,北面更懸着元廷百萬鐵騎。朱升的獻策,恰似庖丁解牛般切中要害。「高築牆」絕非字面修城,而是教他在南京推行「軍戶屯田制」,將士兵家屬編入衛所,形成兵民一體的戰爭機器;「廣積糧」則通過「開中法」吸引商賈運糧換鹽引,短短三年便積粟二百萬石,徹底擺脫了對江南士族的糧草依賴。

最精妙處在於「緩稱王」。當陳友諒急不可耐地在采石磯稱帝時,朱元璋卻仍奉韓林兒的龍鳳政權為正朔。這份隱忍讓他既避免成為元軍首要打擊目標,又能以「討逆」之名聯合張士誠共擊陳友諒。鄱陽湖血戰前夕,正是朱升力排眾議,主張焚毀所有戰船退守湖口,最終利用火攻將陳友諒困死亂軍之中。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三、從龍之功與深淵之畔

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紫金山祭壇香煙繚繞。朱升親手擬定的《即位詔書》中,將蒙元斥為「胡虜」,將新朝定為「日月重開大統」。作為開國首功之臣,他卻拒受公爵之位,只要了個「翰林學士」的虛銜。朝堂上,他看着李善長、徐達等人接過丹書鐵券,嘴角泛起苦笑——這些閃耀着金光的免死承諾,在他眼中不過是催命符。

深宮夜話時,朱元璋曾試探:「先生可知漢高祖誅韓信故事?」朱升伏地而拜:「陛下乃天命聖主,何須效法屠狗之輩?」退出殿門時,他的後背已浸透冷汗。次年春,當劉基被貶、宋濂下獄的消息傳來,這位七旬老者連夜寫下《乞骸骨疏》,字字泣血:「老臣目昏耳聵,願歸葬故里松柏之下。」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四、免死鐵券染血記

歸鄉前夜,奉天殿的燭光徹夜未熄。朱元璋將鎏金鐵券塞進朱升手中:「愛卿之子朱同才堪大用,當為太子師。」朱升卻長跪不起:「犬子愚鈍,若觸刑律,乞賜全屍。」這番近乎詛咒的哀求,讓帝王眼中閃過一絲陰鷙——他讀懂了老臣的恐懼,卻未讀懂其中的絕望。

二十三年後,藍玉案席捲朝野。已成為禮部侍郎的朱同,因主持編纂《洪武正韻》時收錄「僭越之字」,被定為「藍黨餘孽」。刑部大牢里,他看着父親用性命換來的免死鐵券被獄卒踩碎,終於明白當年父親辭官時那句「最險莫過帝王恩」的分量。三尺白綾落下時,南京城正飄着洪武朝最後一場雪。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結語

應天府的城垣依舊高聳,聚寶門的糧倉依然滿溢,只是九字箴言的書寫者,終究未能為子孫築起真正的護城牆。當康熙南巡至明孝陵,揮毫寫下「治隆唐宋」時,或許不會想到,這煌煌功業背後藏着一卷染血的免死鐵券,更藏着中國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永恆困境。朱升用九字開創了一個王朝,卻用一生證明了:在絕對皇權面前,任何智慧都難逃歷史的弔詭。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湖南「淡定哥」駕車沖入魚塘,雙手插兜等救援:我當時害怕極了 - 天天要聞

湖南「淡定哥」駕車沖入魚塘,雙手插兜等救援:我當時害怕極了

5月4日,湖南邵陽洞口縣發生驚險一幕,車主謝先生駕車途中因疲勞走神,導致連人帶車沖入路邊魚塘,車輛近乎完全沒頂。6日,當事人告訴記者,車輛衝進水中那刻他感到非常害怕。車主 謝先生:當時車輛衝下去那一下是真的害怕,因為門打不開,水又在往車裏面灌。後來我看車子沒有斷電,我就把天窗打開從天窗爬出來,然後打電話...
劉邦從小不受父親待見,他當了皇帝以後,如何對待老父親? - 天天要聞

劉邦從小不受父親待見,他當了皇帝以後,如何對待老父親?

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劉邦的崛起堪稱傳奇。他從沛縣一介布衣,最終登上皇帝寶座,開創了西漢王朝。然而,這位「布衣天子」與父親劉太公的關係,卻始終籠罩在複雜的情感與權力糾葛之中。劉邦年少時因遊手好閒備受父親輕視,楚漢戰爭中又因戰略失誤導致父親淪為項羽的人質,甚至在生死
朱元璋年少時,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當皇帝後怎樣對待劉德?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年少時,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當皇帝後怎樣對待劉德?

洪武二年(1369年)冬,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鑾駕駛入濠州鍾離縣。道路兩側跪伏的鄉民中,一個瑟瑟發抖的老者將額頭緊貼凍土——他正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地主劉德。三十年前那個被他鞭打、辱罵的放牛娃,如今身披十二章袞服,成了執掌天下的洪武皇帝。當那雙綉着金龍的靴子停在他面前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一個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為大明王朝的立國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術後的急流勇退,更在血色權謀中書寫了一段悲愴的生存寓言。朱升,這位被康熙譽為「治隆唐宋」背後的關鍵謀士,用一生的智慧與隱忍,詮釋了何為「謀國易,謀身難」。然而,歷史洪流中的個體
龍且有多重要,為什麼他一戰死,項羽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 天天要聞

龍且有多重要,為什麼他一戰死,項羽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楚漢之爭的轉折點往往被歸結於垓下之圍與項羽自刎。但若回溯這場浩大戰役的脈絡,真正讓西楚霸王感受到絕望的瞬間,並非十面埋伏的悲歌,而是濰水河畔的一場潰敗——龍且戰死。這位與項羽情同手足的猛將,為何能牽動整個中原戰局的走向?當他的頭顱滾落沙場時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盛夏的南京城悶得像個蒸籠,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批閱奏摺,汗水浸透了綉着金龍的常服。這位開國皇帝剛在午門外杖斃了三個辦事不力的官員,此刻正盯着案頭堆積如山的州縣公文發愁。自洪武三年開科取士以來,那些搖頭晃腦背《四書》的書生們,連算個田賦都錯漏百出。他突然把硃筆狠狠
劉強東回應湊雞蛋上大學:稱在人大度過人生最重要4年 - 天天要聞

劉強東回應湊雞蛋上大學:稱在人大度過人生最重要4年

站長之家(ChinaZ.com)5月6日 消息: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公眾號發佈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相關視頻,視頻中劉強東深情回憶了上大學的歷程以及人大帶給他的成長與影響。劉強東談到,當年家境貧寒,村子裏能拿得出手的最好東西便是雞蛋,他帶着鄉親們湊的七十六個雞蛋來到人大。初到學校,為節省開支,前面一星期他沒怎麼...
喜士多便利店發違法廣告被罰22萬元,不能讓低俗營銷的「套路」成功 - 天天要聞

喜士多便利店發違法廣告被罰22萬元,不能讓低俗營銷的「套路」成功

發佈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廣告,喜士多便利店被罰款22萬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5月6日)曝光一批違法經營者,上海喜士多便利連鎖有限公司「上榜」。多款商品「躺槍」2023年11月2日,靜安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反映喜士多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涉嫌含低俗廣告內容。經初步核查,喜士多微信公眾號主體為上海喜士多便利連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