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同屬伊斯蘭世界的伊朗和巴基斯坦突然熱鬧起來,頻頻登上世界頭條。

先是伊朗襲擊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被巴基斯坦抗議「不可接受」,緊接着,巴基斯坦幾乎沒有多少猶豫,立刻召回了駐伊朗大使,並「無限期關閉了與伊朗所有的邊境口岸」。
伊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似乎驟然緊張起來。更誇張的是,巴基斯坦的「報復」更是無比迅速。
根據來自巴基斯坦外交部的聲明說,18日時,巴基斯坦直接越界精準的打擊了藏身在伊朗的恐怖分子,而伊朗媒體的報道是,這次襲擊造成7名外國人被巴基斯坦打死。最有趣的是,巴基斯坦越境打擊的伊朗境內的地方,叫做西斯坦俾路支斯坦省。
就當全世界都以為巴基斯坦和伊朗突然斷交之後,在完成各自的越境打擊之後,兩國關係似乎又有轉合的跡象。
因為,伊朗外長聲稱,越境打擊的是恐怖組織,不是「兄弟國家」巴基斯坦的國民。而巴基斯坦的回復也十分緩和,巴基斯坦外交部稱,「伊朗仍是兄弟國家」。
這樣的發言令全世界都大跌眼鏡,合著看了半天熱鬧,原來是雙方在演雙簧?

那麼,雙方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這從巴基斯坦和伊朗紛紛越境打擊的地名也可以看得出來——俾路支。這個地方是哪裡?為什麼會成為巴基斯坦和伊朗共同打擊的對象,甚至雙方不惜在世界上演雙簧,也要越境襲擊呢?
這與俾路支的歷史有很深的淵源。
在伊斯蘭世界,最著名也是最倒霉的民族,莫過於中東地區的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人。
雖然人口高達三千萬,但是,由於庫爾德人分散居住在伊朗、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多地,所以,這個中東第四大民族從始至終都未能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最慘的是,由於強烈的獨立之心,庫爾德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成為阿拉伯國家、土耳其、伊朗的共同打擊對象。
而在伊斯蘭世界,如庫爾德人這樣人數眾多卻並未建立自己國家的民族,並不止它一個。位於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交界處的俾路支人,也是其中的一個。

全世界使用俾路支語的人口超過1,000萬,這其中,位於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人數最多,約有750萬之多,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與巴基斯坦直接接壤的伊朗,境內約有140萬人俾路支人,主要分佈的地區,就是這次被巴基斯坦打擊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此外,阿富汗也有32萬俾路支人。
由於生活的俾路支人最多,自然毫不意外的,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問題最為嚴重。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在1947年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的巴基斯坦,從未真正的達成中央集權。與其說巴基斯坦是一個現代化國家,還不如說是一個部落聯盟。
雖然同一個宗教,但是,俾路支人由於長期生活在部落制度之下,所以,擁有17個大的部落組織和400多個次級部落組織的俾路支人,對於部落的認同遠遠高於對於國家的認同。
而且,無論是生活習慣、語言文字、還是經濟歷史,俾路支人與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都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早在1947年擺脫英國殖民者的獨立之時,俾路支人就拒絕與巴基斯坦人合併建立同一個國家,當時,俾路支人就有強烈的分家念頭。
只不過,由於實力微弱,最終被巴基斯坦強力鎮壓了而已,但是,這並沒有轉變俾路支人孜孜不倦的獨立追求。也因此,所以巴基斯坦歷史上,先後經歷過高達5次的俾路支大規模武裝叛亂。
最早叛亂是在1948年,也就是巴基斯坦剛剛獨立的時候。
當時,剛剛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俾路支人,雖然也信伊斯蘭教,但對於印巴分治的「兩個民族」理論根本不贊同,他們希望建立以卡拉特汗國為中心的大俾路支斯坦,也就是建立獨立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外的第三國。
當然,這個觀點被巴基斯坦強力否認,最終在巴基斯坦獨立之後,第一次動武,就是鎮壓俾路支人的大規模武裝叛亂。

