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酒」「兩張牌」撬動600億元 遂寧產區「出戰」丨酒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③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文多

「蜀之三江,外水岷江,中水涪江,內水沱江也。」

涪江作為長江的重要支流,於射洪、遂寧兩市穿城而過。其源頭的冰川融水滋養了這片豐饒的土地,也孕育了以沱牌、捨得為代表的名酒。

2023年,四川白酒川東北產區正式授牌,遂寧、南充巴中綿陽廣元達州廣安等7市組成了四川第五大白酒產區。

「中國白酒之鄉」射洪市(遂寧市代管)順勢挑起了產區「大梁」,以「全國優勢白酒產區」 「中國生態白酒核心產區」為目標,致力打造以龍頭企業四川沱牌捨得集團為核心的600億元白酒產業,進而衝刺千億(元)級食飲產業集群。

然而,作為川酒版圖中「最年輕」產區的核心產區,遂寧面臨著諸多挑戰:核心企業捨得酒業在市場競爭中承壓前行;產區以中小酒企和小作坊為主,產業梯度尚未形成,與川內其他產區相比,體量差距明顯。

面對這些挑戰,當地政府和企業謀定而後動,將以「一瓶酒」和「兩張牌」為支點,撬動產區發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熊嘉楠 攝

圍繞「捨得+」做文章 用「一瓶酒」撬動一個產業集群

「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這句經典廣告語曾響徹大江南北,而其背後的沱牌大麴,正是產自射洪

1月16日,射洪市經濟科技局副局長彭騰告訴記者,遂寧白酒產區位於北緯30度「黃金釀酒帶」,地處四川盆地「天然窖池」底部,涪江常年保持一二類水質,紫色土壤礦物質含量豐富,是釀造優質白酒的絕佳環境。

2021 年,捨得酒業開始全方位融入復星集團,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從2020年到2023年,捨得酒業營收從27.04億元增長至70.81億元,凈資產從37.81億元提升至75.61億元。

4年時間,捨得再造了一個「捨得」,企業營收增長1.6倍,凈資產也翻了近一倍。旗下「沱牌」「捨得」兩個馳名中外的白酒品牌,雙品牌價值達1700億元。

在這一波增長中,射洪市白酒產業的營收凈增長約55億元,其中捨得酒業就貢獻了超43億元,在凈增長額中佔80%;捨得酒業納稅額也從2020年的7.56億元增長到了2023年的22.79億元,增幅達201%。

「用『一瓶酒』撬動一個產業,就要圍繞『捨得+』做文章」,成為當地各級政府的共識。

2021年,射洪市在全省率先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跨「三縣六鎮」成立四川沱牌綠色生態食品產業園。

沱牌捨得龍池生態釀造車間建設現場 圖片來源:遂寧(射洪)產區提供

「首先就是全力支持捨得酒業繼續壯大發展。」四川沱牌綠色生態食品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胡金勛介紹說,遂寧全力推進沱牌捨得增產擴能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4.64億元。截至2024年底,已竣工44棟~45棟新建窖池、287#白酒庫、包裝中心、龍池生態釀造車間、黃金谷生態制曲中心二期等子項目13個。288#白酒庫和魏家營廢水處理中心也將於2025年2月和4月竣工。今年還將啟動釀造準備中心二期、永和智能釀造車間一期、短溝灣酒庫一期、捨得酒文化博物館等8個子項目建設。

產業園的另一個重任是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為此,遂寧市還組建了遂寧市酒糧產業發展中心和平台公司遂寧市酒投公司。2024年遂寧市組織白酒及配套企業爭取各類項目資金超6000萬元。

目前,遂寧市已建成酒糧基地16萬畝,涵蓋射洪、蓬溪、大英船山、安居5個縣(市、區)34個鎮,入駐酒糧種植龍頭企業5家,年產生態酒糧達10萬噸,產值達3億元。

遂寧酒糧基地 圖片來源:遂寧(射洪)產區提供

在上下游產業補鏈方面,引進天馬玻璃、燕龍基環保等包材企業;建設沱牌生物科技飼料、沱泉純凈水等下游加工基地項目,白酒產業全鏈條發展框架基本形成。

「高底線」打好 「生態」「老酒」兩張王牌

寒冬臘月,捨得生態釀酒工業園內卻綠意盎然。園內的岷湖生態公園內,湖面波光粼粼,亭台樓閣倒影其中,本身便是一幅生態畫卷。若非空氣中瀰漫的酒香,這裡幾乎與普通生態公園無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婭 攝

「捨得酒業很早就提出『把工廠建在森林中,把企業建在花園中』。」 作為「老沱牌人」,捨得酒業副總裁饒家權對企業非常熟悉,也頗有感情。

他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建成佔地650萬平方米的花園式生態釀酒工業園,草木成林、鬱鬱蔥蔥,總綠化面積1200餘畝,綠化率高達98.5%,園區內負氧離子含量是大城市的10倍。「在這裡,微生物能更加舒適生活、肆意生長。」 饒家權介紹道。