第1次叛亂的失敗並沒有讓俾路支人氣餒。1958年,趁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之間關係緊張,民族矛盾尖銳,俾路支人再次發動叛亂,這次叛亂規模更大,約1000多名部落成員參加。
從建國的那一刻起,就與體量是自己數倍的印度發生多次戰爭的巴基斯坦,不但軍隊規模龐大,裝備齊全,而且戰鬥經驗豐富。所以,俾路支人的部落級別叛亂再次被其輕易鎮壓。
然而,到1963年時,一直與巴基斯坦主體民族格格不入的俾路支人再次掀起了叛亂,這次規模更為龐大,僅參加叛亂的俾路支游擊隊劉高達2萬多人。
當然,部落聯盟式的組織遠不是現代化巴基斯坦軍隊的對手。此次,規模數萬的俾路支叛亂依然被強力鎮壓。
但是,內心的不滿和宗教、民族、政治、歷史、經濟等諸多方面的矛盾,讓部分俾路支人對於叛亂從未放棄。
1973年到1971年,不甘心的俾路支人再次掀起第4次叛亂,這一次規模更是空前,高達55,000餘人參加了叛亂。此次叛亂歷時時間也很久,整整持續了5年的時間,才最終被鎮壓。

而最近一次的俾路支叛亂,甚至到了21世紀,2005年至2009年,俾路支再次發動大規模叛亂。
似乎跟「特產」一樣,除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之外,俾路支人還頻頻採用恐怖襲擊的方式,襲擊巴基斯坦政府、平民和在巴基斯坦投資的外商。
這其中,對於中國企業的襲擊也屢見不鮮。幾乎每年都有中國企業或中國商人在俾路支省被俾路支恐怖恐怖分子綁架、襲擊、甚至殺害的新聞。
巴基斯坦一共設有4個省份,其中之一就是與伊朗直接毗鄰的俾路支省。而且,俾路支省還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省,總面積約34.7萬平方公里,整整佔據了巴基斯坦國土總面積的43.6%。
因此,縱然這個省份自然條件較為惡劣,水資源也十分匱乏,人口密度更是巴基斯坦最低的地區,但是,其內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面積決定了,巴基斯坦不可能放棄這個省份。
更何況,俾路支省還是典型的戰略要地——位於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區的俾路支省,西鄰伊朗,北連阿富汗,南瀕阿拉伯海,正處於中亞、西亞和南亞的交匯之處,擁有極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緣戰略位置。

這也是為何明知道俾路支省民族矛盾尖銳,中國依然與巴基斯坦合作建設穿越俾路支省的中巴經濟走廊,並受巴基斯坦邀請,援建瓜達爾港並最終租借這個港口的原因之一。
俾路支人為什麼如此頭鐵,鍥而不捨的屢敗屢戰,一直堅持分離主義和武裝叛亂呢?
第一,因為俾路支人獨特且落後的部落制度。部落制度一直是許多宗教國家最常見的制度,而且持續的歷史足有數千年。
這些實行部落制度的民族或地區,往往對於部落社會的認同與高於對於國家的認同,而這些掌握部落的首領們,又對部落擁有強大的掌控力。

所以,一旦對於政府不滿,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反對,甚至掀起叛亂。
而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對於俾路支人邊緣化的政策,也使得俾路支人分裂主義和被剝奪感情緒高漲。
俾路支省不但是巴基斯坦最面積最大的地區,同時也是最窮的地區。俾路支省那自然資源並不匱乏,由於從未開放,反而十分豐富。例如,俾路支省所產的天然氣,能占巴基斯坦全國的三分之一。
然而,讓俾路支人不爽的是,這些價值高昂的自然資源,卻並沒有分給本省人,而是大部分被巴基斯坦政府拿走了。
例如,俾路支省生產的天然氣,83%供給了巴基斯坦國的其他省份,只有17%能夠用於本省,這讓俾路支人極為不滿。

與此同時,外國居心叵測的干涉,也是俾路支人叛亂和恐怖襲擊此起彼伏的重要原因。
由於直接與周邊國家接壤、利益等諸多考慮,不僅僅是巴基斯坦的宿敵印度屢屢支持俾路支人的分離活動,而且,阿富汗,甚至美國,都有支持俾路支人的痕迹。
所以,因為民族不同,經濟發展區別,巴基斯坦政府的錯誤政策,以及外國勢力居心叵測的干涉種種原因,俾路支人問題成為巴基斯坦,乃至於伊朗的痼疾。
這大概也是為何巴基斯坦和伊朗不惜在國際上唱雙簧,也要越境分別打擊藏在對方境內分離勢力和恐怖分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