「大花園」中間,共有32幢環保型生態釀酒標準化車間,擁有萬餘口窖池,其中包括部分明清時期窖池和大量窖齡在25年以上的窖池。

捨得萬噸高位凈水池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熊嘉楠 攝

這樣的生態環境,不僅為釀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成為美酒貯藏的風水寶地。饒家權透露說,目前捨得酒業擁有5棟陶壇貯酒庫,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儲存了十餘萬噸優質基酒

當年和市場擦肩而過的老酒,在大自然的加持下,成為捨得酒業如今的獨特優勢。

2020年開始,捨得酒業全面實施「老酒戰略」,牽頭制定《生態釀酒評價規範·白酒企業》團體標準和《壇貯老酒(濃香型白酒)》團體標準。

「無論是生態釀酒,還是壇貯老酒,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都遠高於團體標準。」饒家權表示這是因為 「高底線」,例如捨得酒業堅持原酒罈貯至少6年以上,而團體標準是5年以上。

「全鏈路」數智化 讓品質「看得見」「摸得着」

壇貯老酒庫樓道邊,一塊大屏幕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壇號:3351126 ✔級別:名酒B級

✔壇貯時間:0年328天14時09分42秒

✔酒齡:0年328天14時09分42秒 ✔酒精度:70.54

✔窖池:A19940140017 ✔基酒窖齡:29年182天

上面清楚地記錄了酒庫里每一個大陶壇貯藏的老酒信息,包括老酒等級、壇貯時間等8類數據。隨着秒針的跳動,這些數據也在跟着變化。

饒家權說,捨得酒業依託復星集團的產業數字化資源,在恪守傳統工藝的同時,啟動全廠生產數智化管理系統項目,實現從原糧採購到釀造的全過程業務數字化,提升白酒出品率和優品率,讓品質和工藝更穩。

在生產端,深化智能製造與工業物聯網的場景應用,在老酒溯源、包裝溯源、供應鏈、產品管理等方面全面賦能生產製造,實現從一顆糧食到一瓶老酒的全鏈路數字化系統與平台支撐,深度賦能老酒戰略與多品牌矩陣戰略。

與之相呼應的,則是消費端的「一碼溯源」。消費者通過掃碼,就能收到一條關於產品的溯源信息以及一張「區塊鏈」證書。用分佈式「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技術,真實呈現老酒的動態酒齡,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看得見」「摸得着」。

近年來,企業研發並上線老酒溯源、渠道數字化重構、業務中台-活動底座升級、經銷商融資控貨、供應鏈管理SRM、智慧景區、能源管理系統、數字捨得2 期等27項數字化項目。2024年,沱牌捨得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杆之一。

產業深度調整 川酒「最年輕」產區的未來之路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分析2025年中國酒業發展形勢時明確表示,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產量、市場佔有率、利潤都在「向名酒產區和名酒企業高度集中」。然而,在存量競爭時代和雙理性消費時代,行業「內卷」再度加劇。

成立不足2年,川東北產區是川酒「最年輕」產區。遂寧、南充、巴中、綿陽、廣元、達州、廣安等7個城市需要齊心協力,共同答好川酒版圖的這道「填空題」。

即便是已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的遂寧(射洪)產區,也並不容易。

企業層面,捨得酒業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4.60億元,同比減少15.03%;歸母凈利潤約6.69億元,同比減少48.35%。以第三季度單季來看,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降。面對壓力,公司主動降速,通過「控量挺價」等策略優化經銷商庫存水平。

從產區整體來看,遂寧(射洪)產區2024年雖然有白酒釀造企業(作坊)113家,但除捨得酒業外,其他企業規模都不大,尚未形成產業梯度;產區白酒產業2024年實現產值超125億元,同比增長11.97%,但產業鏈仍需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還有待提高。

當前,產業面臨調整轉型壓力,但這也是產業格局重構的絕佳機會。如果抓住機會創新思考,迎來的可能是更大的發展。為此,遂寧產區也做了謀劃與布局。

據彭騰介紹,在全力服務沱牌捨得增產擴能項目建設的同時,園區正在打造三個園中園,着力打造千億(元)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遂寧酒糧基地 圖片來源:遂寧(射洪)產區提供

從產區品牌塑造來說,遂寧市將聚焦「詩酒文化」,積極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面推動文旅產業與城市更新、工業創新、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擦亮「中國白酒之鄉」金字招牌。當地計劃將沱牌捨得文化旅遊區打造為世界級酒文化IP,同時推廣「詩酒射洪」文旅品牌,營造詩與遠方的「醉美之旅」。

(未署名圖片由記者熊嘉楠拍攝)

每日經濟新聞